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源是没有国界的。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是我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的一个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的近期和远期目标的达成都不能没有世界性的跨国企业的参与。跨国企业的参与也可以造就基地质的快速飞跃和量的迅速聚集。而如何建立和实现国际招商是我们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努力打造立足世界的自身形象;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努力塑造着眼世界的远大目光。现在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建立进军国际舞台的通路问题。强强联合之路医药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在市政府以及各大部委的支持下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在华北地区在首都能拥有28 平方公里的专业性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不可谓不强。但是我们能看到,其他区政府也会看到。在上海在华北以外的大大小小的专业性医药园区,国内也有十多家,这种竞争格局也很强劲。 但我们也要看到北京拥有全国46 %的科研力量和资源。而科研力量的背后又为我们孕育了一批人才的大军。我们走向世界正要依靠我们积极与医药行业里这样一支中坚力量的强强联合。要发展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就要吸引留学海外的生物技术专业的学子归国,这已经是产业界的一个共识。而我们的开发区能够走向世界同样也要走这样一条快速专业的道路。 据中美学会会长介绍,在各大跨国医药企业的研发机构里,几乎所有重要的科研领域都有我们的华人科学家。比如美中生物医药协会会长吴振平博士就是辉瑞制药科学部负责任,其他一些跨国药企的首席科学家也有很多是我们华人科学家。他们的影响力,绝不仅在科研领域,在制药企业的决策影响力不可谓不强。所以这种强强联合,可以为我们与华人科学家们搭起一个共同起飞的舞台。 特色联合这个舞台就是我们双方共享共赢得舞台。华人科学家们普遍对今日开放的中国抱有巨大的希望,他们希望能够回国一展自己所学,实现自己创业或者为祖国繁荣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拥有海外生活、学习的经验,对国际医药行业环境非常熟悉而我们能够提供让他们充分施展拳脚的舞台。国内药企需要国际化的人才,比如我们在解决国内GM P 的软件方面的问题就迫切需要他们这方面的指示,需要能够走出去的经验。 海外企业需要通过他们的介绍了解国内的产业、市场发展环境,他们是一条很好的纽带。发现商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从来都没有缺少过美,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招商引资工作,我们就不能存在等待和依赖的想法。即使有了海外朋友的帮助,我想我们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敏锐的目光去捕捉最佳时机和最好的合作伙伴,找到最好的合作角度,否则商机有可能一瞬即逝,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开放的大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塑造自己能与未来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园区相匹配的一流形象。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要建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的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还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需要进一步致力于整合首都资源、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大的举措,但走向世界还需要更多的国际化的人才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