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 英文 谈成功企业家的精神境界(2)



8. 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恩恩怨怨

企业家在奋斗过程中,难免结下一些恩恩怨怨。如何看待这些恩怨,直接反映着他们的精神境界。

一是如何对待朋友。朋友不同于生意上的伙伴。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不是利害关系。企业家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忘记了二者之间的差别,以致生意越做越大,人却越做越小,财富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这里固然有客观原因,如经济和社会地位差异拉大,导致共同语言减少等。但主要还在企业家的精神境界,在于他能否区别朋友与“关系”,看他将友情摆在何种地位。企业家个个会算计,不会算计当不了企业家。可一个人太会算计了,太爱算计了,也会落下“职业病”。因为与朋友相处,最忌讳算计。如果一个人时时想到怎么对自己有利,处处琢磨怎样从对方得到好处,那是不会有真朋友的。

二是如何对待“关系”。所谓“关系”包括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也包括曾为自己帮过忙的人。成功的商人一定是“关系”越来越多,越走越近,而不成功者的路则越走越窄。究其原因,精神境界是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有些人特别精明,在与“关系”的交往中,用得着时甜言蜜语,用不着时就不理不睬;在利益分配方面,自己该得十分时,绝不肯只得九分半。精明过了头,“关系”肯定处不好。而真正的大企业家,都主张为人处事不要太精明,太精明就不高明了。如李嘉诚就总结过自己的生意经:与别人谈合同,自己可以赚十分时,最好只要八九分。这样坚持下去,慢慢地就不用自己去找生意,生意会源源不断地来找你,事业就能越做越大。

三是如何对待竞争对手。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最能反映企业家的精神境界。一般来说,同行是冤家,商业竞争常常也是你死我活。所以,不少人对竞争对手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必欲除之而后快。而境界高的企业家却懂得“无敌国外患者恒亡”的道理,通常不会执意将对方置之死地。一方面,“该出手时便出手”,要想方设法压倒对方,争得主动;另一方面,又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把话说死,不将事做绝,最好能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四是如何对待小人。小人最可恶,人人避之不及。小人又处处有,很难完全避得开。按佛教的说法,“怨憎会”本身便是人生无法回避的一种苦难。如何与小人相处是一门学问。能否处理好这一关系,可直接反映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境界低的人或者与小人同流合污,或者势如水火,最终都难免受到伤害。境界高者懂得“不与小人仇仇,小人自有对头”的道理,将小人视为现实的一部分,当作人生的“磨刀石”,善于趋利避害,变废为宝。

aihuau.com

9. 如何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烦恼

如果问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你现在的烦恼比开始创业时是多了?还是相反?估计答案十有八九是肯定的。对此,不在其位的人很难理解,认为这样回答是矫情。企业家功成名就,要什么有什么,哪儿来的烦恼?我认为,这实在是普通人对企业家的一大误解。从表面上看,成功的企业家高高在上,呼风唤雨,香车美女,一掷千金,真是风光无限。可实际上,正如《红楼梦》中王熙凤所说,“大有大的难处”。企业家成功后的烦恼要比创业时多得多。

首先是事业方面的。企业家起步时都有一个心愿:赶快赚钱,多多宜善,总以为有钱后就什么都不愁了。可实际情况却是,钱越多,愁越多,成功之后的烦恼只多不少。过日子虽然不成问题了,可事业的发展却没有尽头,而且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摊子越大,需要操的心就越多,遇到的麻烦也越多。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前功尽弃。所以,企业家的心理负担通常是越来越重,始终不会有放松的时候。

当然,也少不了家庭方面的。许多企业家成功后都遇到了家庭婚姻危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企业家一天忙到晚,与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少,关系渐渐疏远;事业发展后,夫妻双方经济地位发生变化,难免出现猜疑和抵牾;成功者自然得到众人青睐,其中不乏有吸引力的异性,喜新厌旧随之出现,等等。总之,企业家成功后,婚姻家庭关系肯定要发生变化,如果处理得好,夫妻感情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可遗憾的是,相当多的企业家处理不好,导致家庭悲剧。这种“后院着火”给企业家带来的伤害,远大于其他方面。

