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经济萧条,目前在中国已经全面显现,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如何在危机中求生存,如何摆脱经济危机对于市场的蚕食,如何解决市场萎缩销售额下滑的困局?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在哪里。
第一,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一大批外向型出口型企业不景气,有些不堪重负的中小型企业甚至倒闭或走向倒闭的边缘。这主要是由于这些企业过于依赖发达国家市场,而且市场范围比较集中,一旦其市场区域内的消费力下降或遇到贸易保护主义,必然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工作受阻,这些企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过于强调扩大内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使经济危机进一步波及到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许多外向型企业在政府和媒体的扩大内需的声音指导下,盲目地放弃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严重的市场营销人才的缺乏,产品的消费导向与国内消费需求不符,国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都是摆在这些出口型企业面前的一道道鸿沟,如果运作不好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其实,国内市场完全不是相像的那样易于操作,有些市场和产品的竞争甚至比他们在欧美市场所面临的竞争还要激烈,在欧美市场,这些企业还有价格优势,而在国内市场,有些企业可能无任何优势可言。而在内需不能扩大的情况下,更多的出口企业转内销,必定要从原来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那里抢占市场份额,变向地将经济危机的危害加身于内销为主的企业。
第三,扩大内需只是政府和媒介的一厢情愿。为了能够使企业迅速摆脱危机困扰,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路媒体都把扩大内需作为提振经济的一剂良方猛药。熟不知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已经迅速发展了三十年的市场来说,对于中国几百上千年遗留下来的消费习惯,不会是政府激昂的表白和方向性指引就会改变,更不会像二十年前那样,盲目追随媒介的宣传。事实上,越是这样的说法越多,百姓越是捂紧腰包。因此扩大内需只是一厢情愿罢了,要想做到这一点,很多相关的政策需要出台,很多关注民生的事情需要解决,比如养老、医疗、就业、住房等等问题都涉及到老百姓愿不愿意拿出钱来消费的问题。
第四,中国经济已经处于经济调整期,不是这场经济危机,中国某些行业、企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泡沫也要通过调整来挤出。包括房地产市场、民用航空市场等。而许多行业也要通过经济调整期来进行行业内部整合,比如食品业、能源冶金业、汽车业、产业农业等。而这些行业的调整一定要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来弥补和改正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其次,困难摆在那里,企业要想跨越,就要拼真功夫。
第一,对于打算进军国内市场的出口型企业来说,调整产品结构和国内需求研究以及制定详细的市场战略尤其重要。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如何将这些外国人喜欢的产品转化为中国人喜欢的产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企业一定要先清楚并了解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导向和需求导向,然后研发出适合于中国广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制定适合国内市场的战略,千万不要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或短期避险心态,把国内市场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来做。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一片萧条中栽下幼苗,待春暖花开之时,结出硕果累累,才会等到金黄的收获季节的到来。
第二,摆脱做大蛋糕的理念,树立做最有价值蛋糕的理念。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充分的市场化竞争。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蛋糕已经被无数的业者做到了最大,没有企业愿意与其他企业共同来做大蛋糕,于是苦练内功,使蛋糕增值便是企业谋求市场竞争优势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危机经济环境里,只有那些具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思路的企业和企业家,才会养精蓄锐,不谋一时,而谋一世。
第三,充分了解中国的市场环境状态。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着无限的商机,这是被广泛认可的。但对于中国市场的细化分析却严重缺乏。主要是缘于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媒体的报道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其实,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各种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并存的国家,可以说是世界现代经济发展的博物馆。中国即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又有世界上中等发达的市场,也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市场,由于现代企业和企业家固有的傲慢与偏见,很多企业都忽略了中国市场的这一重要特征。这样的一个市场特征,可以让任何企业都能够找到其合理的目标消费群体,而不必在危机到来的时候,死拼固有市场。这就像一个农民工,与其在大城市吃苦受累,还不如回到落后的家乡,成为一个有见识、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
第四,实现充分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关键。尽管许多企业已经建立并发展多年,但市场营销能力却严重不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像一棵小树,无时无刻不在成长,因此许多企业就是把握住了市场机遇,在一次次的经济增长大潮中被推向了潮头并成长壮大。可以说,中国许多企业几乎是在不经意间成长壮大。当市场环境要求企业真正运用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参与到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时,很多企业只是采取传统落后的市场营销策略,无法熟练运用价值整合营销,于是就出现了市场营销不充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价值导向不清晰等现象。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下降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不具有长期市场提振作用。
第一,政府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来提振经济景气指数。个人认为,这并不是最好的经济刺激方法。中国经济与西方发达经济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就是中国是以国有经济为主的经济体,而西方发达国家是以私有经济为主的经济体。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刺激了私有经济的发展,私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也呈逐年递增的形势。但从平均收入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私有经济的收入都无法与国有经济相提并论,而从社会保障方面来看,国有经济和国有员工的保障体系十分健全。固定资产投资正好是更加加固了国有经济和员工的铁饭碗。我们知道,经济只有运行起来,才能起到提振作用。本来就具备强劲消费能力的企业和员工,过多的收入只能还是流向银行,这对经济运行可以说是无益的。虽然固定资产投资也可以带动一些周边产业的发展和就业,但与前者相比,并不能说是具有可比性。
第二,加剧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分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沿着优胜劣汰的规律发展。占据中国九亿多数量的农民还是无法从中得到实惠,而不具备创业能力的农民却更多地被鼓励创业,不具备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也被更多地鼓励创业,这样的创业只能是小打小闹或者失败,不可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更多的推动作用。城乡收入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鼓励农民购买家电的家电下乡战略,最终还是肥了家电企业,许多农民买回去的家电甚至不敢用,因为他们甚至都用不起电。因此,我信为这些鼓励性政策若是一时之策还可以,如果是解决根本问题,还是有欠妥之处,甚至有杀鸡取卵之嫌。
第三,调整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当务之急。目前,从国际市场来看,中国的农业产品价格严重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这就导致了九亿农民用血汉钱在养活城市居民。作为国家的政策导向,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过长,就会让这种不平衡的调控措施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农民参与到市场经济环境之中,自然就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目前急需政府出面制定政策,迅速调整各种经济因素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衡,为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中国经济的总体还是世界上最强劲发展的经济体,中国经济一定会在政府的正确调控和指导下,克服经济危机带来的困扰,为中国下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