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普洱茶加盟
临至岁末,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了一部《疯狂的普洱》专题片。在央视居高临下的镜头下,悠悠普洱茶展现为疯狂。也许从新闻的视角来看现在正处于风口浪尖的普洱茶,会给广大的收藏者和爱好者带来某些启发,纠正之前消费观念中的某些偏差,但是,作为一个才刚刚兴起几年的产品,只是重复的关注,而没有深度的分析,或许带来的只是更多的迷茫。从市场来看,普洱茶只能用“火”来形容,远没有达到“疯狂”的地步。央视的标题只有视觉效应而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据。但普洱茶为什么那么火?这个火是虚火,还是实实在在的市场表现?这都要从市场本身来找问题的答案。普洱茶从不久前的藉藉无名(普洱茶在清朝的繁荣这里不表),到如今消费者趋之若骛,根源是普洱茶宣传的保健功能符合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这是普洱茶实用主义的胜利。在繁华的都市,人们不愁吃,不愁穿,愁的就是身体的健康状况。普洱茶属发酵茶类,饮之回甘而养胃,降脂而养颜,种种特殊的品质,是其它茶类所不具备的。所以,虽然很多初饮普洱茶的人,并不觉得它的味道如何,但冲着它特殊的功效,在继续消费着,久而久之,品出普洱茶的真味来,即便保健功效不那么明显,但茶品的魅力已经是使之欲罢不能。如果单单是喝,在强大的现代化生产面前,消费者的胃口还是可以被机械化的生产能力满足。但是,普洱茶并不仅仅是用来喝的,它还可以用来收藏,用来增值。这种保值增值功能又是它的一大特色,是吸引人们加入到普洱茶消费者队伍中的原因。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有更多的人和资本流入到这个行业,就会壮大这个行业的力量,力量的壮大,行业的基础才会更加稳固。当然,也要警惕惟利是图的人们把普洱茶当作赚钱的手段,而忽视了推动整个行业良性发展的目的。不过普洱茶基本稳定的产量在庞大的普洱茶消费人群基数面前,担心虽然有道理,但也不需要过虑。控制普洱茶的质量,打击普洱茶非法厂商,合理调配原料资源,这些源头把关严密了,随着市场渠道的进一步畅通,良性循环就会开始。前面已经提到,普洱茶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收藏。不同年份的普洱茶有着不同品味。这种品味魅力,也是匆忙的现代都市人之所以痴迷普洱茶的原因。试想,一个融铸了时间的重量,存放了岁月记忆的茶品,品饮处,那种回甘不仅是茶的回甘,更是人生的重复体验。在强大的时间力量面前,是普洱茶延伸了人的体验。追逐它,珍惜它,是有理由的。普洱茶的火能持续多久?这不是一个可以回答的清楚的问题。但是,只要每个真正爱茶的人都给予它关照,真正用心种茶、制茶、品茶,这也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