子女教育也是许多企业家的一块心病。创业之初,企业家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关注子女教育,许多人深感内疚。随着事业获得成功,家庭经济状况大为改善,自然想到通过物质方式加以补偿。这种放任式教育加上无限制的物质给予,最容易使孩子心灵扭曲,堕落为纨绔子弟。所以,现实生活中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辛辛苦苦地创业,好不容易攒下一份家业,可子女却毫不珍惜,毫无感激。坐享其成,不求上进不说,还在外面胡作非为,挥金如土。这倒应了一名老话:“富不过三代”。问题是现在一些老板,第二代就呈败像,而且毫无希望,想起来就心痛,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成功后烦恼多尚不可怕,问题是这些烦恼如影相随,无法摆脱。只要继续做企业,烦恼就免不了,而不干了还不成。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对个人前半生努力的评价,而且企业的状况还直接影响到许多人的饭碗。曾有好几位老板亲口对我说,要不是考虑到那么多员工及其家人指望企业生存,自己早就不干了。对此,我一点不惊奇。马克思早就说过,资本家就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的生命在于增殖运动,运动一停下来,那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本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企业家在操作资本,而是资本在运作企业家。说得再白点,企业家就是资本的奴隶,想干得干,不想干也得干。有人说现在的企业家个个是活雷锋,实际上也是从这个角度讲的。(当然,我并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

理解了企业家的烦恼和压力,我们才能解释为什么一些在社会上风光无限的成功企业家会突然自杀。

成功后的烦恼只能通过提高精神境界来解决。佛教有一种说法,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磨难,躲避不是办法,关键在转换心境。心境一变,面对同样的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而心境说到底还是境界问题。

10. 如何看待个人的进退去留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越是接近事业和人生的顶点,越容易产生人生易老,辉煌难再的感觉。尤其是过了不惑之年的成功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下降,常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于是,进退去留问题渐渐提上议程。在这个问题上,境界不同的企业家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

精神境界低的企业家过于看重个人的荣辱得失,因而非常惧怕退出历史舞台,很难接受越来越难以适应工作的现实。以致恋位、恋权,表现得很不开明。既影响了个人的幸福,也影响了事业的发展。而且一旦很不情愿地退出领导岗位,会出长时间的不适应,很难再找到新的事业和追求。

当然,还有更不济的,就是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由于体制原因,他们曾经付出了很多,可得到的很少;在位时实际利益很多,可真正的合法收入却很少。退出领导岗位意味着彻底告别权力和金钱,由人人瞩目的社会精英,逐渐回归平民百姓。对此,一些人心理很不平衡,想抓紧最后机会补偿一下,为晚年生活打点物质基础。于是就出现所谓的“59现象”,许多人因此身败名裂,锒铛入狱。

相反,精神境界高的企业家更看重事业的发展,懂得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年轻人迅速成长以致超过自己,是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因而,他们很早便开始考察接班人,并下功夫进行培养。一旦条件成熟,便激流勇退,彻底交权,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们很快就能适应新的角色,找到新的用武之地,开始更高层次的追求。例如松下幸之助退休后,组建了一个研究所,专门帮助他总结一生的经历,研究经营理念和人生哲学,先后出了几千盒录音带、几十本书,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之,境界问题看上去很虚,实际上无处不在。成功企业家面对的各种重大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境界有关。不同的精神境界直接影响到企业家日后的发展和命运,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开始讲课时我曾提到,企业家最需提高的是境界,而不只是眼界。讲清楚了境界与企业家的关系,大家对这一观点可能容易接受了。眼界通常还是指看问题的视野和角度,说到底仍属工具理性的范畴。而境界突出的是看问题的出发点、着眼点,强调认识和处理问题要有目的理性。首先想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然后再运用工具理性,做好该做的事情。我认为,在社会转型期,目的理性严重不足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制约企业家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问题至今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有效解决了。这也正是我讲本课的主要原因。

那么,成功企业家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呢?

