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本文创新环境论中“创新环境”、“创新网络”、“集群学习”等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着重输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一些观点,以期对有兴趣进一步深入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环境问题的学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环境;创新网络;综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研究综述

对于创新环境研究是90年代国际学术界创新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创新环境论最先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他们先后提出了“创新环境”、“创新网络”、“集群学习”等概念,较为系统地阐明了产业集群内创新的条件和机制。他们把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同创新活动联系到一起,强调域内创新主体的集体效率(Collective Efficiency)和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认为产业集聚可使群内企业共享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大规模生产、辅助产业的专业化服务、专业化机构创造以及企业组织创新的好处。之所以创新厂商集聚在特定区域而又保持了各自运行的独立性,是因为区内良好的创新情景(Milieu①)特质的存在。创新网络则更注重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正是这些中小企业相互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沟通与接触,才形成了有效的创新网络,从而使企业内部产生了一种内生的创新力,推动着集群创新的不断发展。创新环境是他们对高科技和创新密集型中小企业集聚区的指代,与马歇尔的产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在产业性质上强调科技背景(信息和电讯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应用以及生物科技等),而在地理范围上大都局限在欧洲。有关“创新环境”的典型个案研究有英国剑桥、法国的格勒诺布尔和索菲亚-安第波利斯、德国慕尼黑等地区。该小组最初的研究(Adylot,1985)强调区域“创新环境”对企业集聚发生的作用,认为欧洲和北美一些新产业区的竞争优势,得益于区域内的创新环境。GREMI的研究指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是依赖于其在区域内结成的网络。根据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的观点,可以把企业看成是环境的产物,把创新环境视为培育创新和创新性企业的场所。环境是创新所必需的,在环境中是否能够得到技术诀窍、地方性联系和地方性投入,是否接近市场,能否得到高素质劳动力,都是决定区域创新性的因素。企业要与其它企业一道,与培训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地方权力机构一道,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联合产生新形式的本土化生产组织,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GREMI的 “集群学习”的概念,其本意是产业区(集群)内的成员企业为了应付技术不确定性的挑战而协调行动,本质上是知识空间转移的一种有效载体。弗里曼(Freeman,1987) 在1987年出版的著作《技术政策与经济业绩: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以较广泛的层面定义创新,并说明日本系如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新技术(技术创新)、公司研发部门如何透过逆向工程以吸收新技术与财团化的组织架构(公司组织创新)、通产省的技术预测(制度创新)以及教育的普及(社会创新)等。在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团队(GREMI),Camagni (1991)定义 “创新环境为在特定的区域内,一系列或主要的非正式的社交关系的复杂网络,经常决定一特定外在形象和一特定内部表征和归属感,透过集体式的学习过程(collective learning),以提升当地创新能力”。这定义有两方面重要的意义,一为联结创新网络的非正式关系,另一为集体式的学习过程提升当地的创新能力。多戈逊和贝桑特(Dodgson and Bessant,1990)认为,创新网络对于企业迎接创新挑战非常有利。因为诸多创新者之间的复杂联系和关系,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需要在创新网络中实施。德布雷逊和艾姆塞(Debresson and Amesse,1991)强调技术型企业大多依附创新网络,离开了网络,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生存。他们认为,创新网络可以有效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克服单个企业在从事复杂技术系统创新能力局限,从而使其成员赢得正和游戏带来的收益增长。而这些功效的发挥似乎跟创新网络的空间配置又有很大的关系,本地化的网络(可以认为是由由创新主体构成的集群)比跨国技术联盟更能持久,原因是地理邻近带来了可以维持并强化创新网络的支撑因素,比如文化认同和相互信任等(Debresson and Amesse,1991)。弗里曼(Freeman,1991)说“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网络形成和出现是为了响应组织对知识的需求”,既然网络由合作连接在一起,那么连接在一起的、良好运作的网络就是一种新的、更大的、具有新功能的组织,这种组织使得技术创新活动的“随机模式逐渐成为组织的制度化模式”。因此,弗里曼(Freeman,1991)认为创新网络是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架构的连接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他强调了在公司内部存在普遍的、经常的、非正式的网络以及它们关系的外在化。弗里曼强调技术创新必须与组织制度创新相结合。从创新网络看,弗里曼认为在集群内部存在知识溢出效应,该效应的存在是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发展和集群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是集群创新产出和生产率提高的源泉。弗里曼还按照创新合作形式把“创新视野中的网络类型”分为:合资企业和研究公司;合作R&D协议;分包、生产分工和供给者网络;政府资助的联合研究项目等类型。在创新过程演变得更复杂之际,知识交换在本质上内隐成分相当高,有着相同的规范与文化为基础的诠释系统,将会促进双方的交互式学习和创新 (伦德维尔,Lundvall, 1992)。