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性污染的加剧、以及大量新型化合物(如抗生素、合成药物、激素等)的广泛应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局部的环境污染可以通过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殃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逃脱环境污染的危害。
有关英国桦尺蛾的“工业黑化”现像、杂草的抗除草剂进化、矿山污染区的生物抗重金属进化等现象的相继报道,使污染条件下的生物进化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40多种高等植物的抗污染生态型,大量的抗杀虫剂昆虫生态型,甚至在啮齿类动物中也发现了抗灭鼠剂生态型。
作为污染条件下生物进化的选择因素,污染物对生物选择的强度和速度都是惊人的。污染物的选择系数甚至可以达到99%以上。工业黑化现象的发生也就经历了100年左右的时间,昆虫对杀虫剂、啮齿动物对灭鼠剂产生抗性一般需要6年,田间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所需的时间更短,只要3-5年。
可能更令人恐惧的现象还不止这些。已有证据表明,美国军团杆菌病等多种新型传染性疾病的爆发都可能是环境污染导致的。相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至今仍令中国人心有余悸。然而,非典过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周启星等人的研究结果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表明,SARS病毒是人感冒病毒在日趋严重的生态系统复合污染条件下,经过突变或基因重组进化而来的。他进一步指出,如果这种(作者注:污染)状况不改变,不仅SARS病毒还会以新的“面目”出现,甚至其他新型疾病也将不时爆发出来。
总的来讲,环境污染条件下,生物进化的选择力量是污染物,只有能够抵抗和耐受环境污染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这种进化形式与人工选择条件下的生物进化相似,它可以促使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方向发生偏离,打破生物遗传机制的平衡、降低生物进化的潜力。如果说人工选择主要影响家养生物(只占地球生物资源的一小部分)进化的话,那么,环境污染对生物进化的影响具有全球性,它可能会降低整个生物界的进化潜力、消弱整个生物圈的功能、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与安全。
人们的确应该深刻地反思,传统的高污染、高消耗、高增长的线性工业经济,在为人类创造辉煌现代文明的同时,人类是否能够负得起由此产生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危机、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沉重代价?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走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生态良好、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