境界的形成和提高肯定有规律。但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教育理论虽有所论及,却很不系统;源自于西方的现代教育理论,根本没有境界这一概念,故鲜有研究;所有的MBA、EMBA讲的都是具体管理方法,亦无从借鉴。在现代管理学名著中,只有《第五项修炼》算是沾上一点边,可其着眼点仍在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并没有展开分析境界问题。所以,以下讲的观点多无出处,只是个人的一点实际体验和不成熟的看法。

我认为,企业家精神境界的提高无非两条途径,一是读书学习,二是实践修炼。

先说读书学习。

提高精神境界肯定要读点书。可读什么却是个问题。一般化的管理类书籍看不看意思不大,因为境界既非知识,亦非技能,不是读教科书所能提高的。而市面上有关人生修养方面的书刊,又都是为青年人写的,层次比较浅,不能指望企业家再去“补课”。所以,要想推荐出几本像样的必读书来,很难。如果一定要我谈点看法,建议大家读点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具体说,就是文、史、哲和宗教。

阅读文学书籍对提高境界的帮助。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在文学艺术包括琴棋书画等任何一个领域发展,开始阶段都必须苦练基本功,把技艺基础打扎实。技艺很重要,但光有技艺绝对成不了大家。技艺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明显的停滞期,这时无论学艺者怎样努力,都很难再有突破。要想继续前进,必须走出师门,广泛涉猎,博采众家之长。到了更高阶段,还要跳出本专业,到大自然中去,“参天地而化育”;到生活中去,体察民风民情;到其他艺术领域中去,获得创新灵感。这样才能突破前人,形成独特风格,直到获得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意境。正如宋代大诗人陆游所说,“汝欲学做诗,功夫在诗外”。不单写诗如此,所有艺术领域新的意境取得都在专业之外。

什么原因呢?因为意境都是具象的,用抽象的语言很难描述清楚。而且如若进入不了那个境地,即便有人讲,也听不明白。所以,要想在艺术上超越前人,达到一个新的境地,必须到其他领域中,去观察、去领悟,去联想。如古人所说,第一步要“得象忘言”,即记住艺术形象,忘掉用以描述形象的语言。第二步要“得意忘象”,即领悟艺术形象中蕴含的意味,把艺术形象本身也忘掉。只有这样,才能在意境上有所突破。

艺术各领域意境的形成是如此,精神境界的提高也不例外,不能靠别人说教,也不能指望读几部理论著作。实际上,人们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启迪,从艺术形象中获得的感悟,都远远多于来自书本的抽象道理,而文学作品正是通过提示生活本质,塑造艺术形象来教育、感染读者的。在座的朋友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常常会为书中的人物所吸引、所打动,以致这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模式,不知不觉地对自己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

前些年《计算机世界》的记者写过一本书《知识英雄》,书中介绍了当时中关村最有影响的五十名企业家、科学家。读过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相当多的企业老总在业余时间喜欢读武侠小说,特别是金庸的小说;在金庸的小说中,又特别喜欢《射雕英雄传》及书中的主人公郭靖。这当然是一种消闲,属个人的偏好。可是否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味呢?如果大家能将这个问题琢磨明白,我今天的课就算没白讲。

阅读历史书籍对提高境界的帮助。据我了解,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很少阅读管理学教科书,甚至对市面上风行的MBA也不感兴趣。他们更喜爱的是学历史,特别是读名人传记。认为以史为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成功的企业家都喜欢读史,可不同境界的人却能读出不同的味道来。有时仅从他们喜欢读的书,就能大致看出其精神追求。例如有些企业家特别喜欢《三国演义》。不用说,准是欣赏书中人物的权谋。《三国演义》中对权谋的描写确实十分精彩,值得一学。可如果只学到这一层,恐怕也成问题。但凡迷《三国演义》的企业家,最后都会深陷于“窝里斗”,这绝不是偶然的。为此,有人建议改读《水浒》(严格说《三国》、《水浒》只能算历史小说),主张学习梁山好汉,讲义气,重情谊。这可能会比单讲权谋好一些,但恐怕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依我看,成功企业家如果真想读史书,不妨读一读《贞观政要》,看看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治国平天下的。把李世民真正读懂了的人,精神境界一定低不了。

