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确定的苹果优势产区之一,陕西经过十几年的励精图治,持续发展,到2002年,全省苹果栽植面积已达37万公顷,果品产量392万吨。
果业作为陕西六大优势产业中惟一的农业项目,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便苹果的区域优势、规模优势和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真正实现陕西由“苹果大省”向“苹果强省”的战略转折,已成为新形势下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为此,记者深入我省优质苹果基地县进行了专题调研,请看发回的报道——
方正姚体; mso-bidi-font-size: 18.0pt; mso-hans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width: 90%"> 白水苹果忧思录
近日,记者到白水县调查陕西果业现状。车刚驶进白水境内,就见四周沟壑纵横,台原林立;远处一个个峁坡上,一片片果树郁郁葱葱。境内沿途只见大大小小的广告牌上宣传着白水苹果。印象最深的有“白水苹果,亿万人民的口福”、“中国苹果之乡”、“游苍颉庙、喝杜康酒、品白水苹果”等。车上有本地人说,这算什么,白水苹果还在中央电视台上打过广告呢!
“第一车间”现状堪忧
白水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北部的渭北黄土高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土地面积986平方公里,人口28万,是渭南市惟一的山区县。相传苍颉造字、杜康酿酒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悠久的人文历史给了白水人自豪的资本。如今他们还有一个值得骄傲的资本——苹果。这种骄傲是有根据的。
渭北是陕西苹果的主产区,根据综合生产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渭北北部生产区和渭北南部生产区。白水属于渭北北部生产区,该区是陕西苹果的最佳优生区,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区域。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白水苹果优秀的内外在品质。专家们评价白水苹果果形端庄、色泽鲜艳、果面光洁、着色面大、酸甜爽口、汁多无渣、食味甘美、质脆芳香。总之,能想的美好词汇似乎都可以给它用上。
好产品兴起大产业,大产业带动产业化。在苹果产业化链条上,毫无疑问,果园是第一车间,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实施果园的标准化管理,生产出好的、统一的产品,产业化才能延续。
在白水县上徐村,记者见到了白水县有名的果园示范户赵旭明,他从1990年种植了3亩矮化的红富士,生产中,他精心作务,摸索出了“四季修剪”的办法,确保了树体粗壮而不疯长;率先在果园建起了渗灌装置;最早进行果实套袋和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等高新技术,生产的苹果果形端正,着色达到95%,品质好。为了解决苹果座果率低的问题,他专门购回千只果园授粉专用蜂——壁蜂;为了生产出绿色果品,他率先在果园种草、喷施无公害农药。在渭北自然灾害严重,果品遭到极大损失时,他的苹果却以完好的外观和内在的优良品质实现了“论个卖果”,每个苹果卖到2—3元,亩均收入过3万元,几年来,他的3亩果园累计收入几十万元。
赵旭明在果园上的成功让人看到了白水果业的美好前景。白水现有耕地面积72万亩,农业人均3亩多地,其中坡地、旱地和轮歇地25万亩;苹果面积44万亩,人均1.7亩,创下了全国之最。其中富士面积26万亩,秦冠7.5万亩,其它10.5万亩。规划到2005年,在提高产业化水平的基础上,苹果面积发展并保持在50万亩,人均1.8亩。以目前规模计,每亩果园只需创利5000元,白水县苹果年收入就有20个亿。
事实上,白水县194个村有108个是贫困村,年收入在825元以下的还有1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4%;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121元,仅为全省平均1596元的70%。2002年财政收入县本级有4386万元,国家各类转移支付为5300万元,9600万的财政收入并不能保证11亿元的财政支出,可以说是靠吃补贴过日子。在以苹果产业为重点发展的县域经济,不难看出,白水苹果产业化第一车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城关镇城关村农民赵忠喜告诉记者,他原来有4亩果园,从1994年苹果挂果到1998年挖完果树,从来没有赚过一分钱。他说,由于果园位于公路旁,果品污染严重,卖不上价,加之自己在果园上投入不足,结果是年年种,年年赔。同村的农民于爱林种的4.8亩果园如今已有12年了,由于发展较早,原来的苹果品种比较杂,几年前他已通过全部高接换头成红富士苹果。他说遇上苹果大年,亩产量不超过2500公斤,能卖上3000元就不错了。遇上小年,连成本都不够。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打药5次,每次200元,计1000元;施化肥每亩250元,计1200元,套袋5亩1000元。不算人工,平均每亩投入660元。由于没有灌溉条件,他也没有给果园拉水浇灌,因为那样成本太高,一亩投入近千元,再加上每亩几百元的农特税,种苹果真是不赚钱,他准备也把果树挖了。