在伦德维尔看来,任何创新过程都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互动的观点为创新网络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产业集群的创新倾向和意识,乃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除了受市场需求和利润动机的影响之外,还受法律、法规和习俗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创新过程中,赢利性组织和非赢利性组织之间发生着复杂的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伦德沃尔(Lundvall,1992)指出,创新体系包括在生产、传播、利用新的知识以及经济性知识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创新体系是一种社会体系,创新是经济体之间社会行为的结果。梅拉特(Maillat,1995)认为,创新环境是“孕育创新过程的区域组织”。创新环境,一是指本地化的网络结构,它是由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组成的,它可以降低企业经常面临的静态或动态的不特定性,并使得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功能和信息方面结成密切而稳定的关系;二是指从外部的学习和企业内部创新相结合,并以此来制定经营和创新战略的组织体集合。企业网络作为创新的组织机制能强化空间聚集优势,在这种聚集体里,创新网络通过行为主体在多边交易中的学习和创新学习系统的不断积累而得到发展。三是动态的学习过程。这种动态的学习过程,使行为主体具有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他们自己行为的才能,同时这也保证了创新的传播、交换和技术文化的更新,以及创新环境本身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本地现象的创新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些特殊产业集聚或中小企业区域性集中网络的成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无论是传统产品,还是高技术产品,一些特殊的产业集聚(前者如第三意大利,后者如硅谷)在世界市场上已建立了牢固的地位。一些学者强调本地集聚是学习和创新的最佳环境。例如,依据斯多普(Storper,1992)的说法,各国出口量中有一个增加的份额来自“技术区”。在这些区域,技术学习发生,激励了产品创新,因而创造了作为出口基础的竞争力。同样地,波特(Porter,1990)指出当有关产业在地理上集中时,集群运作的最好。佩林(Perrin, 1989, 1991)定义创新环境为一种空间集聚体,在这种集聚体里创新网络是通过行为主体在多边交易过程中的学习和不断进行创新的这种学习系统的不断集聚而得到发展的。萨克森妮(Saxenian,1994,1999)认为创新网络有正式合作网络和非正式合作网络,网络形式能够有效传递和扩散各类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康威和斯图尔德(Conway and Steward ,1996) 认为技术创新不应该被看作是单个创意的结果,而是源于一组思想、信息、技术、编码知识,知道怎样做(know how)、这些可能包括或 也可能最终没有包括在新产品和生产过程中。而且,新思想显然很少在其产生时就完全成形并明确地来自一个单独的源泉。这就意味着,创新一般产生于众多参与者和网络关系的复杂组合。对成功的技术创新的研究突出了这些“创新网络”的几个关键性特征及其重要性:外部资源和边界生成活动的关键作用;投身于研发过程的内部和外部参与者的多样性;非正式或个人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对正式指定关系(组织图表)中的补充与“输氧”;和在组织层面的相互联系(如合资企业)。在面临着日益不确定的市场和技术环境的情况下,区域内网络的联接则是企业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战略行为,也是区域内各个行为主体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区域的网络不仅包括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间正式的产业和经济网络,而且还包括企业在创新与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大学、研究机构、行会等中介组织以及地方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之间合作基础上而结成的研究与开发网络、社会关系网络企业家间的个人关系网络等。伯拉曼提和马吉奥尼(Bramanti & Maggioni,1997)以社会文化环境作为研究的主要概念,把产业的创新活动与空间聚集紧密的结合到了一起,他们认为环境是一种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使得创新的个体能够创新并能和其他创新机构相互协调;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创新与生产组织的网络正是由于深嵌在社会文化环境之中,所以网络得以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成功地创新。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区域内“创新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创新环境的改善;而创新环境的改善又会进一步利于“创新网络”的发育和创新功能的提高,形成“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的互动观。帕特卯等(Padmore. et al.,1998) 建立了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系统模型,并将创新系统与产业集群(cluster)联系起来了,并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区域创新系统构成三要素六因素。三类要素分别是环境(Groundings)、产业(Enterprises)和市场(Markets),并称之为GEM模型。巴普提斯塔和斯旺(Baptista and Swann,1998)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处于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比外部孤立的企业更创新。拉曼尼(Ramani,1998)按照网络连接对象将创新网络划分几个子网络:科学网络(与大学和政府实验室的联系)、政治网络(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专业网络(与专业协会的关系)、金融网络(融资关系)、企业间网络(战略联盟等)。哈特(Hart,1998), 卡佩罗(Capello,1999)等人研究发现,在创新地区中,创新厂商群聚在特定区域,但通常保留彼此独立运作,群聚区域内厂商运用的是区内良好的环境特质。