前些年有一种说法: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这两本历史小说确实写得非常精彩,读后给人许多启迪。尤其是台湾作家高阳写的《胡雪岩》,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胡雪岩怎样由一个店铺的小伙计,靠过人的才智一步步向上爬,最后成为富甲天下的红顶商人。书中对胡在官场、商界以及江湖上纵横捭阖、左右逢源的描写,让今天的企业家也为之神往,且有直接的借鉴价值。不过,对《胡雪岩》一书也要会看、读懂。例如,不能只看胡是如何发家的,还应研究一下为什么后来他会失败。如果对比分析曾国藩为什么能善始善终,子孙后富,肯定会悟出更多的人生哲理。读史若能体察涵泳到如此程度,才真正有助于精神境界的提高。

阅读哲学书籍对提高境界的帮助。一说到哲学,很多朋友立刻皱起眉头,心想学那玩艺儿有什么用!不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之类说教吗?高中时就背得滚瓜烂熟,以后根本就没用上过。我认为,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这种认识却是对哲学的误解。哲学远非教科书上的几句教条,它是人类理性的最高智慧,是人类思想的宝贵结晶。看上去好象不如具体知识那么实用,可实际上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古今中外各个领域成大事者,最后的突破都在哲学,最大的贡献也在哲学。(当然,绝非那种教科书式哲学)

企业家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其水平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凭经验进行管理,这是管理的初级阶段;二是科学管理,即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摸索,掌握了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并用于指导实际,这是管理的中级阶段;三是管理的高级阶段,即不仅掌握了管理规律,而且善于运用这些规律,以致达到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的程度。这种功夫绝不是一般管理科学所能教会的,一定得借助哲学。所以,管理哲学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最高阶段。为什么一些著名企业家发展到后来,动不动就给人讲哲学,总要求部属学哲学,这不是偶然的。而且,人们对这些企业家真正感兴趣的,也并非其具体的管理经验,而是体现他们管理思想精华的哲学思想。

管理者学哲学有两点好处:一是改进思想方法,二是提高精神境界。前者属于工具理性,主要解决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问题;后者属于目的理性,用于指导人生目标的确立。两相比较,后者显然更重要,解决起来难度也更大。如果说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尚可通过实践来总结,来改进,那一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则必须读书,特别是读一些看似无用的哲学书。

管理需要上升到哲学高度,企业家需要提高哲学素养。可遗憾的是,至今没有见到一本令人满意的管理哲学著作。哲学家们大都关注经典哲学问题的研究,不大看得上应用领域的具体哲学。实际管理工作者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时碰撞出哲学火花,可往往没时间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这给企业家学哲学带来一定困难。怎么解决这个难题?我认为,不妨读一些哲理性强的名著,如中国古代的《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外国的哲学随笔等;同时,读一点管理大师晚年的文章,认真领会其中的哲学思想。我相信,只要用心,这两方面的学习都会大有斩获。

阅读宗教书籍对提高境界的帮助。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非宗教文化之一。绝大多数中国人推崇实用理性,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加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无神论教育,许多人根本不清楚宗教是怎么回事,却对宗教抱有强烈的抵触。实际上,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所解决的是人的根本信仰问题。所谓信仰,就是将人的有限生命与某种绝对的、超越性的东西相联系,从中获得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总会追求意义,因而对信仰的需要是人的一种本质需要。没有了信仰,人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东西,就像大海上的航船失去了目的地。

