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大力唱空中国地产的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谢国忠最近撰文指出,中国社会普遍存在赚“快钱”的心理,这种心理在社会、大学尤其企业界盛行。其原因是各级政府相对市场的强势所致。他的意见是,若要促进本土技术和品牌的发展,最好的政策就是减弱行政干预,提升市场的作用,同时让研究型大学复归教研本位。
虽然谢先生对于中国地产的评论和实际出入颇大,但是,我们不必因人废言。他这次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言非常有价值。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和廉价劳力拉动的出口,以及政府(通常是地方政府)力推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中国有巨大的国内消费品和产品市场,但是在消费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外国品牌,而且中国的投资依赖于外国技术。中国既未形成自己的一流品牌,也未发展出主流技术。所以,谢国忠提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限制,他认为,这种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心。首要即是产能明显过剩,尤其是在基础建设领域。这使中国政府动员资源启动大项目的经济回报受到影响。当前这种模式若延续下去,只能导致更多浪费,最终使增长放缓。而他的这个判断,对于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的房地产业来说同样适用。 笔者最近专门走访香港,遇到正在对沪港经济进行比较研究的段樵教授,他也颇为感触地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远远超过以往的经济理论概括。如此大规模的一个国家转型,其经验教训,有赖于今人的敏锐洞察和及时总结。段教授也提到,过去25年里,中国的真实人均收入年均增长达8.1%,成功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政府动员资源的能力很强。而这种能力,未来可能会因应经济规模扩大而有变数。谢国忠还认为,中国社会普遍存在赚“快钱”的心理,在企业界尤其如此。其实,在房地产业,何尝不是如此!在急功近利的心理背后,“快钱”的诱惑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同时最重要的原因当属各级部门的随意处置权变数。 例如,一直有这样的案例,企业会由于规则突然变化,而被取缔或遭遇困境。这种大背景下的企业,无法也不会做出长期规划,于是只有着眼于抓住短期发展机遇。再者,对于私营企业来讲,怎么处理和强势政府的关系,往往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环节。同官员的关系处理好了,就能创造短期优势,就能赚更多钱。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被质疑和诟病的所在,舆论经常认为他们直接或间接依靠行政权力来获利。 历史的经验可鉴,几乎全部的世界级公司都是成长于市场竞争中。当商界的赢家由政府而不是由市场竞争来挑选,这种赢家很难进入世界级公司行列。中国正在接受这个逻辑,那就是大公司只能脱胎于有着固定游戏规则的竞争性市场。因此,即使是在需要调控的房地产业,未来政策的主要目标,也只是培养一种基于市场规则的竞争性环境。有些行政干预是必需的,但在实施这种干预之前必须进行全盘而深入的考虑。 有一个例子发人深省。同样是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袭击,韩国在短短五年内就将其数量主导型经济,成功转型为质量主导型经济,这足以对中国公众带来启示。他们曾经以为韩国和中国在商业质量的层面应该不相上下,而现在韩国成功起飞了。就在五年前,韩国还被看成是依靠低劳动成本的典型东亚经济体。而今天,韩国企业已经发展出世界领先的品牌和产品。 因此,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业,更加需要在这个时刻思考,如何能够高效率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