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弄脏了开发商的脸?
眼下,中国最痛恨的人估计只有三类:开发商,腐败官员,日本鬼子。
痛恨日本鬼子的原因太明显了,当年在中国无恶不作,少杀抢掠奸,五毒俱全,在南京仅仅数天时间就屠杀我同胞三十万,先辈用了八年的时间付出了数千万的生命代价才把他们赶走,而现在日本鬼子后代不仅不认罪,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鬼子的陵墓,是在把中国人的人心伤透了,想不痛恨他们就不行。
痛恨腐败官员的理由比较多,而且这层关系也比较复杂,似乎有点缠绵悱恻。首先,腐败官员无论怎么腐败,但都是咱们自己人,好歹是同胞,和所有炎黄子孙流着一样的血液,跟日本鬼子不是一个成分,而且也不曾屠杀过自己的同胞,连其他种族和民族的人也不曾屠杀过。但是,腐败官员确实让国人伤心。因为先辈把好不容易把鬼子赶走了,想望自己当家作主,自己掌握命运,谁知这些杂种吃着纳税人的血汗钱却无所作为,组织上要求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可他们不仅没有为人民服务,没有廉洁奉公,而且连最起码的道德低限也守不住,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所为却争着抢着隐着瞒着干,吃喝嫖毒毒,也是五毒俱全,吃了纳税人的饭不仅不为纳税人干事,反而忘恩负义,像疯狗一样不认人,痛咬自己人,这严重地伤害同胞的感情,虽说这些乌龟只是少数,但却是值得痛恨。
与前两者相比,对开发商的痛恨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第一,开发商和腐败官员一样,都是咱们自己人,不是鬼子,不曾屠杀过我们的同胞,没有民族仇恨的根源;
其次,开发商和腐败官员还有着质的区别,他们是市场上的佼佼者,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吃饭、靠自己的智慧发财,没有贪污纳税人的钱,而且也没有标榜着自己怎样神圣,他们一点也虚伪,他们就把自己当作商人,商人就是做买卖的,一分钱一分货,把所有的人都当人对待,不管你是年收入不过千元的最低层市民还是家财过亿的富豪,在他们眼中,你都是顾客,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干净、最平等的关系;商人就是做交易,和每一位顾客做同样的交易,虽有利润高低之分,甚至不乏花言巧语等伪装手段,但是那确实只是手段,但是其目的是很单纯的——利润最大化,无论是谁都是这样,换了乞丐也是这样,这没有错,如果有错那就是上帝的错,他不该制作人类,只要有人类,就会曾在这种关系。所以,无论商人的动机是无罪的,开发商就是要赚钱,他们没有屠杀谁的意图,也没有腐败官员那样对衣食之主的犯罪和欺骗,他们和每一个劳动者一样,是靠劳动换取生存,劳动是光荣而伟大的,是劳动者都不应该痛恨,不劳动的寄生虫是可耻的,是该痛恨的;
第三,开发商为我们的城市建设、现代化改造、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的最大功臣,是一流的设计师、建设者,应该感谢他们才是;五一奖章佩戴在他们胸前是当之无愧的。
然而,事实上人们把愤怒的目光也投向了他们,这个问题是值得仔细反思的,这是商业文明中的悲哀。工业文明的20世纪过去了,21实际的文明应该是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商业文明,对商人的漠视乃至仇恨是对劳动者本身的一种否定,如果一个民族对劳动者对社会财富的最大创造者表示愤懑,那么,这只是人们心灵的扭曲,是基于集体无意识之中的愚昧;这种病态如果扩大化,不仅是现代文明的背离,而且会使更多人越来越愚昧,最后连同商人和一切劳动者一起愚昧。
商业文明的最大好处就是,少数人占有了多数人的财富,并以此为基础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使更多的人参与竞争,产生动力,一起登上“名誉花车”,为整个社会创造各种财富,使社会财富最大化。而当下的这种小范围的愚昧却与之背离,并由扩大化的趋势。
作为一个传播学研究者,我发现,造成这种愚昧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信息流通不畅,“议程设置”不合理,“把关人”躺在发霉的蛋糕上睡觉,来了一帮老鼠把蛋糕吃光了,结果老鼠都肚子痛。
“国六条”强调,要增强住房市场信息的透明度,这个政策是提高监督力度、促进市场规范化健康化发展的良药,但它更有利于开发商的名声。
或许很多开发商都不在乎名声,因为当前形式下,利润比名声更加要紧——从实际利好考虑的话,但是,在信息化环境如此发达的今天,名声却是比上亿资产更加可靠的财富。可口可乐公司创始人艾萨8226;坎德勒曾说:“假如可口可乐的所有公司所有财产在今天突然化为灰烬,只要我还拥有‘可口可乐’这块商标,我就可以肯定地向大家宣布:半年后,市场上将拥有一个与现在规模完全一样的新的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房地产届,还没有人艾萨8226;坎德勒这样的底气。房地产的市场决不是面包工厂,只要有地、有贷款就可以生产,决不是那么简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没有一个开发商有起死回生术,任何一个开发商只要倒下,他再也起不来。就像前几天北京市副市长进去了,他再回到这个位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地产界,目前倒下几个开发商可以说就在我们今晚的晚餐之际。
学而优则仕。商道亦如此。倒不是说开发商不优秀,困惑的就是,优秀者公众不知道。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他们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媒体本身。
开发商每年投入上千万的宣传与公关费用,除了促进项目销售而没有对行业口碑和公众形象带来任何贡献。查开发商的简历,文化程度较高的并不多,而且过去的知识结构与今天的时代对接还有很多差距,很多人对“公关”、“危机公关”一窍不通。吃饭、红包、高额回扣在拿地、贷款中确实管用,而这种土得掉渣的“公关”与真正意义上的“公关”根本不是一回事。
或许很多人都认为,只要给媒体投了广告,就可以把信息“把关人”笼络住了。但这绝对是一种误解,媒体可能会同情自己的客户,但不会维护商人的长久利益。对于媒体这个钻石王老五而言,任何一个开发商和广告商都仅仅情人,没有妻与妾的名分,他们连吹枕头风的机会都没有。
事实上,世界最没有责任感的媒体就在中国,“惟恐天下不乱”的思维主导了从业者,为了他们的“新闻”,很多开发商的利益也就处于次要的地位了。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都是网民对开发商的痛骂和诅咒,可能有的人已经习惯了这些,对它可以充耳不闻,或者嗤之以鼻。而这更加加重了开发商的脸上的黑色油彩。
很多开发商在不同场合“大声疾呼”,而媒体和公众对其言论的“断章取义”,还有开发商“明哲保身”,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格雷沙姆定律认为:“坏事比好事更容易让人接受”。说某人干了一件好事听者可能会怀疑,说某人干了一件坏事,听者绝对相信。所以,“开发商坏——坏信息——开发商更坏——坏信息……”这种恶性循环就诞生了。
有谁愿意出来为其正名呢?
开发商自己? 媒体?政府?公众自己?
看来谁也做不到,造就这种现实只用了几年时间,要改变这种现实恐怕几十年的时间也未必可以。
商业文明中的公平交易维系了人际关系的平等,但却保证不了多种角色之间的和谐,因为参与者太多,裁判也和很多,而且是鱼目混珠。结果搞得很多人莫衷一是。
行业风云变幻,信息波诡云疾,业内歌舞升平,业外隔山观虎。诸位,还是当心当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