宗教给人信仰,信仰指导人生。企业家也是人,也会遇到大量人生问题。包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具体问题,说到底都与人生有关。例如,为什么有了花不完的钱后还要继续办企业,为什么不能以利害原则来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为什么要不图回报地奉献社会,等等。这些问题讲深了,都是形而上的,没有客观标准,很可能越想越糊涂。只有从信仰的高度,才能真正理出头绪,给出答案。所以,仔细研究一些大企业家一生的著述,开始多是讲经营,到后来是讲理念,讲到最后,会自觉不自觉地归于信仰。

近些年社会上很推崇儒商、佛商。可我发现,许多人对什么是儒商、佛商并不特别清楚。好象学历高些,有点知识,风度上再儒雅一点就是儒商;平时喜欢烧香拜佛,占卜问卦,就是佛商。实际上,儒商也好,佛商也罢,应该说主要是信仰问题。如果没有信仰或者信仰不虔诚,不愿为自己信仰的东西做出自我牺牲,那只能是徒有其表。

当然,提倡大家看一点宗教方面的书,并非主张人人信教。而是希望通过这些形上理论的学习,拓展自己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从根本上提高精神境界。这是成功大事业特别是成功人生的必需。

讲到这,可能有些朋友会说,当老板的整天忙得四脚朝天,连正经事、正经书都顾不过来,那有时间看闲书。对此,我只能说,企业家忙,是客观现实;但要想提高境界就必须读书,也是客观规律。所以,关键看企业家如何权衡和取舍了。当然,也有方法问题。如时间忙,读书可以少而精。过去学术界有个提法,叫“一本书主义”,意思是说做学问固然要博览群书,但首先还是要将最基本的一两本书读通、悟透。企业家读书,不妨也来个“一本书主义”。据我所知,许多名人包括一些知名企业家,都有一两本特别喜爱的书,随身携带,随时翻阅,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再谈实践修炼。

境界不同于知识和技能,其提高不完全靠日积月累,也不靠熟能生巧,从某种意义上说,要通过修炼。修炼本是一个道家用语,意思是指人们修身就像炼丹一样,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特殊方式的加工和熔炼,彻底改变了自身素质,才能脱胎换骨,得道成仙。以后,修炼成为形容人们改造提高过程的专用概念。

修炼是中国文化的特有概念。关于为什么要修炼,如何修炼,传统文化的几大家如儒、道、释等均有研究,且各有妙招,难分高下。经过比较,我认为佛教的修炼理论更为概括,便于讨论,故以此展开。

佛教的修炼理论具体地说,就是戒、定、慧。

首先要持戒。戒即戒律。所谓持戒,就是主张有些事坚决不能做。佛教特别强调持戒,认为要想今生不遭恶报,来世不入地狱,就必须做到“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信佛者仅此“五戒”还不够,要做到“八戒”、“十戒”。出家当和尚的,要持守多达二百五十条的具足戒。再往上还有菩萨戒,即不但行为上不能犯戒,而且连违犯的念头都不能有,起心动念就算破了戒。佛教强调“戒体即佛体”,持戒是对信佛者的基本要求。不持戒,其他方面的修养再高也成不了佛。所以,持戒又被称为“无漏之学”,意思是说,其他方面修养得到的东西再多,如果不持戒,也会漏光的。

企业家并不出家,为什么也要强调持戒?我认为,这既是精神境界提高的普遍规律,也是企业家工作性质和现实境遇的特殊要求。现在社会风气不大好,用高僧大德们的话说,属于“五浊恶世”。要想在社会上做成点事,太洁身自好肯定不行。例如,当老板的为了照顾客户、拉关系,有时难免要做一些出格的事,很容易沾染一些坏毛病。企业不大时,经济条件有限,这些毛病及危害尚可控制。可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家手里有了钱,危险性就会明显加大。如不特别警惕,不用持戒来约束自己,别说提高境界了,严重的甚至直接导致企业家的毁灭。