“创新环境”是技术创新的约束条件,“创新网络”在本质上是就是为了创新要素的融合和集成。创新是一种社会集体的努力,是一种合作进程,其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互动学习的过程。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到特定的经济环境之中,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资源依赖性。波特(Poter,1998)认为创新环境是产业良好的环境特质。相对于孤立的地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常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获得创新元素而快速创新;同时要面对同行竞争,持续性比较以及基本环境相似(如劳动和设备成本)的压力,迫使厂商必须以有创意的方式使自己有别于他人,使得创新压力节节升高,虽然个别企业很难长期保持领先,但是许多企业比在其他地点的公司进步更快。在波特的钻石理论中,制度和市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该理论在注意到市场网络和制度支持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也揭示了空间区域创新体系的其它共性因素:一是区域化的空间发展模式实际上方便了“集群学习过程”,使得信息、知识和最佳实践经验能够在整个区域内快速传播,从而提高创新体系内部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创造能力。二是区域化的空间创新体系减少了“动态的不确定因素”,创新体系内部的企业和其他机构通过比较和相互学习,能够理解各种决策的可能后果,提升本地区的创新成功率和创新水平。三是区域化的空间创新体系有利于内部企业及其他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特别是有利于创新型小企业共享不同群体(如劳动者、供应商、顾客、技术协会、教育培训机构等)的专业知识,共享区域创新网络资源(包括市场网络、技术支持平台等),分组创新风险、降低创新成本。劳森和洛伦茨(Lawson and Lorenz,1999)认为产业集群学习的实现通过以下四种机制:该地区员工从大公司或学校获得共同的工作或者培训经历;当地劳动力市场对本地中小企业间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当地学校或大企业对创建知识共享基础的影响;各种技术联盟以及客户/制造商之间的交互关系对产业集群学习过程的促进。卡佩罗(Capello,1999)进一步指明了“集群学习”是基于一系列集群共享规则和程序所构成的知识累积的社会化过程,是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间的互动机制,其实现途径包括新企业区内衍生、当地企业间的结网和互动以及人才在当地企业间流动等过程。卡佩罗(Capello ,1999)通过对特定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提出集群学习与小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即产业集群有助于提升小企业的创新绩效。正是通过不同流程、不同意思程度的学习机制的利用,使得集群内成员企业提高了参与产业集群学习全过程的实际能力,并为它们利用现存的、片断的技术知识作用于自身创新活动提供了可能(Keeble. et al.1999)。凯伯等(Keeble,1999) 从马歇尔的“产业区”出发,分析了创新环境与集群创新的关系,分析了区域集群中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集群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对剑桥地区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总结了集群学习的三种机制:显性技术和管理专长以企业家形式在本地的流动和企业衍生;企业网络交互活动;研发人员在当地企业间流动。就集群学习的范围而言,以往的研究过多的关注于集群内部学习,而对于集群区际网络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凯伯等(Keeble. et al.1999)认为,集群中企业长期的集体学习和连续的知识积累可能会使一个集群被一条日渐没有竞争力的轨道锁定,因而向外部知识源学习对于“创新环境”的持续成功而言就非常必要;他们在对剑桥地区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区际和国际网络在当地高科技企业的外部创新资源投入、合作研发和科技人才三个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露琪亚.卡斯吗诺(Lucia Cusmano,2000)探讨了企业的相关研究能力(即企业评价、整合和利用在交互作用中产生知识流的能力)在技术政策和合作研发方面的作用,其理论依据是演化经济学。把技术作为知识,以交互作用作为分析单位,假定合作企业是异质的,具有互补的知识和能力。在企业合作中,技术外部性导致的知识溢出是有成本的,企业对知识溢出的利用取决于自身的吸收能力,而吸收能力与企业自身的知识存量和研发的投入呈正相关。卡洛斯(Carlos,2000)认为,创新集群与合作网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缩小空间和社会失衡的主要工具。梅斯纳和斯得玛(Dirk Messner and Meyer-Stamer,2000)深入论证了什么是网络、如何认识网络、网络治理对产业集群和价值链的作用等问题,并从三方面(即利益集团、决策风格、网络社会功能逻辑)提出了企业网络的治理逻辑。布雷特(Britto,2001)分析了集群内企业间合作的网络形式,介绍了与网络结构特征相关的因素,探讨了网络竞争的决定因素。他把企业间的合作形式分为传统网络、技术结构网络、复杂技术网络和基于技术的网络四种。诺民(Romijn,2002)则研究了在经济自由化和国际经济整合的背景下,技术能力的累积对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概念框架来分析产业空间地理集聚影响技术能力积累的机理,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对产业集聚的经济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集群政策。斯得玛(Meyer-Stamer,2002)分析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模式,重点研究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合作的障碍,探讨了如何克服文化对合作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通过企业合作来营造创新环境,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途径。莫瑞森(Morosini,2004)从集群的知识整合与竞争范围角度研究了集群的绩效,认为产业集群行为主体间的知识整合水平与经济活动范围是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参数,据此建立模型并进行大量实证分析,其研究表明知识整合水平和竞争范围是两个相互促进的因素,共同影响集群的绩效水平。

