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舢板拼凑航空母舰”的韩国大企业集团极力举借巨额短期外债,以惊人的高资产负债率谋求发展。这种发展战略虽在经济起飞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韩国没能及时调整已不合时宜的发展战略,让“汉江奇迹”的国度也难逃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劫数。痛定思痛的韩国经济做出了新的抉择:大力发展“船小好调头”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风险企业。这为重振韩国经济,迅速终结IMF体制做出了一定贡献。 韩国的风险企业是90年代中后期在政府主导支持政策下迅速发展起来的。韩国大企业集团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无法越过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重障碍,经济步履蹒跚。政府认识到必须大力培育技术密集型的风险企业,才能增加国家的经济活力。近几年,风险企业在拉动韩国国民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及扩大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凡的作用,有着不俗的表现。正如韩国总统金大中所言“韩国要形成中小风险企业和大企业双驾马车体制”。[ 韩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新闻处.每周韩国[N].2000年第25期]

据韩国财政经济部统计,在1998—1999年度创办的风险企业近5000家,仅1999年就创办了近3000 家。截至到2000年9月未,韩国风险企业数目业已达到7110家,照年初的4934家,又有高达44.1%幅度的增长。1998年风险投资公司建立的风险基金为14个,金额为855亿韩元,[ 汇率水平约为1美元合1200韩元,以下同]总金额达到1380亿韩元。1999年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总数超过80家、风险基金30多家。2000年前10个月又成立140家风险投资组合,总金额跃升到9693亿韩元,韩国中小企业厅年初预计2002年风险投资额将达16742亿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