企业家持戒主要戒什么?我认为,主要应戒除不良嗜好,特别是黄、赌、毒。黄、赌、毒害死人。现实生活中有大量反面事例:一些企业家好不容易创下一份家业,事业发展如日中天,家庭生活十分美满,就是因为沾上了黄、赌、毒,最后搞到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前面的人刚刚倒下,触目惊心,血迹未干,后面又有人紧紧跟上,将悲剧继续演下去。因为黄、赌、毒最大的危害是容易成瘾,一旦积染成习,戒起来十分痛苦。而且根本控制不住,发展到最后,只有死路一条。黄、赌、毒缠身的人,别说什么境界了,连像人一样活着都求之不得。所以,企业家应特别警惕,一点都碰不得。

当然,要想戒除不良嗜好,光堵不行,还要注意培养正当爱好,过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企业家在经济实力方面已不成问题,问题在如何选择。

其次是禅定。禅为梵文音译,翻译为中文的意思是静虑。也就是要求修炼者彻底放松身心,排除一切杂念,在一定时间里使大脑进入一种空白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有益身心的调整和修合,使人的心理以致生理方面发生明显变化,为精神境界的提高打下基础。

禅定是佛教修炼的基本内容。凡学佛者都要修习禅定,这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修习禅定,看似简单。偶尔为之,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可如果长期坚持做下来,将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境界。我们参观深山名刹,常能见到一些高僧大德,道骨仙风,超凡脱俗,让人一见就肃然起敬。那都是长期修炼的结果。

其实,何止佛教,各种宗教都有类似禅定的内容。包括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气功,之所以能健体强身,进而提高人的境界,改变人的器质,出现一些不可思计的神通,这和佛教的禅定是同一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定是各种宗教、各种文化共同的修炼方法。

企业家修炼禅定更有必要。因为他们平时工作很忙,精神高度紧张,各种事情摆在那里,一堆麻烦等着处理,想放松一下都很难。可弦绷得太紧了,时间一长,很容易出问题。轻者损害企业家的身心健康,严重时还会导致精神崩溃。所以,企业家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自我调整有许多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修习禅定。每天拿出半个小时,把一切事放下,什么都不想,调节气息,让自己进入一种彻底放松状态。如能长期坚持,雷打不动,我相信,用不了几年,企业家的气质和境界定会发生明显变化。

当然,通过修炼禅定获得放松,本身并不是目的,禅定的真正好处也不只是精神的暂时松弛。而在于精神彻底放松后,人对外部和内部事物的感悟能力会明显增强。在这种状态下有意识地作一些观想,会引起人心理和生理双重变化,得到意想不到的修炼结果。

修炼禅定要讲究方法。佛教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内容,如止息观等。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找一些书自己慢慢琢磨。

再次是修慧。佛教称修炼方法为法门,并号称有八万四千法门,以示修炼的具体方法之多。在诸多法门中,佛教最看重的是般若。般若也是梵文的音译,汉语中找不出相对应的词汇,勉强翻,可译为大智慧。佛教认为般若是修炼之本,各种法门如果不与般若结合,达不到促成般若的目的,就不是佛教的修炼方法。所谓学佛,就是要通过般若,使自己成为洞彻宇宙人生真谛的觉者。

关于宇宙人生的真谛,佛教有一套堪称博大精深的理论,这里不可能详细介绍,只讲一个观点:智慧不同于聪明,它更多体现在对人生问题的理性思考。具体说,就是要把四个问题想明白:一是生与死,二是名与利,三是人与我,四是情与爱。其中,最根本的又是生与死的问题。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实际上都与这四个问题有关。一些人之所以境界不高,常犯错误,总有烦恼,说到底是这四个基本问题没想明白,甚至压根儿就没空儿想。以企业家为例,可以说一个比一个聪明,不聪明的根本当不了企业家。可谈到智慧,又有多少人敢自诩?为什么?就是因为对人生问题缺乏理性思考。