二、国内学者关于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研究综述

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相呼应,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展了对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研究。创新网络的概念也逐步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应用,但是学术界对于创新网络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有人认为创新网络是一种全新的组织结构,具有潜在的代替企业内部层级结构和企业外部市场的双重功效;也有人认为创新网络只不过是一种组织结构的过渡形式而已,其位置处于组织内部层级结构和外部市场机制之间,网络的出现为企业建立了一条新的通向市场的通道。国内学者王缉慈(1999)认为创新网络是“有组织的市场”,企业间以经济交流为基础,进行包括文化、技术、制度、政治各方面的交流,使交易费用大大降低。从创新网络角度,王辑慈(2001)总结了影响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区位与空间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产业组织与经济方面的因素、公共机构与组织支撑因素。这些区域成功的关键是集群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发展中结合成合作的网络,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新知识、技术和有价值的思想、信息在网络中顺畅地流动、扩散、创新与增值。王大洲(2001)认为创新网络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围绕企业形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的总体结构。因此,创新网络体现了正式和非正式联系,网络形成和出现是为了响应组织对知识的需求。所以,任何创新网络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会活动的随机模式逐渐成为组织的制度化模式。基于集群的创新网络具有灵活开放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增添了活力;网络内松散的连接有助于创新知识的共享,为群内企业相互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络中浓厚的创新氛围有益于创新资源的整合、增值和利用,从而实现集群式技术创新,提高整个集群的持续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仅仅是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的一个必要条件,集群内企业能否从有利于创新的网络中获得益处,既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以及技术学习与技术积累能力,也取决于网络的一些属性。郭淑芬(2002)论述了产业集群与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系,认为一个区域中企业的创新,仅关注企业自身是远不够的,应当重视产业集群形成在区域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的影响。蔡铂、聂鸣(2002)认为技术创新的实质是知识创造与应用过程,技术创新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活动,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认为学习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核心,通过集群化可以改善学习效果,并且以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及竞争力的提高。盖文启(2002)较为完整地研究了集群的创新网络,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研究新产业区(集群)内部的创新机制,并概括出区域创新网络的组成要素。台湾学者胡太山(2002)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和创新机理作了专门研究。他认为,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强化创新氛围,使群聚的厂商更愿意共同去追求具有风险的创新目标。集群有利于创新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知识的外溢。在一个集群环境下,科学家、工程师为了从知识中获得最合适的报酬,会主动去寻找能够提供适合该知识预期价值的厂商。而厂商也会不断提供适合特定新知识预期价值的报酬,使知识工作者选择新的厂商或以衍生方式组成新的厂商。知识的转移与外溢的边际成本,特别是那些默示性的非编码知识,会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加大。因此,针对环境背景复杂、困难模糊、与不确定性的创新知识,最佳的转移方式,就是面对面的互动及经常且重复的联系。王道平等(2003)认为网络是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资源、传递资源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而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而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王道平等认为技术创新实现不仅取决于创新资源的投入规模,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取决于区域内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协同效果。蔡宁等(2003)认为创新网络所带来的技术创新优势比集群内企业由于深入的分工协作带来的成本优势更持久。魏江(2003)认为集群创新网络的存在,比一般网络形式控制成本更低,持续时间也较正式战略联盟更为持久。魏江,申军(2003)认为,从知识观角度看,集群创新的动态运行本质上是一种集群创新系统内部的知识互动关系,或者称为一种集群学习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集群的动态运行模式就是集群学习模式,而集群学习是集群成员和个人通过相互协调行动以寻求解决问题时产生知识积累和转移的社会化过程。该过程中包含两个核心子过程知识积累和知识转移。