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产业带是指依托于高速公路,相对集中于一狭长的空间地带,经济发展水平或速度高于所在经济区域的平均水平的产业群体及其所在的地域空间。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而言,高速公路产业带是“点—轴”空间结构模式在高速公路实践中的应用。在我国,高速公路产业带概念的提出是近十几年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而产生的,其目的是要研究和分析高速公路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律。
一、高速公路产业带的特征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产业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依托高速公路的狭长空间地带。高速公路产业带产生的基础条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地区间的物资交流、信息交换的频率和幅度不断增加,运输需求逐步增大,特别是中心城市之间表现得更加突出。为解决交通设施问题,修建连接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会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形成以高速公路为轴线的狭长空间地带,即高速公路产业带。
2.分布有多种产业。在高速公路产业带的空间结构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产业分布众多。高速公路的建设,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可达性,必然会带动其它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加工业、服务业等的迅猛发展,而且产业的布局更为合理。
3.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经济总量的增长幅度和速度是反映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指标。高速公路产业带内的区域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比其它区域要快许多。
4.具有梯度规律。产业带的梯度规律反映的是经济指标与产业带中心距离的变化关系。假设S为影响区内某点距产业带中心距离,I(t)为某经济指标,则梯度函数F可表示为:
1 1
F = f(I(t),--) 或 I = I(t,--)
S S
公式表明,经济指标I的大小与产业带中心距离成反比,见图1。当干线公路两侧逐步形成若干与干线公路垂直的分支路产业带时,每个分支路产业带遵循自己的梯度规律,同时也服从主干产业带的梯度规律,从而形成梯度曲面,可用下列函数式表示:
1 1
F = f(I, --·--)
S主 S支
S支即为影响点到支线产业带中心距离。
图1: 产业带梯度曲线示意图
由梯度曲线扩散至梯度曲面,进而相互影响,就形成了产业带的扩散。根据梯度水平的差异,可以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分为高梯度地区、中等梯度地区和低梯度地区。
高速公路产业带以高速公路与沿线产业带及影响区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当高速公路与其它运输方式在同一区域并存时,还应研究高速公路在综合运输通道中的地位和作用。所谓高速公路影响区是指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发展影响的地域范围。一般来说,影响区的范围大于产业带的范围,产业带包含在影响区之中。在其范围内,该高速公路对经济的影响超过了其它公路或运输方式的影响程度。综合运输通道是指综合运输体系所形成的,连接不同区域的运输线路。高速公路产业带理论的研究内容有:高速公路对沿线产业带和影响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发挥促进作用的客观条件;产业带和影响区经济发展对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影响等。
二、高速公路产业带指标评价体系
建立高速公路产业带的指标评价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研究评价高速公路产业带的发展状况,完善产业带理论,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高速公路产业带的经济发展。
高速公路产业带评价一般要从四个方面的指标出发:
1、经济规模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就业人口、上缴税收总额、企业利润总额。
2、经济密度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土地面积、税收总额/土地面积、利润总额/土地面积。
3、人均效益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就业职工人均收入、税收总额/就业人口、利润总额/就业人口。
4、经济增长率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率和环比、总人口(就业人口)年平均递增率和环比、税收总额(利润总额)年平均递增率和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