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问题 巨额外汇储备四问



中国高达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既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也引发了国内关于外汇储备的激烈争论。

近年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呈指数递增趋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外汇储备平均年均增加2000亿美元,到2005年底总额达到了8189亿美元。距离当今世界第一储备国日本仅有几百亿美元之遥。而到2006年2月份,日本外汇储备总额相比1月下降了16亿美元而中国外汇储备继续高增,一举取代了日本持续了近8O个月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的位置。进入2006年,外汇储备增长的势头有增无减,前9个月以每月近19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如今超过1万亿美元,稳座世界外汇储备N0.1的宝座。对于这样一个令很多人欢欣鼓舞的数字,不少人也发出了质疑的声音,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过多。

外汇储备是不是过多?

要回答这一问题,关键的是要弄清有没有一个适度的指标。对于这一个问题人们的分歧很大。

aihuau.com

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这样一个指标是有的,很多学术刊物上都有讨论我国外汇适度规模的文章。他们常用发达国家的经验数值来确定一个适度规模。这些经验数值主要包括:

外汇储备与进口额的比率。这一比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他认为:若排除一些短期或随机因素的影响,一国的外汇储备与它的贸易进口额之比,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以25%为标准,以20%和40%为上下限,按单位时间(月)进口额来换算,约为满足3个月进口需要为标准;满足2个月进口需要为最低限。

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例。按照国际经验,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比率的警戒线为30%,一般以保持在30% 一50%为宜。

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率。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指标的警戒线为100%,即必须保证外汇储备能彻底清偿全部短期外债。若该比例过低,会打击外国投资者信心,引发资本抽逃,甚至导致金融危机。但也并非越高越好,当外汇储备超过短期外债余额的5倍时,将会因大量的资源闲置而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该指标的安全有效区间为100%-500%,即外汇储备为短期外债余额的1~5倍。

另一些学者从满足外汇需求的角度来考察外汇的适度规模。他们认为,一国对外汇的需求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维持正常进口、偿还外债、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政府出于稳定币值的稳定对汇市的干预等,如果一国的外汇储备能满足这些需求,这个规模就是适度的,反之,则不是。

从上述角度出发,学者们提出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从3000多亿到8000多亿美元不等。比如在国内金融界有较大知名度的钟伟教授就认为,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应该是7600亿美元到7700亿美元。比照这些适度规模指标,我国现在的外汇储备显然过多了,应该想办法消化。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并没有所谓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认为,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究竟是多少,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一些国际经济组织曾经给出过计算方法,根据一个时间段的进口额等数据进行统计。但是这样计算的意义不是太大,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很多国家的储备都超过了由这一方法计算出的标准,但是仍未能幸免。李石凯教授认为,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是一个国家外汇储备不足时要讨论的问题。在外汇储备较多时,这是一个“伪问题”。在他看来外汇储备多多益善,但前提是管好、用好。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易宪容博士认为,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相对于中国的经济情况来说,并不是过高。正如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报告所表明的,中国正在进行金融改革,包括人民币汇率改革,加上虽然中国进出口规模超万亿美元,但不能忽视外汇形势出现逆转的可能,所以保持较高外汇储备可增加人们对银行系统及人民币的信心。在这些学者看来,我国现有的外汇储备不能武断地就认为是过多,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消化外汇储备,而是如何管好、用好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福是祸?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外汇储备少得可怜。整个20世纪50年代,表现最好的1955年外汇储备也只有1.8亿美元,10年年均外汇储备只有1亿美元,整个60年代,表现最好的1969年外汇储备也没有达到5亿美元,10年年均不足2亿美元,整个70年代外汇储备的进展非常缓慢,1973年还出现了负0.8亿美元的特例,10年年均只有3亿美元。改革开放后,外汇储备开始缓慢增加,直到1994年,外汇储备才超过500亿美元,年均增长不过50亿美元。此后,尤其是进入2l世纪后,我国外汇储备开始超常增长,1996年超过了1000亿美元,2000年达到了l655.74亿美元, 2001年突破2000亿美元,再后来就是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三年的三级跳,每年增加2000亿美元左右。到2006年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9879亿美元。面对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一些学者大唱赞歌,而另一些学者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在一些学者如谢太峰等看来,虽然外汇储备的超速增长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面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势头,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而且,相对于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的外汇短缺而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说利大于弊。主要理由在于:

其一,外汇储备增长是我国对外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只要我国经济增长是健康的,只要我国经济实力是快速增强的,外汇储备的增加就是必然的。如果忽视外汇储备对经济发展的这种依存关系,一味刻意打压外汇储备的增长,最终必然付出抑制经济增长的代价。