由此对于集群创新系统动态运行模式可以从集群内部静态知识基础积累和集群成员动态学习互动两个维度作分析。所谓静态知识基础积累,指集群内部的知识基是以全部集群成员企业及其个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以各自的途径依赖为基础得以积累。所谓动态知识互动主要指储存于知识基中的知识要素在集群内部的流动和扩散,这种知识流动和扩散过程具有社会化特性,它不完全受企业个体行为的制约,而是受集群内部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制约。通过创新网络,技术经济充分结合、外部资源内部化、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技术网络协作和共同创新,则能较好地克服或避免迟滞、妨碍创新的一些弊端(蔡宁,2004)。作为组织形式的创新网络,可以说是创新活动者、活动要素,为了创新成功而要形成网络组织、网络机制和一体化网络联系,又因为一个个成功的创新而要不断强化、形成一体化网络——创新网络促使各种组织机构和要素一体化,创新网络通过联系、合作、协调、重组与创造,在促使企业间、企业与其他机构成为有机整体(蔡铂、聂鸣,2002;蔡宁,2004)的同时,也使一体化网络成为一种应对复杂创新,和顺利推进创新成功的理想模式,使得这种一体化网络成为克服个体技术和组织弊端、发挥群体优势、解决创新难题,和进行创新协作与集成的最佳模式。洪军(2004)认为创新网络就是一种技术联合体(共同体)。张伟峰、万威武(2004)说“创新网络中的技术共同体是由个人、团体和组织等组成的,在特定技术轨道上共享解决问题的一个模式”。他们还根据参与度和控制度的不同,将构建了创新网络模型分为第三意大利模式、风险资本网络、虚拟组织网络、核心网络和联合体网络等,从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核心能力出发,整合外部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采用不同的创新网络模式。党兴华,蒋军锋(2004)认为网络环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资源,丰富多变的企业间协作,需求足够大的市场环境,任一时刻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够掠夺准租金的期限大为缩短,让企业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过程呈现更为复杂的形态,全社会的平均生产率更有把握地快速提高,这是基于人们知识创造的必然结果。产业集群通过不同的网络机制来加强网络效应。魏江,申军(2003)把“集群学习”定义为:以一系列集群共享的制度、规则、程序和规制为基础,集群成员和个人通过相互协调行动以寻求解决问题时产生知识积累和转移的社会化过程。根据这个定义,产业集群中的学习模式可以看作是一个跨企业边界而局限在集群边界内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促进集群成员企业之间知识基础共享和知识要素流动的机制和外部性。由于集群成员之间的产业集聚,客观上导致了企业间的知识互惠和共享,从而达到集体效率的学习模式或过程。集群学习模式的完善过程,是集群内部静态知识基础积累的增长和成员之间动态互动的加强这两个维度的持续发展过程。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便了“集体学习过程”,信息、知识和最佳实践在集群内快速传播,为知识和信息在企业之间的迅速流动和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创新并提高创新的速度,提高了企业和机构的创造能力。黄中伟(2004)认为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和绩效来自于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网络结构促进了产业集群企业集体联合创新,降低了创新的风险、成本,提高了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网络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创新高速化和新产品乘数增加;网络结构保持了产业集群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网络结构使产业集群具有通畅的信息和知识流动渠道,并促进创新成果高速扩散。杨雄(2004)认为,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不仅具有创新资源,而且有促进创新主体互动的制度和机制,这种制度不仅会再造新的创新资源而且还会促进创新资源(主要是知识、人才资源)的快速流动。产业集群对入驻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扩散的积极效应表现在:其一,产业集群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和积累,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创新源泉和技术扩散的主渠道;其二,产业集群构筑起了非正式交流的社会网络,为入驻企业吸纳地方知识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条件;其三,入驻企业可以利用产业集群,有效聚合内部研究开发力量,如与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中心、研究部门结成联盟和发展合作关系,以减轻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张元智、马鸣萧(2004)认为产业集群为区内企业学习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因为集群形成的企业网络,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面对面交流是模糊知识共享与交流的最好媒介,频繁的互动增强了相互信任,为知识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基于市场的集群分工,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激励。李勇刚(2005)将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等区别开来,认为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环境指的是集群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特有的环境因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侧重表现为软环境。并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环境归纳为图1所示。

