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学基本原理,重建农业生产体系,克服化石农业的反环境性质,使农业生产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和永续发展。所以,循环型农业被认为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从现代主流农业向循环型农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农业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农业革命,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技术转型、食品安全、国民健康、城乡关系、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复合问题。
1资源与环境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基本前提
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农业经济。农业直接依托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生产,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先天条件”,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与环境是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如何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消除农业点源、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以农业技术转型为核心,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策推动机制
化石农业之所以具有明显的反环境性质,就在于其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本身所存在的严重缺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是发展返朴农业,而是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新型的高生态效益、高经济效益和高社会效益的新型农业。从化石农业向循环型农业的转型,需要建立能够适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这是实现农业生产模式转型的核心。在国家层面上,应该建立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促进农业技术转型和推广,促进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立体农业、节水农业等生产技术的发展、整合与提高。
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综合的经济、社会、自然问题,需要系统的把握和整体的规划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Reduce, Reuse and Recycle)既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经济模式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发展循环经济会逐渐稳定社会经济系统中物质的存量、减少物质的流量,相应压缩物质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生产规模,减少就业需求。大量的人口要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将成为最主要的产业和最大的就业渠道。而中国拥有70%的农业人口,农村教育质量与农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这种实际情况能否适应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
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需要相当数量高素质的、适应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人力资源。所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农村人口、教育、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问题。必须建立适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需要的人口控制、文化教育、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政策与制度体系。相应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有力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顺利转型,而且也可以降低经济与社会转型成本和提高转型的时效。这不仅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同样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循环体系的建设。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仅是农业部门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农业部门的外部关系。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特殊的二元社会,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必须实现从二元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包括营养物流、生物质能流、贸易以及利益分配、生态补偿、农业税费、粮食补贴等),才能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力、财力条件和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总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问题,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进行把握,建立切实可行的系统性、可行性的政策与制度体系,才能够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