顺德市做为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活跃地区之一,在“ISO9000证书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的口号推动下,申请ISO9000认证在企业界已形成一种趋势和潮流。截止到2000年9月,全市已有300家企业获得中外认证机构颁发的ISO9001/9002证书,这些获证单位集中在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而数量仅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目前,申请认证的主流已转移到中小型企业。预计今年将有200家左右的中小型企业进入获证行列。
那么,获证后的企业是否都解决了质量管理的一切问题?回答是否定的。
例如:某吸油烟机专业厂,2000年12月刚刚通过ISO9002认证,当月即发生北方市场全面退货数千台的事件,令该企业最高管理者大惑不解。邀笔者去现场观察,管理已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某木工机械厂,认证后处理一件日常工作均需填写一系列文件表格,甚至还须评审会解决,令最高管理者大为恼火,获证之后名声好了,效能低了,干脆废掉了大部分的程序;
某企业五年前率先获证,其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经历了被兼并——被撤消——局部恢复——全面恢复的五年动荡期。
又如某涂料企业,2000年8月认证后,最高领导者问管理者代表:ISO9000以后再搞什么?代表茫然不知。
为什么认证后的企业会发生一系列的管理问题?为什么获证后的企业很快会出现“回潮”?究竟是一种普遍规律或是偶然现象?
众所周知,企业从原材料输入到成品输出,是一个资源的转化过程,只有输出大于输入,才能赚钱盈利,才能持续性发展。企业申请认证到获得通过,也同样是一个资源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当企业在短时间内,过度集中地投入大批的人力物力,用突击方式抓管理,抓质量体系的建设,用强化教育的方式抓员工培训,甚至用军事化的命令方式强行在期限内达到认证标准,最终得到的,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流于形式的所谓体系和仅仅是基本管理模式的一张证书。
这显然是一种输入大于输出的“反过程”,显然是违反质量成本的一桩蚀本生意。
造成“反过程”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条:
一是企业自身选择的失误,为认证而认证,一味追求短短几个月之内拿证,而且对ISO9000模式期望过高,殊不知该标准是国际之间的妥协产物,仅仅是基础性标准而已。建立一个体系是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追求短期达标,本身就违反了规律。况且,全面质量管理,是依托跨国大型公司资源而诞生的一个模式标准,小型企业囿于资源限制,应该一个过程一个过程有选择性地推进,在不知不觉中走上ISO9000之路。
二是顾问公司的误导,用公式化克隆出来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套用在各个不同的企业,并非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编写适用的体系文件。文件千篇一律,培训千篇一律,在形式上辅导企业建立起质量体系,一旦证书到手,合约期满,顾问撤走,企业管理很快反弹。
近闻我市小有名气的某家电企业毅然中断了与外地某著名的顾问公司的咨询合同,挑选一间本地新成立的顾问公司做辅导,原因就在前者以克隆方式做辅导,完全脱离实际,而后者的《企业诊断报告》切中企业时弊,并承诺在企业获证后继续辅导六个月渡过“回潮期”。
纠正为认证而认证的偏见,摒弃形式主义弊端,预防ISO9000获证后的“回潮”,把质量管理八项原则,贯彻到体系每个过程中去,建立起一套以顾客为中心的行之有效的文件化系统和双重督导机制,实现企业的业绩最大化目标,这是当前宣贯ISO9000:2000版新标准之所需,也是保证认证工作健康发展之所需。
原载2001年5月25日《顺德报·企业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