图1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环境

林迎星(2004)在其文章中写道,依据网络经济学,网络是指在一种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环境中处于同样等级层次不同的合作伙伴之间的一种长期关系。网络的出现被认为主要不是成本上的考虑,而是战略利益上的考虑,即希望利用与实现技术和其它方面相互弥补的协同效应。因而,创新网络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等级的安排,而是相对松散的、非正式的、含蓄的、可分解的和能重新组合的相互关系体系。其实,网络不仅是一种混合的、双方同意的交易方式,处于市场与等级结构之间,而且是一种旨在获得和分享资源的制度安排。创新网络是这样安排的一种特殊方式。他认为,通常,但不是唯一地,创新和学习网络是沿着波特(1990)所说的产业集群而形成的,网络构成包括顾客、供应商、产业支持机构和同行竞争者。梁桂(2005)认为创新网络是指创新集群中的盈利性技术服务企业和非盈利的技术联盟。在这种网络中,尤其需要强调:形成以人为联络结点的技术联盟(创新网络),促进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在产学研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竞争企业之间的传播;推动集群内以小企业为主体的多种技术联盟,冲破由于专业分工的细化限制和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制约;随技术进步的周期加快,在传统的以商会为代表的利益共同体基础上,发展和形成新的技术联盟。这种技术联盟对创新网络的形成非常重要,它是集群升级的基础,有利于强化内部的联系,使集群根植性增强,并且也吻合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需求。陈赤平(2006)认为,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并将外部环境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产业或部门层次的外部环境,指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开发制造产品或使用特定部门的技术,彼此关联并形成协作竞争的网络关系。(2))产业或部门层次的外部环境,是区域内的产业集群、研究机构或高校,在区域性的制度安排、文化习俗影响下所形成的区域性创新系统。(3)国家层次的外部环境,是一国境内的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大学、公共企业、私营企业及其它组织方式(如集群、联盟等)之间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创新系统。(4)国际层次的外部环境,是产业集群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在外向型经济中拓展与它国企业或其它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的一种开放式创新系统,有利于产业集群在更广泛的协作竞争关系中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进步(如图2所示)。创新环境是技术创新的约束条件,创新环境的变化又从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构成了技术创新动力的来源。企业不应是环境的简单适应者,而应该是环境的再造者,并与环境和谐发展。由于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进程中,面临着日益不确定的市场和技术环境,区域内网络的联接则是企业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保障。而且由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促进了区域内创新环境的改善,而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善,又进一步有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创新功能和提高。张伟峰、杨选留(2006)认为创新网络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技术创新的新型创新模式.它作为相关企业知识交互作用的创新平台,为企业应对复杂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李婷、陈向东(2006)认为产业集群的学习模式有别于一般企业组织的学习模式。他们将将产业集群的学习模式大

