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陈泽义对外宣布:由于要确保与国际接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已经把新国标的草案递交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估计今年内新国标将获得OIV的正式认可后正式向外颁布实施。此言即出,一石击起千层浪,众多业内人士以及行业媒体纷纷将目光转移新国标上来。由此,一场由新国标而引发的大讨论迅速蔓延开来。
而在草案中,我们注意到了两条比较显眼的规定:一是为保证葡萄原料的质量,新国标规定每亩葡萄的产量不得超过1500——3000斤的严格限制,而目前国内葡萄种植园每亩产量平均在2000——3000斤的范围,因此,新国标的出台,必定令现有的葡萄种植园不得不控制产量;另一个是新国标特别对年份葡萄酒明确了定义,它规定,企业若标注年份,当年生产的酒不能低于瓶内含量的80%。葡萄酒新国标的实施,将使饱受争议的年份葡萄酒概念尘埃落定,并对生产企业起到行业规范作用,不再把年份仅仅当作概念炒作。此两条强硬规定的出台,毫无疑问的对我国葡萄酒企业带来极大束缚与巨大压力,从而,新一轮的一场悄无声息的原料、产地争夺战瞬间展开。
即将退出的“94标准”
新国标的强势推出,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它给整个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已经初现端倪,而如果将其放在历史长河中来客观、公正的看待,我们似乎更能发掘出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
当历史的时间再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国葡萄酒业才刚刚起步,一切都是新面孔,一切都期待规范与改变,而国家也在此时制定了一个国家标准:GB/T15037-94。它是一个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标准,但考虑到大部分厂家当时达到这个标准很困难,于是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出台了一个行业标准:QB/T1980-94。 “国标”只被定为“推荐标准”,“行标”作为“实际标准”,采用双轨制:把葡萄酒分为全汁酒和非全汁酒。虽然避免了部分企业的停产风险,但为行业的长期发展埋下了“地雷”。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进步,我国葡萄酒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葡萄酒市场急剧变化,“旧标”在一些新出现的问题面前显得束手无策。一位曾经参加过两次“标准”制定的业内人士说道:“旧标的缺陷是线条太粗,仅对终端产品的质量有要求,而对中间过程没有约束,这对于起步阶段的产品是有约束力的,但当葡萄酒生产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这个标准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因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只用一个合格来做标准,就分不出质量等级,体现不出产品档次,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为了原料,开战
据估计,新标的通过将在今年年底,根据常例,具体实施则必定是在明年。而“眼明脑快身体棒”的众多葡萄酒企业之间则早已开战,新一轮的原料、产地争夺战早已在悄无声息的秘密状态下轰轰烈烈的进行着。无论是张裕、长城、王朝等葡萄酒寡头,还是新天、龙威等二线品牌,都无可幸免的卷入这场战争。至此,一场保卫与反保卫,争夺与反争夺的战争就在这些企业间展开。
另外,2005年我国东部葡萄产区减产约30%左右,直接导致酿酒葡萄价格上涨30%~50%,这也使得葡萄采购大战在各大企业之间不断发生,导致部分葡萄提前采收,影响了葡萄酒的质量,价格上涨,也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甚至使部分销型企业停止生产。再加上我国加入WTO之后,关税的降低,使进口葡萄酒迅速增加,2005年我国进口葡萄酒5.36万千升,同比增长22%。新标的规定再加上这两个敏感元素的同时出现,让本就焦躁不安的葡萄酒企业更是如同面临大敌。
坐在行业头把交椅的张裕首先发起攻势,迅速与宁夏农垦企业集团签署了3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张裕将在宁夏农垦投资新建2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同时整合农垦企业集团现有1万亩酿酒葡萄老园。并且,在此基础上,张裕还将继续扩大在烟台栖霞等地的基地,使基地从现在的7万亩,扩大到12万亩。
面对张裕咄咄逼人的气势,拥有沙城长城、华夏长城、烟台长城“三剑客”的中粮酒也毫不示弱,在已经拥有河北沙城、昌黎、山东烟台三个产区的大片基地的基础上,又在去年底投资1亿元,与山东省合资成立一家合营公司——中粮南王山谷君顶酒庄有限公司,共占地面积6000多亩,预计2年内建成,年产高档红酒1000吨左右。
张裕、长城两位“兄弟”的大动作,也让一直低调保守的王朝倍感不适,于是,他也在基地建设上开始大投入。据王朝董事局主席白智生透露,王朝计划在5年内将自己的葡萄酒原料基地面积要翻一番,从目前的10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20万亩。其中也包括王朝今年将在宁夏、新疆分别收购一个2.3万亩的葡萄酒基地,作为高档葡萄酒的重要原料基地。
就在第一梯队你争我夺,打的不可开交的过程中,一向以拥有丰富资源的新天也开始了自己的宏伟计划,平静的表面下掩盖着的是一颗勃勃野心。在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之后,新天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西起霍尔果斯,东至阜康的15万亩亚洲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
远未结束的战斗
建设自己的基地,从长远看符合葡萄酒业发展趋势,不但可以控制葡萄质量,而且对于提高品质有着积极意义。但由于适宜种植葡萄的区域是有限的,而市场目前尚未达到饱和,所以谁先拥有了优良产区的基地,谁就掌握了“未来战争”的主动权。现阶段,由于基地建设还没有完全成熟,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所以企业在建设自有基地时必须考虑到市场、管理、如何有效控制基地等很多具体的问题。
在我国现在葡萄酒企业中,拥有自己的基地,实际上也并不代表这些基地的所产原料真正意义上属于这些厂家。我国的土地政策早已包产到户,每块土地的所有权已归农民所有,也正因为此,这些葡萄酒厂家与农民采用合作的方式,厂家提供技术以及回购,农民负责种植、栽培等,但这些原料的最终选择权则大部分掌握在这些农民手中。农民的选择条件则只有一个——钱,一切拿钱说话,谁给的钱多就卖给谁,只此给一些厂家也带来的不小的影响。据新天国际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新平介绍,2005年,新天葡萄基地的产量约7万吨,但是自己只收购到了5万2千吨,流失了近三分之一,对新天来说损失较大,收购这些葡萄的正是新天在市场上的对手。
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来形容葡萄酒企业原料、产地之争毫不过分。自建基地以及通过收购等方式划分自己“势力范围”还未真正见效,互相抢夺竞争对手基地原料的竞争又是战火连绵。一场因为国家新标而引发的原料、产地之争不仅没有离去,反有预演预烈之势,一场远未结束的战斗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市场的竞争,淘汰了部分企业,但市场的竞争,也成就了一些厂商。如同大浪淘沙,滚滚东去的江水一刻也不会停止,冲走的是泥沙,留下的是精华。国家新标准的出台,正如滔滔江水两岸的河堤,约束着它,把握着它的方向。在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面临原料紧缺、产地争夺的激战,国外巨头强势进攻的“内忧外患”双面夹击下,尽管困难重重,但前进的步子却一刻也不会停止。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葡萄酒业所取得的巨大成绩(附表)来看,前进、前进再前进将是永远的主旋律,一时的困难与煎熬也不过是“长征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再强壮的螳臂也阻挡不了前进的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