其二,外汇储备的增长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奠定了基础。雄厚的外汇储备实力是实现货币兑换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要最终达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真正完全自由兑换的目标,外汇储备还应当有进一步的积累。

其三,外汇储备的增长为我国降低金融风险、防御金融危机提供了物资力量。受改革开放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金融领域积累起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其突出表现就是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过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爆发通常毫无征兆,一些非金融突发事件,也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因。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等与香港在外汇储备规模上的不同,导致了相当不同的结果。正反两方面的实例告诉我们:外汇储备功能应转向预防金融危机爆发。拥有巨额外汇储备是中国稳定国际收支的定心丸,是防止出现流动性危机的“缓冲器”。与此同时,外储增加也是国家财富的标志,政府坐拥大笔外储,应付各种难题也自然轻松得多,尤其对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非常重要。正是基于的这样的认识,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勘专门撰文强调“外汇储备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弹药”。

其四,外汇储备的增长对扩大需求、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汇储备的增减变化实际上反映着扩大外需政策的有效程度。如果外汇储备是持续增加的,就说明进出口保持着持续的正差额,国外需求的净额在不断扩大。抛开外汇储备增长所涉及到的这种国际经济金融关系不论,如果仅从我国自身的利益来衡量,我们不得不承认,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为我国扩大总需求、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与上述观点不同,更多的学者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融研究所研究员周茂清等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快速增长保持了高度警惕,纷纷撰文表示忧虑,有的甚至还用了《万亿外汇储备刺痛中国》这样比较煽情的标题。在这些学者看来,在存在如此巨大规模的外汇储备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控制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会带来若干的负效应和风险。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机会成本风险。持有外汇储备是有机会成本的,其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生产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平均利润率一般在1O% 左右,而我国外汇储备的很大部分投资于美元资产,其收益率却很低。比如,2005年年初, 美国1O年期国债收益率仅在4.2%~4.6%之间。一方面,我们以高代价从外国借入或引进资金;另一方面,我们却以低价将国内资金给别人使用,这就是持有巨额外汇储备所付出的机会成本,由此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二是汇率风险。据统计,中国70%的外汇储备都由美元资产组成,而在过去的3年里,美元贬值15%,以2001-2004三年外汇储备的平均值4500亿美元计算,在美元贬值过程中,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缩水约650亿美元,可以说是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三是货币政策风险。外汇储备的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的增加,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使国内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加大。据中国人民银行介绍,外汇占款的增长已成为银行体系货币供应的主渠道,这使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和货币调控面临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此外,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还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诱使投机资本大量进入,也加大了我国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优惠贷款的难度,同时也可能带来不小的国际政治风险,如一旦因台湾问题中美交恶,我国手中巨额的美元资产就可能成为“人质”。

不难看出,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有利,也有弊。究竟是福是祸,还得综合考量。如果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外汇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就是福,反之就是祸。

外汇储备超何以万亿?

对此,学者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一般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贸易顺差增加势头迅猛。2001年12月11日起,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此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几年来来外贸顺差分别高达225亿、302亿、256亿、320亿和1020亿美元:二是外国直接投资高速增长。几年来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都在500亿美元以上,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底, 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55万家,合同外资金额约1-2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约6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2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首位。第三,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从2003年下半年起,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这客观上增加了国际资本的流入量,虽然自2005年7月21日后人民币不断升值,但是仍未能减弱国际资本流入。

对于上述三大原因,学者们并无分歧,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对这三大原因更深层次的分析上。比如关于贸易顺差的快速增加的根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和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这两位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就针锋相对。林毅夫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国内的产能过剩。在他看来一国“正常的生产能力使用率应该在70%到80%,而中国目前要低于这个水平,由于消费增长缓慢,新增的产能被转移到了进出口领域。”出口顺差是国内产能过剩的集中反映。

而在梁红看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则被列为顺差扩大的第一原因。其理由是“巨额的贸易顺差提醒我们,汇率低估的程度比想象的要大。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汇率过低,新增加的产能很多被转移到进口替代品和出口产业上。”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更为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未能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及时进行政策调整。顺差快速增长是以追求贸易顺差和外汇收入为繁荣目标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很多学者认为是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的直接体现,但也有一些学者如袁剑等认为,这是中国政府中心主义竞争战略所带来的。这种战略将一个国家的政府而不是一个国家的企业和人民作为竞争的主体。政府中心主义,作为中国内部全能政府体制的延伸,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结果。它要求将最大限度的财力集中在政府,以形成某种“调控”能力。在现有的政绩评价机制下,各地政府容易以剥夺本国劳动阶层的各种劳动保障、人为压低他们的工资、放任自然环境的损害为代价,从而赢得竞争中的价格优势。于是外国直接投资往往能获得若干超国民待遇,如可以不成立工会等。