图2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四层次框架图

致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干中学/用中学,与生产过程相连。知识的创造主要来源于熟练技能和失败教训。第二种是地缘学习,由于集群成员地域接近,使得成员有机会更便利的获得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的知识。这种学习模式获取的知识还仅限于集群内部。第三种是专业化学习,一些产业集群内部成员处于产业链上不同位置。产业分工使集群成员知识更加专业,而又彼此互为知识的补充。因此,上下游企业的聚集为彼此提供了纵向的学习机会。第四种是交互作用学习机制,集群网络组织作用明显。一方面,处于集群网络节点的成员之间彼此学习获得新知识。另一方面,学习对象跨越了产业集群的组织边界,集群成员于集群外界环境互通有无,获取外界知识。他们还从集群形成、发展、成熟阶段组织特征入手,研究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的学习模式(见表1)。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集群能够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模式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竞争力。学习模式差异化必然导致创新能力存在差别。由于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的不断完善,促使集群客观上能够采用更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从而促进了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表1 不同类型集群学习模式、认知特征及创新形式比较

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集群持续的创新能力。通过组织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产生、传递与积累是集群中创新所具有的新特点,这种称之为网络式创新的创新模式,其基础是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其实现途径是集群学习机制。蔡宁等(2006)将产业集群内的学习行为做了自觉性与结构性的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学习与网络式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分析了集群学习的主要过程,指出集群学习机制的存在基础在于丰富的社会资本、集群式的网络以及集群的网络结构。蔡宁等认为,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的评价更应该从知识投入、知识存量和流量、知识产出、组织间协调和网络结构等方面展开,而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集群结构的优化和机构的培养。

三、小结

创新是创新要素整合的动态过程,为了创新,企业不得不与其它的组织产生联系,来获得发展资源,这些组织可能是其它的公司(如:供应商、客户、竞争企业和合作企业),也有可能是投资银行、政府部门、大学、科研机构等等。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企业与这些组织形成了一个个网络,影响着创新。创新环境是企业进行创新的约束系统,是一个学习系统。这个学习系统有助于企业进行研究和创新,有助于企业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并将这些新产品或服务成功地推向市场。而集群学习是创新环境的标志性特征。总之,创新环境是在某区域内形成并随技术进步不断调整各种网络关系的总括。环境是创新赖以进行的一个重要意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社会支持系统、环境为创新提供了条件,创新过程的结果就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并得以成为优势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从创新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能造就源源不竭的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集群体现在空间意义上,往往与产业集群紧密相连,而且正因为产业集群内集聚了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区域创新网络。同时,创新环境建设是一个涉及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规划时就应该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和设计,进行制度和组织创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大创新投入、树立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培养创新人才;打造社会创新平台,构建一个组织完善、范围广泛且运行高效的创新网络。随着知识经济的加速到来,构造创新网络并把它当作是营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组织形式和战略举措,对于产业集群企业开展持续技术创新,不断构造新的竞争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魏江、叶波:《产业集群技术能力增长机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第1期。

[2]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陈旭:《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扩散研究》[J],《管理学报》2005年第3期。

[4]陈赤平:《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因、优势与环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5]王缉慈:《知识创新和区域创新环境》[J],《经济地理》1999年第1期。

[6]王道平,李林,秦国文:《论区域创新网络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J],《求索》2003年第1期。

[7]党兴华,蒋军锋:《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流网络结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3期。

[8]蔡宁、杨闩柱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聚集经济”到“创新网络”》[J],《科研管理》2004年第4期。

[9]杨雄:《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借鉴意义》[O/L],http://www.pudong.gov.cn,2004年9月1日。

[10]李勇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中国知识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

[11]林竞君:《网络、社会资本与集群生命周期研究: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NEW)》[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研究综述

[12]蔡铂、聂鸣:《学习、集群化与区域创新体系》[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第5期。

[13]魏江、申军:《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1期。

[14]李婷、陈向东:《产业集群的学习模式及其创新特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张伟峰、杨选留:《技术创新:一种创新网络视角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5]洪军:《基于创新网络系统的高校创新发展模式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4期。

[16]张伟峰、万威武:《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动因与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第3期。

[17]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学习与创新活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18]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9]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梁桂:《育苗造林创新强国--对研究制定我国自主创新公共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2005年10期。

[21]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J],《科研管理》2001年第5期。

[22]林迎星:《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第6期。

[23]蔡宁等:《企业集群学习机制与创新能力分析》[A],魏江、陈劲:《中国创新管理前沿(第二辑)》[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24]胡太山:《创新聚群与地区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3期。

[25]黄中伟:《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和绩效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6]郭淑芬:《试析产业群的内涵与本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6期。

[27]Radosevic. 2002.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Central andEastern Europe: Determinants, Organizers and Alignments”.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7): 8796.

