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战略”一个新知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 巫宁
网上数次瞥见这个术语。席间又听魏小安提及,再不知晓,有恐落伍。此词出自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所著同名作:《蓝海战略》。
简言之,“蓝海战略”是“红海战略”的对立面。“红海战略”是众多企业在现有市场之内相争不下,你死我活;“蓝海战略”则是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空间,天高海阔凭鱼跃。
在红海,企业争夺同一块领地,也有一套共通的竞争法则。在这里,公司机构试图表现得比竞争对手更好,更迅捷,以打败对手争得更大的占有率。随着市场空间愈来愈拥挤,营利和成长展望愈来愈狭窄,商战白热化难免一片血腥。相形之下,蓝色海洋是进入尚未开发的市场空间,这里的游戏规则还未订定,高营利的成长机会将随着需求的发现而开启。
许多年来企业的策略思考一直集中在竞争本位的红海战略。企业策略根源于军事策略,至今仍摆脱不掉后者的深远影响。许多策略用语根本是借用军事术语,例如“总部”的首席“执行官”、“前线”的“部队”。如用这种方式来描述,竞争策略基本上是面对对手,为某个固定而又范围有限的地盘而交战。但是,与战争不同的是,企业历史向我们显示,市场空间从来就不是固定的。相反的,人类长久以来一直在不断地向蓝海开拓。因此,把全部心思放在红海,等于接受战争蕴含的思维局限,也否认了企业(enterprise)的独特力量——开创没有竞争对手的新市场空间的力量。
虽然“蓝海”一词听起来还很新鲜,其实蓝海一直是人类探索的前沿。不妨回顾一百年前,当今的产业有多少是当时毫无所知的?汽车、计算机、航空、电信、主题公园、管理咨询,在当时都匪夷所思;当今许多总值几十亿美元的庞大企业——共同基金、手机、天然气发电厂、生物科技、折扣零售、包裹快递、滑雪板、咖啡吧、家庭影视……,三十年前还毫不起眼。今昔相比,可谓换了人间。
美国人口普查局制定的行业标准分类,半世纪前是十大行业部门,如今已扩展为二十个。最典型的是旧分类下的服务业,现在已扩展为七个企业部门:从信息、医疗保健,一直到社会援助。服务业一直是蓝海扩张最急遽的版图之一。展望二十年或五十年后,又会出现多少目前闻所未闻的新行业?
然而,蓝色海洋大致属于未知领域。过去二十五年的对企业策略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竞争本位的红海中,其结果是大家谙熟红海战略,而对于涉足蓝海,却因缺乏系统的知识,而视若畏途。事实上,创意是直觉的,而创新战略一定有章可循。《蓝海战略》,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38元,本书为有系统地创新提供一套务实的战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