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是与我国的强制性结汇制度密不可分的。强制结汇制是1994年外汇及汇率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在于防止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实行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导致国家外汇控制力下降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它保证了外汇体制改革后国家外汇储备的稳步上升,并成功抵御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这一制度的弊端也是明显的。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就得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外汇市场上的外汇照单全收。另外,规定企业手里的外汇量是有限制的,这样企业就会把手里的外汇卖给政府。国家实际上把风险都揽到了自己头上。

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众多的、复杂的,既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关,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若干的政策安排是紧密相关的。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冲动,审慎地处理这一问题。

万亿外汇储备何去何从?

 中国外汇储备问题 巨额外汇储备四问
当前,关于近万亿外汇储备人们基本形成了这样的三个共识:其一,这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二,巨额的外汇储备也蕴涵着众多的风险;其三,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用好和管好这些储备,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对这一问题,有识之士纷纷支招。

著名的金融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教授提出了六大建议。一是参考中央汇金公司注资国有银行的做法,一次性注资、收购长期以来地方与中央政府频频博弈,迟迟不能解决的地方高风险中小银行等问题。二是在鼓励境内外企在国内A股上市的同时,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对在境内已投资5000多亿美元的众多外企的外币贷款,鼓励外企在国内发行美元债券筹集资金。三是出台相关鼓励措施,要求国内借债企业和机构,在不违背借债合同的前提下,用人民币购汇或银行贷款购汇,提前偿还外债。四是政府直接用外汇在海外大量购买用于改善国内教育、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节能、安全生产、排污环保事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种设备、技术与其他物资,以超常规的方式与速度加快这些短缺事业的发展。五是在继续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减少直接投资、扩大公共服务支出的基础上,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发行十年期甚至更长期的国债,筹集资金尽快解决民生中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农民工、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大规模脱贫事业等一系列经费不足的问题。六是考虑到我国社保基金的巨大资金缺口及其社保资金更多的支付是在未来,现在可将适量的外汇储备划入社保基金,同时由央行和社保基金签订内部协议,即平时外汇资金的境外使用权和投资收益归社保组织拥有。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的观点与夏斌教授的建议有很多是不谋而合的。他的一个重要建议是在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以后,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对其进行股权投资,从而增强对关系国家经济安全行业的控制。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的钟伟教授,着重从提高外汇储备管理水平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四点建议:一是需要创立金融协调委员会来直接制定储备管理战略。二是适度储备和富余储备的分别管理,考虑到适度储备仍然用于金融领域,因此暂时可沿用外管局进行管理的模式;考虑到富余储备并不用于金融领域,而是根据战略决策进行的具体投资,则需要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来执行。三是即便是适度储备的管理,从国际经验看,也通常将头寸分为高流动性头寸和中等流动性头寸两部分,央行和财政部分别对这两部分头寸的管理负责,并且通常由财政负责决策。四是无论适度储备还是富余储备,都有必要尝试引入市场化的私人机构来参与管理,以便改善储备管理的绩效。

也有学者表达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许少强教授认为,当前各种有关拓宽投资渠道的建议,在外汇储备巨额的规模之下都是显得非常有限的。比如购买黄金、石油等战略物资,即使购买量较大,也不会消耗太多的储备资金,何况这些大宗商品还面临着价格下跌的风险,如果亏损,损失的将是国家的财富。高善文博士和钟伟教授认为,将汇储备划拨给社保基金的建议是不可行的。理由是:运用外储资金填补社保基金缺口,这相当于财政在央行透支,是行不通的。社保的资金缺口,可以由财政部发行债券筹资解决,而不是通过划拨外汇储备解决,不可用外汇资金去填补社保基金的本币缺口。 中国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向何处去?如何管好、用好如此巨额的国家资产?看来,这一问题还需要深入地讨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6771.html

更多阅读

高房价严重威胁中国外汇安全 就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高房价会导致中国外汇损失,但没有详细分析过其中的原因。很多人没有认识到高房价对外汇的长远影响。高房价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的长远外汇安全。高房价导致中国外汇流失的渠道:1、高房价导致房地产投资疯狂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是政策原因 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是政策原因(2010-01-02 18:14:53)标签:经济 房产 gdp 贫富差距 邓小平 中国 杂谈 分类:评论忠言 /文据媒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表《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称,伴随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贫富差

声明:《中国外汇储备问题 巨额外汇储备四问》为网友万恶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