[28]Lawson, C. and Lorenz, E. 1999. “Collective Learning, tacit knowledge and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Regional Studies 33.

[29]DeBresson C,Amesse F. 1991 . “Networks of innovators:A review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Research Policy, (20):363-379.

[30]Hart S. 1998. “Innovation,competi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localproduction networks”. Local Economy,(12) :235-246.

[31]Poter M E . 1998. “On competi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51-85.

[32]Lundvall B. A. 1992.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hing”, London Printer.

[33]Maillat D. 1995. “Territorial dynamic, innovative milieu and regional policy”.(7): 157—165.

[34]Piero Morosini,2004. “industrial clusters,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performance” .World Development,vol. 32,no.2.

[35]Saxenian a.,1994. “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36]Bramanti A,Maggioni M.A.“The Dynamics of Milieux:The Network Analysis Approach”[M].Edited by Patti R,Bramanti A,Gordon R. 1997.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ve Regions:The GREMI approach”.Ashgate Publishing Ltd.31.

[37]Freeman,C., 1991. “Network of innovator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Research Policy 20.

[38]Conway, Steve & Fred Steward., 1998. “Networks and interfaces i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e UK and Germany”.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9 (2) :  239-253.

[39]Camagni R(eds). 1991. “Innovation Networks:Spatial Perspectives”.London:Beelhaven-Pinter.

[40]Freeman, C. 1988. “ Japan: A New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G. Dosi et al. (Eds.) 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Theory, London: Pinter.

[41]Estades, J and S V Ramani. 1998.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and influence of network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ew biotechnological firms in France and Britain”.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0(4) :483 ~ 495.

[42]Scott A. J. and Storper,M. 1992: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 In: M. Storper and A. Scott (eds) : “ Pathway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pp3-20.

[43]Padmore, Tim et al. 1998. “Modeling system of innovation: an enterprise-centered view”. ResearchPolicy, (26): 605-624.

[44]Capello R. 1999. “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Tech Milieux: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gresses”. Regional Studies,(33):352~365.

[45]Keeble D.,Lawson C.,Moore B.,Wilkinson F. 1999. “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networking and ‘institutional thickness’in the Cambridge region”.Regional Studies, 33(4):319(1).

[46]Meyer-Stamer J. 2002. “Clustering and the Creation of an Innovation-Oriented Environment for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Be ware of Overly Optimistic Expectations”. Revised Draft Paper.

[47]Dirk Messner and Meyer-Stamer, J. 2000. “Governance and networks . tools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clusters and global value chains”. Paper for the IDS/INEF project.

[48]Lucia Cusmano. 2000. “Technology Policy and Cooperative R&D:the Role of Relational Research Apacity”. DRUID working Paper.No00-3.

[49] Baptista R.,Swann G.M.P. 1998. “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Research Policy,27:525~540.

[50]OECD. 2001. “ Innovative networks: co-operation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Paris: OECD.

[51]Romijn, H., Albaladejo, M.(2002) . “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small electronics and software firms in southeast England”. Research Policy Vol. 31: 1053-1067.


*作者简介: 陈柳钦(1969—),男,湖南邵东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城市经济。

作者联系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宾西路西园西里39-501#(300191)陈柳钦收。电话:022-88296020。

①创新情景是区域的社会—经济网络,它是一定地理区域内,可以促进生产系统、经济行动者结合起来的关系束以及促进本地化集群学习动态过程产生,并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机制的产业文化。创新情景不仅仅是区域行业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的性质,更包括相互过程中所体现的质量和创新效率。它不但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对生产问题和市场机会的共同理解,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行为模式等,还包括企业外部技术文化、技能、市场等非物质的社会因子。创新情景为在经济社会运行体系中引入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函数,从函数内生变量与外生条件看,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6812.html

更多阅读

国外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广泛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开展标准化工作。许多专家认为标准体系是中国的发明,是中国特有的做法,认为只有中国才有标准体系。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发现其实许多国家都在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来开展标准化工作

天安数码城:产业地产的创新堡垒

     在产业转型升级大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具有敏锐市场触角的中小企业意识到企业转型的必要性,以传统制造业闻名的东莞、佛山纷纷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谋求城市发展的更大空间。  在日前举办

声明:《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研究综述》为网友剑指轩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