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的发展应是指由当代传统农业国转向现代工业国的发展阶段,而这个转换是一个全方面的结构转换。借鉴以上西方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我国农村发展阶段大致包括如下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演进过程。
一、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过程
一般来说,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次产业呈相对减少的趋势。二、三次产业呈相对增加的趋势。而对于农村发展来说,这就是非农产业的发展过程,对于这种非农产业发展的原因,西方经济流派认为主要有四种:一是拉力作用。也就是非农产业的比较利益更大,可以改变资源的流向。二是推力作用。认为由于农业有土地的制约性,而农业人口增长率高于非农部门,因此,农业中的劳动力与资源势必向非农部门“推出”是弹性作用,认为社会对产品的需求弹性远远低于非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农业发展受到社会需求的限制,这也引起非农产业的发展;四是技术进步作用。认为以上诸要素都是表面的原因,而根本原因是技术进步。当然,这四种推动作用对于推动非农产业发展都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社会分工、生产力发展是非农产业发展的最终动力,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因此对农村而言,农村的社会分工程度也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非农产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推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二、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过程
现代工业(第二产业)以及与之相生的第三产业,是产业非农化的主体,而这些产业又以相对集中的发展更为有利,因为集中生产集聚效应。因此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的转移,这既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农村的城镇化过程。目前我国农村的城镇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建设小城镇。小城镇建设在东部地区取得了较大成功,较大地带动了东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总的来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大大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而城镇化的滞后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过分分散化,使农村土地难以有效集中利用,农民收入多年来提高幅度不大,甚至有所下降。当前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规模、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条件贫乏。
三、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过程
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过程就是要促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手段来装备农业,使农业成为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之上的高效率、高收入、高知识含量的产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大力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技术变革和创新。农业技术的变革和创新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运用现代化农业机械、电气化技术提高农业劳动力生产率。这种技术的运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大片的土地,而这两个方面在我国都会受到约束:农业资金缺乏,大部分地区土地分割零碎。另外,推行机械化技术所替代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因此,这种技术可以在部分地区使用,并可根据条件和可能,有步骤地增加使用范围和数量。二是利用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劳动生产率,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提高耕作效率,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四、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商业化过程
向现代结构的转换,就意味是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彻底决裂。马克思对于生产的专业化,与社会协作的关系有如下阐述“多种操作不再由同一个手工业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完成,而是分离开来,孤立起来,在空间上并列在一起,每一种操作分配给一个手工业者,全部操作由协作工人同时进行,这种偶然的分工一再重复,显示出它特有的优越性,并渐渐地固定为系统的分工。商品从一个要完成许多操作的独立手工业者的个人产品,变成了不断只完成同一局部操作的各个手工业者的联合体的社会产品。这样,在微观领域里,就完成了由小而全的小商品生产到专业化协作的大商品生产的转变。“随着劳动工具的分化,生产过些工具的行业也日益分化。……一旦手工业的生产扩展到某种商品的一个特殊的生产阶段,该商品的各个生产就变成多种独立的行业”。这样,社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分工与专业化就发展起来,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商业化之间,专业化是基础、社会化是纽带,商业化是结果,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必然伴随商业化进程。一般可以说,专业化的水平决定企业消费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和产品的商品率,决定市场的容量,决定社会化协作的程度,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因此农村发展建立农业生产农产业的专业化基础上,逐渐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