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光荣诞生后,颇有些事情让我感到为难,比如到医院游泳、理发、照相等,不是价格问题,而是时间问题。因为我那活蹦乱跳的儿子可不管他的父母有时间还是没时间——他对于世界的好奇让他觉得他必须花费点时间去研究一个全新的空间。而我却不能。
但医院很好地解决了我的难题,因为他们现在都是上门服务了,虽然多收了点钱,但我感觉很爽。
他们为我节约了时间成本!
一个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决定经销商的产品选择
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对于经销商来说看似无关大局,其实影响深远。
有心人会发现,近几年来白酒市场有一个基本的特征:那就是两头放量中间下滑,换句话说就是茅五剑以上的高档或超高档酒和几元到60元左右的白酒销售连年放量,而60元到一百多元的白酒销量下滑。这也从侧面应证了为什么目前老牌名酒和彻底的地产酒日子好过而中间群体举步唯艰。
原因何在?著名大经销商、年销售额4亿左右的福建泉州泉龙酒业总经理闵大光指出:这是由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决定的。
闵大光指出,对于白酒来说,质量、文化、销售方式等等当然重要,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却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对于底层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所以便宜的白酒他们可以干掉一瓶又一瓶;对于高层次的消费者来说,看似他们的时间成本高,实际上他们的很多工作和成就都是在酒店包间里完成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阶层的密度越来越大,所以高档和超高档的酒销量连年上升;对于社会的中间阶层来说,换句话说就是对于白领阶层来说,他们有三个基本特征:最没时间、工作压力最大、生活最有规律,这一切决定了他们要么在家喝啤酒,要么在酒吧和朋友喝红酒或洋酒——中间价位的白酒被其它酒无情地替代了。
智慧之言!
广东的一位长期经营中档酒的大经销商说:“方法已经用尽、对手被我一个个放倒、让利也到了极限,为什么还是不上量?唯一的解释就是——中间档的白酒消费需求的确在下滑。”石家庄的一位资深经销商说:“以后首选的白酒产品是名酒中的相对高价位酒和地产酒。”
而闵大光说得更清楚:“这一大的时代消费趋势决定了经销商选产品的走向,而由于高档酒对经销商的长期资金能力和管理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决定了今后只会剩下两种经销商:一是整合小经销商的大经销商,一是让人整合的小经销商,没有中间路线可走。”(对于经销商的整合之道,敬请关注下期新财富人物——闵大光)
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决定经销商的销售方式
在上期的《食品商》杂志中,著名管理专家和白酒观察家王旭光先生也提出一个响亮的关于时间成本的观点:“为什么干杂店的零售价明明高于商超的价格还是有人要买?因为近嘛,消费者愿意为方便付更高的价格。”王先生实际上想说明的是:当代白酒销售方式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这其实是经销商一直在做的事情,比如,送货上门、小区促销、开专卖店等等,目的当然是为了对消费者就近服务,以节约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但这一切显然还是不够的。比如说,很多时候消费者想买瓶某个牌子的酒,但附近没有,让服务员去买,找半天还是空手而归(永远别指望服务员,他们巴不得你喝他们酒店的酒),难道你以为消费者会为了一瓶酒巴巴的自己去跑半天路吗?不可能!
那么对于中间的消费阶层来说,怎样用合适的销售方式去节约他们的时间成本呢?其实答案就在这些白领的生活方式中。中国的白领阶层有几个基本的生活特征,其一、上下班准时,但下班非要迟迟不回家,这就要求销售白酒要找准他们的时间规律;其二、坐在同一个办公室也懒得窜门,要么用QQ交心,要么用MSN谈话,这就要求销售白酒一定要让他们感到方便;其三、死呆板,由于长期处社会中间,对上小心谨慎,对下颐指气使,甚至对家人也是一幅公事公办的嘴脸,这就要求销售人员一定要正规;其四、自尊掩护下的自卑,这些人见多识广,对比自己身份高的人的生活方式非常清楚,所以他们在消费上一方面要面子,另一方面又很不安,和他们打交道,必须要小心维护他们那可怜的面子,这就要求销售人员必须尊重他们;其五,永远说自己没时间,这就要求销售方式上一定要尽量让他们“衣来张手、饭来张手”。
他们的生活方式还有很多,但记者并非心理专家和销售人员,所以具体的方法还的靠经销商去琢磨。这里仅仅是抛砖引玉而已。
在全球市场做得风生水起的普尔斯马特,在中国却度日如年,原因何在?因为它在其它国家的主流消费群是白领和金领,这些人的时间相对充裕;而在中国,忙碌的主流消费群的时间成本实在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