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什么大飞机项目会在此时立项,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中国不断增长的干线飞机市场肯定是吸引中国政府决定尽快上马大飞机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国民航共增加了超过140架干线飞机;而按照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的说法,"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将每年新增100多架飞机,预计2010年中国航空运量将比2005年翻一番。 中国现在已成为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过去5年航空客运量激增95%。波音公司在其公布的《2005年度当前市场展望》中称,中国未来20年航空运输量的增长,将创造价值2130亿美元的2600多架新飞机的需求,中国将继续保持为美国以外最大的新增民用飞机市场。尽管空中客车2004年公布的预测数字与波音不尽相同,但该公司同样认为,在未来20年内中国飞机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中国将需要1790架100座以上的飞机,其中约200架为空客A380大型飞机。面对如此之大的市场,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中国航空干线上飞的全部都是外国的大型飞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飞机在中国天空的商业飞行记录为"零"。aihuau.com 截至2005年,在中国内地运营的863架飞机中有534架为美国波音飞机,波音飞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三分之二。按照目录价格计算,中国从美国购买飞机的总费用累计接近400亿美元。除了波音飞机外,其余的大型飞机则都为欧洲空客制造,约占三分之一。
![诱人的飞行下载 诱人的市场远景](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395556204739.jpeg)
仅2005年,中国各家航空公司就向波音、空中客车两家国际民机市场的垄断"寡头"订购了442架飞机,目录价格高达2000亿元左右。尤其是2005年年底,中国"一口气"与空中客车公司签署订购150架A320系列飞机的框架协议,震动了全球航空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5年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利润仅16.5亿元,甚至不够买一架空客A380。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完全成了跨国飞机制造商的"狩猎场"。 尽管现实的情况令人感到尴尬,但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毕竟为中国民机工业乃至航空工业起飞的绝好机会,如果能够抓住这样的绝佳机会,那么未来15年内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再造一个"波音"或者"空客"也并非没有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国大飞机项目才被成功立项。 其实,除了中国自身以外,我们的周边地区,大型飞机需求也非常旺盛的。美国波音公司2006年3月7日发表的飞机市场长期预测报告说,在2005年到2024年的20年间,亚太地区需要的新商用飞机预计将达7200架左右,价值约为7700亿美元。作为世界大国以及即将步入世界强国的中国来说,的确不应该错过这样的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