赵旭阳的果园与于爱林的果园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产业化的第一车间,白水苹果目前的现状就是一方面依靠科技兴果,有很少一部分果民富了起来,而大多数果农还处于微利甚至赔钱的边缘。
白水县政府8月28日“关于苹果产销情况的汇报”材料中提到,全县苹果生产销售现状是,幼龄果园(1—3年生)生产投入约在300元左右,成龄果园(3年以上)的果园,亩均年投入约在500—800元左右,而亩销售收入约在1000—3000元左右,这些数据看来是可信度比较大。而材料中同时提到,全县已完成苹果四大技术推广县乡示范园2万亩,带动全县实施15.8万亩,白水县人大对此已提出质疑,认为推广面积不实。以记者的眼光观察,除了赵旭阳的示范园外,再也没有看到同等的标准化果园,这也难怪白水有关方面总带人在这片“样板田”上参观。
其实,做好第一车间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资金投入,二是科学管理。一个好的产业,只有大投入,才有高产出;这个道理果农也懂,只是白水苹果相当程度上属于靠天吃饭的产业,自然灾害对果农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们对这种风险的承受能力有限。科学技术在果业上的作用是巨大的。果农赵旭阳就发明了一种防雹网,可有效地抵御冰雹的侵害,今年就没有给苹果带来任何损失。而今年前半年,白水就经历了大小12次冰雹袭击,给果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白水县政府官员意识到了第一车间的重要性,继200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后,几年间,先后出台了《白水苹果再跨新台阶》等多个文件,突出科技兴果的主题,力图走一条科研、生产、市场紧密相连的路子,实现苹果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然而目前全县第一车间现状还是不容乐观,这从果农的增收情况就可判断出来。
白水苹果危机四伏
得益于大自然赋予的优势,白水发展苹果得天独厚。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白水县的官员们采取措施鼓励农民栽种果树,苹果面积达到10万亩。仅仅用了3年,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奇迹般地涌现出了许多“万元户”。
20世纪90年代初,县上根据建设效益型农业的规划,明确了建设苹果大县的指导思想,到了1997年,全县果园种植面积接近40万亩,苹果生产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一年,白水县提出了苹果产业化的战略思路。
实际上,大的背景是由于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内苹果面积、产量的增加,苹果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苹果逐渐陷入了丰产不丰收的怪圈。果农出现了“卖果难”。从小的方面说,作为老基地县,白水苹果基地遇到了果树品种单一、树龄老化、加之粗放式管理,果园标准化程度不高等,出现了苹果优果率低、农药残留超标等一系列问题。
一时间,虽然白水苹果名扬海内外,外商纷至沓来,但由于果品达不到要求,大都又纷纷打道回府。这样的例子很典型,白水县的许多果品贸易公司都与外商或港商达成过出口意向,但由于对方对苹果的品质要求很高,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意溜走。地方官员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工作中的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进行苹果的产业化结构调整。他们认为苹果产业化就是苹果产业的系列化,就是产供销一条龙。
对于果品的品质,白水人很长一段时间是这样理解的:不就是苹果吗?没有长虫子,吃起来味道不错就行了。采访中,白水县一位政府官员深有感触地提到,2002年,他到国外考察,发现英国一家从事果品贸易的公司要求苹果从树上摘下后,必须24小时之内入冷库贮存,果型分级精细到毫米级,苹果的颜色采用光电分色,这样的苹果放在一起,一个个犹如孪生兄弟,一模一样。甚至苹果在运输中也采用冷链运输。
这一现象对他刺激很大,“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他说,“白水苹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虽然苹果面积已达到了人均1.7亩的全国之最,但由于都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全县许多果农连最基本的果园操作技术都没有完全掌握,更谈不上对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全县单产水平仅为外国的1/3—1/5,优果率仅为35%,真正达到出口标准的仅有3%。”
