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和某全球最大的期刊出版集团的亚洲CEO吃饭,整顿饭我们都在谈论传统平面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这是全球报刊出版业巨头们共同面对的问题。如果你现在去纽约或者巴黎参加一些传统出版业的聚会,那些西装笔挺气宇轩昂站在台上演讲的行业领袖基本上都在谈论一件其实他们自己可能还没有他们的子女甚至孙子孙女理解得透彻的事,那就是新媒体。毫无疑问,传统平面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从现在开始,它们必须尝试拥抱新的技术和平台,必须尝试生产崭新形态的内容,必须逐步改变自己业已习惯了的商业模式。传统媒体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是否需要改变,而是如何改变;对它们来说,没有数字化生存就没有生存。问题是传统媒体应该如何数字化?把纸媒体放到网上就数字化了吗?办个手机版的杂志就数字化了吗?aihuau.com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谈论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和数字化生存时很容易钻进苦思冥想新媒体商业模式的牛角尖而忽略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要转型?其实,驱动我们转向新媒体的最根本的推动力量只有一个,那就是受众行为发生了变化。
![穿越迷雾作文 穿越新媒体的迷雾](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422563320906.jpeg)
以前我们会有时间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看报看杂志,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好像只有在飞机上才会有时间翻翻报纸和杂志。以前美眉们可能是在不经意间看到杂志上的广告而决定买哪个包哪款表。现在的诱因可能就是MSN上闺蜜名字旁边的心情速写再加上聊天时顺便推过来的一张美图。以前女孩子们都是和自己的女朋友在聊完男人后开始聊化妆品,现在她们可以上网在各种专门的社区和完全不认识的人聊,互相推荐产品,分享使用经验,看谁长生不老。以前朋友在电话里向我们推荐一部有意思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我们可能要等到周末去街边的音像店买了碟回家慢慢看。现在我们可以在放下电话后的三分钟内在电脑上开始流媒体观赏,只要愿意,我们甚至还可以从结局篇开始倒着往回看。以前我们收到的绝大多数短信都会多少看一眼,现在我们收到的绝大多数短信可能都会直接删。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可见,受众接受信息和接受影响的方式正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地发生着改变。因此,全世界传统媒体共同的课题就是如何在受众因为新生活方式的诱惑而与它们渐行渐远的时候保持住同他们的亲密接触,因为从本质上说只有保持住这种接触,媒体才能保持住它们作为广告载体的价值。广告客户永远是现实而功利的:目标受众远离媒体的那一分钟,就是广告客户抛弃媒体的那一分钟。所以,传统平面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根本不在于你是否开通了互联网和手机版的报纸或者杂志,而在于你如何通过新的技术平台了解和满足你的受众的愿望和需求,触摸并打动你的受众的视觉与内心。不是简单的新媒体平移,而是立体的跨媒体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