那么,如何才能生慧?我认为,重要途径之一是反思。即每过一段时间,回头总结一下,且不是就事论事,而要跳出具体经验和得失,从目的而不是从方法,从人生而不是从工作的角度去分析,力求从中引出一些带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作为今后实践的圭臬。这一点对企业家特别适用,因为他们经历丰富,可回味的东西多,一旦总结出来也最有用。所以,反思是提高企业家精神境界的好办法。

在修炼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成功企业家阅历都不浅,各种人生哲理早有耳闻,对世间百态也是司空见惯。做人做事应该如何,不能怎样,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讲出一大套。问题是道理好懂,说说也容易,事到临头真正去做,却常常变了味。所以,提高境界不是一个认识问题,需要进行长期修炼。

关于修炼,佛教内部长期存在渐悟与顿悟之争。禅宗特别是南禅宗主张顿悟,认为觉悟的形成不同于知识的积累,它往往是某一偶发事件促成的。律宗等学派主张渐悟,认为人的觉悟的提高有一过程,不经过长期修炼和积累,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应该说两种观点都有道理,我倾向于渐修顿悟与顿悟渐修相结合。

以上简单介绍了佛教的修心理论:戒、定、慧。三者的关系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首先要持戒,坏毛病不改,一切无从谈起。持戒方能入定,禅定可使身心放松。身心彻底放松后,人对事理的感知和领悟能力会大大提高。此时再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定能生出许多智慧,从而就进入新的境界。

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就这么多。最后,请允许我用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过的三句宋词,作为今天讲课的收尾。这三句词本是王国维用以概括做学问的规律的,但我认为,成功企业家精神境界的提高亦存在同样规律。

“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境界问题初看上去玄远高深,无从把握。所以需要登高台,发宏愿,立志“望尽天涯路”。

 企业家精神 英文 谈成功企业家的精神境界(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提高境界会有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苦苦追求,百思不得其解,以致身心憔悴,“人比黄花瘦”。

“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栏栅处”。只要功夫下到,终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精神境界明显提高了。是渐修的成果?还是顿悟的灵感?似乎说不大清楚。只知道“那人却在,灯火栏栅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8876.html

更多阅读

企业家精神 是企业的冬天 还是企业家的冬天

一个伟大的公司绝不仅仅是因为能抓住多少次机会,而是因为能扛过一次又一次的灭顶之灾 案例中的吴起是名“非典型性”企业家,创立的公司是典型的草根民营企业,也遭遇了民企可能遇到的所有典型性问题。变革势在必行,以度过危机作为变革的

零售支付体系 英文 谈零售企业的危机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外在社会随时可能发生的一些不可预知的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抵抗能力显得越来越差,例如停电、停水、地震、火灾的诸多变化,尤其是在美国“9?11”事件爆发以后,人们越来越发现自己在面对这种突发事件的时候,显得是那

第46节:管理的最高境界(2)

系列专题:《小项目引爆商业内幕:成交》  如果姚祖山愿意跟下属开玩笑,说明他心情还不错。唐帅笑了笑:“忽悠这功夫,我刚入门,还不会用。这不,拍到马蹄子了。”  “你的这三个方法,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效果。”姚祖山也感兴趣了,

企业家的精神 企业家的精神图腾

  成文于资本主义鼎盛时期的《重获企业精神》,曾大张旗鼓地宣扬:真正的经济不是计量经济学的经济,而是企业家的经济。  其作者是知名的未来学家和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被誉为“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中

第49节:谎言的最高境界(2)

系列专题:《饱含奇谋妙计的职场启示录:谋生记》  刘备说:"咨询就像果农卖水果,你得让我先尝后买。"  孔融说:"你这是在质疑我的学术水准,嗯,我就依你,你先看完这篇培训教材,再作决定吧!"说完,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资料,递给刘备。  刘备接过

声明:《企业家精神 英文 谈成功企业家的精神境界(2)》为网友伊人浅笑醉长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