“白水白水,白水缺水”,这是当地流传的一首民谣。由于地处渭北旱塬,干旱缺水长期困扰着白水苹果的可持续发展。采访中发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白水县在果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缺水问题,但水源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工程利用效率也不高。有群众反映,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这项工程多建在公路两旁显眼处,有做表面文章嫌疑,未能发挥出多大效益。
总体而言,果区的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差,基础设施条件还需改善。由于种种原因,果园存在大量使用广谱高毒农药的现象还未得到完全控制,难以达到“绿色果品”要求;几种危害严重的病虫害不时蔓延。这些都使人对白水苹果的安全性日益担扰。
与生产环节相比,白水苹果的产后环节较国际市场也明显滞后。国外发达国家苹果采收后要实行预冷、分级、清洗、打蜡、包装、冷藏和冷链运输等规范配套的操作流程,产后商品化处理量几乎达到100%。而白水苹果产后经过简单处理的仅占总产量的12%。加之果品贮藏、加工能力弱,果品价格难以大幅度增值。
白水苹果产业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导向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起来,地方政府的职能没有完全转移到规范市场、提供信息和宏观规划指导上来。这是因为,在产业化发展初、中期,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行为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不得不加强。白水县苹果管理局成立于1999年,属于县农牧局的二级单位,现有市场营销股、生产管理股和项目信息股三个科室;据介绍,在全省范围内,苹果管理局的名称仅此一家,这从侧面表明白水县对苹果产业的重视。然而由于“吃财政饭”的压力,单位经费紧张,部门职能发挥受到了较大影响。
与其它地区相比,白水果农组织化程度相对较高,苹果产业催生出了各种中介或合作组织,苹果销售由原来的果子熟了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正向订单农业发展。但这方面的工作也仅仅处于初始阶段,果品市场营销网络的健全还需时日。
与白水邻近的洛川县也是一个苹果大县。当年,白水果农卖了苹果点着票子笑得合不拢嘴时,洛川人还没有开始种植苹果,他们经常谦虚地前来学习取经,白水人也是毫不吝教。由于起步较晚,洛川苹果无论是从品种、技术和管理上都有后来者居上之势。今年4月份,洛川被确定为全国惟一的优势区域苹果产业化建设试点县,提起这档子事,白水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
白水县县长孙矿玲承认,由于生产基地标准化程度太低、品种结构和树形结构不尽合理、果园投入严重不足、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民的科技素质及组织化程度较低等原因,白水果业在某些方面已赶不上洛川县的水平。
实际上,从深层次讲,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标准化产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已成为制约白水苹果“走出去”的瓶颈难题。因此,在苹果产业化的组织模式方面,针对第一车间的改造,已成为当务之急。在白水,这场改革涉及到了政府部门、企业和果农等方方面面,“土地流转”和“产销联合会”就是新的尝试。
路漫漫兮产业化
白水三联果业公司董事长石仲文这两天很烦恼。8月3日上午,记者采访刚开始,他就大倒苦水。所谓土地流转就是公司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承包了安乐村果农的50亩果园,承包期5年,由公司聘请人员作务管理。当初合同上承诺承包后全部给农民兑付承包款,然而由于资金问题,当时只兑付了一半款项。现在,果树已经挂果了,同样还是由于资金困难,对农民的另一半款项现在还没有下落。
三联公司的土地流转试点是在县苹果局的动员下进行的。技术上由苹果局全部负责,并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企业作为支持。事实上,公司早就意识到苹果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果品质量,连片种植容易实现果园的标准化管理,保证产品质量。但石仲文担心公司的实力不够,到时候会出问题。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这几天就不断有农民到公司讨账,有的扬言不给钱,就要收回自家的果园,已经有人把果园门锁上了。
