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上午举行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暨《社会蓝皮书》发布会,《社会蓝皮书》的主编李培林教授在发布会上说,收入差距的扩大已表明,最高20%的人口与最低收入者,实际上收入差距达到的18倍左右,而且这种差距在向纵深发展。(12月25日中国新闻网)
收入差距扩大是个敏感的话题,因为关心的人太多。具体差距很少有一个数字,此前比较流行的描述就是“基尼指数”达到了0.46。“0.46”是个什么概念,一般人很少去考虑。其实,基尼指数实际上是个“财富集中度”,和收入差距还是有区别的。现在,《社会蓝皮书》把收入差距具体描述出来,说“最高20%的人口与最低收入者,实际上收入差距达到的18倍左右”。
收入差距达18倍虽然可以说明社会有不小的收入差距,但也没有必要诧异过分,我们需要的是理性解读。
我们不能否认,收入差异有体制的原因,比如某些垄断行业,依靠制度或者行政垄断,将属于国有和公众的资源“红利”独自占有,也有权力参与交易甚至参与资本的分配造成的恶果,但是,也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整体上的社会收入差距主要的是来自于经济改革向纵深挺进而社会没有及时转型的结果。一个简单的事实是计划经济时代和经济体制改革初期都没有这样大的差距。
理性看待收入差距的扩大,就要分析差距产生的三个层次:第一是属于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激励部分,这是属于克服平均主义的成果,应该肯定;第二是属于经济改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例如,中国的改革只能采取的渐进方式,这样的语境下,公权力在所有市场规则没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就有寻租的冲动和可能;第三是属于过高的成本代价,这是属于不应该付的部分,是应该防止和避免的部分。第二和第三个层次之间的界限是很不容易分清且难以量化,还常常同腐败、垄断、寻租和设租等活动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中央5月20日政治局集体学习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时特别强调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取缔非法收入的重要原因。
理性解读18倍的收入差距还要理性看待和谐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中关于和谐社会不等于是一个“人人收入均等”的社会。就收入来说,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橄榄型社会”——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人数少、社会财富绝对值小,中等收入的人数和绝对值占大部分。其实,根据社会模型,“橄榄型社会”形态的两端,最高20%的人口的收入也是最低收入的十多倍,只是其基数和趋势向何处发展而已。
理性解读18倍的收入差距,并不是要否认差距的存在,而是既要承认差距,又要克服一味强调平均。差距不全是坏事,平均也不都是好事。社会学者研究表明,中国计划经济年代差距最小,但是物质贫乏,效率不高是记忆犹新的,瑞典的福利也是我们许多人崇拜的,但是瑞典的福利制度在1975年后就陷入了危机——过度的福利安排或过度的公平损害了效率和经济增长。瑞典从而掀起了改革或转型的浪潮。
当然,理性解读18倍的收入差距,更不是赞美差距。作为政府不能够坐视差距扩大的趋势不管,除了要继续反垄断、反腐败外,如何发挥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上的有效功能,把“适度再分配”作为决策理念和政策目标,防止再分配不足和再分配过度。如何改进教育政策,解决起点的公平问题;改进劳动力流动的政策,解决过程公平的问题;改进产业结构转换政策,解决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都是必须十分重视的。
理性解读18倍的收入差距,就要求我们不应过度地关注最高和最低收入之间差距多少倍,而应该关注中间部分人群收入情况以及收入增长趋势。把中等收入人群数量扩大,财富绝对值增加才是橄榄型社会形态的要求,也是客观理性解读收入差距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