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8日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克莱斯勒集团总裁莱索达在中国自主品牌奇瑞汽车的展区宣布,未来奇瑞将为克莱斯勒代工,在中国生产B级和更小型的汽车,并面向海外市场。据了解,如果奇瑞为其代工生产小型车,将使克莱斯勒生产成本降低30%。奇瑞与戴·克从2003年开始商谈代工事宜,其间由于奇瑞宣称要进军美国等原因一度搁浅。
奇瑞与克莱斯勒的合作,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在自主品牌的光环之下,企业生存发展正在试图寻求多点立足,自主创新不能排外,也需要进行国际合作。我国的企业目前大体有二种状况,一是在“市场换技术”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后,合资企业已经学到了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但是没有掌握自主研发;再则就是自主品牌企业,如奇瑞、吉利等,虽然坚持了自主发展,但如何在生产制造工艺方面取得突破是一个新问题。奇瑞为克莱斯勒贴牌,赚取利润不是主要因素,提升生产制造水平也应该是奇瑞的重要考量。
合作对于奇瑞的意义:学习国外同行业先进的制造管理经验。奇瑞创建至今也仅仅10年左右的时间,在生产制造工艺上与合资企业还存在差距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奇瑞和克莱斯勒的合作能够成功,那么奇瑞为克莱斯勒贴牌生产汽车将会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克莱斯勒准备把自己的制造管理体系输送给奇瑞。据此业内分析,如果不是代工,奇瑞绝对得不到这套东西。据说,站在这套体系面前,奇瑞人不由得感叹,自己的制造管理还相差很远。但是,成为克莱斯勒生态链中的一环后,对于奇瑞的制造水平,克莱斯勒是不会听之任之的,因为奇瑞生产的车在北美销售时将贴上克莱斯勒的品牌,再怎么说,克莱斯勒也不敢拿自己的品牌开玩笑,会对奇瑞提出各种要求,规范生产流程,最终帮助奇瑞将会提升生产制造工艺水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在克莱斯勒的主动帮助下,奇瑞在制造管理水平上的提升速度将是无与伦比的。为世界级水平的企业代工,对每一个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来说,都意味着一种机会,或是学习提升的机会,或是赚取加工费的机会,造车目的和能力不同,企业抓住的机会也不同,而不同的机会,将历练出不同性质的企业。我国大部分本土企业涉足造车都是冲着赚钱来的,而且,大部分企业的造车能力和经营管理意识确实也谈不上有多少竞争优势。因此,聚集到相对容易的赚钱模式上,对它们来说也是一种无可厚非的举动。可以预见,当代工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到中国市场时,本土造车企业就要开始分化,一部分将演变成制造加工厂,而那些不服输的、决意要做自主品牌者,将利用代工学习机会迅速长大。 奇瑞从代工开始到最后独自进入美国市场,还将面临着一段很艰难的路。事实上,其他代工者也一样,从为别人代工,到成为对方的竞争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台湾省电子产业为西方代工制造多年,最后也只有少数几家,比如宏基、华硕等,出落成有品牌竞争力的产品厂商。而且,相对于HP、DELL、IBM等这些它们曾经服务过的品牌来说,台湾厂商的品牌竞争力还要稍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