为了探个究竟,记者来到了基地,果然发现有人把果园门锁上了。在基地,记者遇到了“果工”——50多岁的农民何方虎,“果工”这个概念是记者给他的,他听了非常认同。事实上,老何和一个叫石忠杰的果农现在每月从三联公司领取500元的工资,两人负责基地50亩果园的日常管理;忙了的话,公司会以每天15元的价格雇人帮忙,当然要尽可能雇那些承包出果园的人家。由于地里草长得太多,老何抱怨公司缺少资金,到现在还没有买来割草机。提到土地流转,他说自己有10亩果园,全部交给了公司,公司每年给5000元承包费;加上工资,每年收入也就是万把元。这些钱放在1997年之前,也就是两亩地的产值;但现在不行了,搞得不好,忙忙碌碌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甚至于亏本。土地流转虽然钱拿得少,但不用投资,也不用承担任何风险,他觉得还比较满意。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土地流转。在成片的基地中,就有一户果农不愿意把自家的果园承包出去,对于专家建议的果树技术管理,他也认为不可信。结果,他的果树和基地的果树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年结的果子看上去虽然产量很高,但优果率很低。
在基地,记者还见到了陕西省果树研究所的专家刘振忠,在县园艺站站长郭学军的陪同下,他正在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无公害苹果关键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研究。看着自己搞的标准化果园里果子长势喜人,他欣喜地说,“终于走上了这条路!”据他介绍,三联公司基地果树今年是大改型后的第一年,原本主枝松散型的果树改为细长纺缍型或自由纺缍型后,今年的产量可能会下降40%,但优果率可由原来的20%提高到60%。算下来,经济效益也不会比往年差,再以后,果品产量和优果率都会上去,效益会成倍增加。他指着另一块果园说,这是栽种的新品种,完全按照日本技术培育,头两年只保留中心杆,以减少果树营养消耗,提高光热综合利用率。他补充道,与日本人的果树管理相比,这里的标准化程度还差得较大。
三联公司名字的含义是“联农户、联科技、联市场”。这家企业位于县城北部的尧禾镇安东村,创建于1990年,最早是由本村的果业协会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其宣传材料上介绍年水果销量150万公斤,去年实现年产值650万元,利润85万元。公司老板石仲文原来就是村子里地道的农民,他做生意不愿冒大风险,对目前企业的发展状况,他总体上还是很满意的;提起当上了县政协常委这档子事,他显得很高兴。
与三联公司不同的是,白水宏达果业公司老板董志敏的经营手笔确实大一些。他最初是搞建筑行业起家的,后来瞅准了果品经营中的高利润,就逐步实施了多元化发展战略。依托较为丰厚的资金实力,公司自1993年创建以来,目前已发展为白水县最大的果业公司,号称是继西安华圣果业公司之后的陕西最大的果业龙头企业。去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实现利税200万元。围绕苹果产业化建设,公司原下设有果业公司、果品冷库、果实制袋厂三个实体。
不可否认,宏达公司的发展很有业绩,然而在经营中,企业经常遇到“遇单而不敢接”这样的尴尬事。公司领导层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必须改变原来的经营模式。2003年,公司专门成立了基地部,对外称产销联合会。联合会按照社会分工与合作的要求,由公司为会员免费提供苗木、市场信息、技术服务等,扶持果农生产物资投资,负责按保护价收购会员的果品和开拓国际市场,会员按照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禁止37种农药的使用。
董老板的想法是,会员与公司之间采取协约制。通过产与销的分工与合作。一方面解除了会员“卖果难”的后顾之忧和技术缺乏的难题,使会员专心于苹果生产,有利于达到生产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提升整体果业生产水平;另一方面保障了公司果品出口的稳定货源,同时对于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创立企业品牌,增加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会在全县设计了30个分会,打算今后实施标准化果园基地建设3万亩,目前公司已发展了6个分会,发展果园面积5000亩。在实现“公司+协会+基地”的产业化模式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就是如何找到那些诚信度高,威望高的农村经济能人为分会会长,因为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这项工作实在太重要了。公司担心的是,付出的太多,而到果子成熟时农民不愿意交售,竹篮打水一场空,公司损失可就大了。
今年3月份,董志敏随同陕西省贸促会赴俄罗斯参加了陕西果品推介会,回来后他觉得俄罗斯市场潜力很大,企业对其贸易大有发展前景。现在,企业已增加了2万吨苹果冷贮能力,并引进了一条深加工生产线。他明白,只有苦练内功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俄罗斯苹果市场并没有代表国际市场水平,宏达公司今后还要走过一段漫漫长路。目前董老板最担心的是企业申请的外贸出口权还没有办下来,到时候出口会受影响。
路漫漫兮产业化,在梦想与现实的交汇处,苍颉故里正在演奏着一首喜忧交加的的苹果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