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火车站附近小姐 即将与老火车站作别时,“老烟台”眼睛湿了



  火车站是烟台交通的“坐标”,有港口、长途汽车站簇拥在它周围,有南大街、海港路所构筑的城市中心商圈与之毗邻。一位“老交通”曾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铁路,恐怕烟台还是一个‘小渔村’!”

  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雨后,老迈的烟台火车站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烟台车站”,这四个黄底红字的“毛体”大字,留给人们的已不仅仅是一种温情的回忆,更是一种推倒重来的期盼,牵动着我们整座城市的神经。

  在火车站临时站隆隆铲车声响起的时刻,在“老烟台”们眼睛里,我们看到了许多难以割舍的复杂情怀。但在所有人眼里,更多的是对火车站未来的憧憬。

  火车站不改,烟台人急

  这回在真改造了,烟台人心情又复杂了

  假如没有铁路,烟台还是渔村———老烟台们讲述烟台铁路的发展史

  假如车站不改,烟台发展不快———经济人物陈说车站对发展的影响

  “老铁路”见证火车站历史

  人物:王志福

  年龄:72岁

 烟台火车站附近小姐 即将与老火车站作别时,“老烟台”眼睛湿了
  身份:烟台火车站客运站原主任

  王志福是海阳市辛安镇朱家村人,刚到火车站工作时还风华正茂,如今已口齿不清、耳朵也不太好用了。但一说起火车站,说起自己奋斗过的地方,老人还是很兴奋。

  1956年初,20岁出头的王志福成为了“烟台铁路办事处”的一名秘书。当年,这个有着高中学历的小伙子是火车站的“高材生”,他先后做过会计、客运站副主任等职务,直至1996年在客运站主任职务上退休。

  40年与烟台铁路为伴,这个一辈子献身铁路的老人见证了烟台火车站的历史变迁。在王志福的记忆之中,火车站客运站的前身是一片低矮、破旧的平房,大概有几十间之多,几百名工作人员在一起忙碌着。王志福说:“刚建站时,火车站总共两趟列车,每天发送旅客100多人。以后线路、旅客才不断增多。”上世纪六十年代,从烟台到北京要一天一夜,票价仅有十元多一点。

  铁路改变着烟台的“外联”,推动着烟台与外界的交流,王志福说:“自从烟台有了火车站之后,周边的公路客运也陆续发展了起来,烟台与其他城市间的交流多了起来。通过铁路,烟台滨海丰富的鱼虾资源用火车运往全国各地。再到后来,‘烟台苹果莱阳梨’等也成为了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烟台特产,这一部分也要归功于铁路。”

  破旧的火车站站房一直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1959年秋天,烟台火车站客运站房落成。在四围一片平房的反衬下,火车站这栋两层楼房显得卓然不群,凸现了铁路在烟台交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如今,历经半个世纪风雨的烟台火车站已“垂垂老矣”,很难适应烟台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其形象也为人们所诟病。

  现在,王志福的女儿王钦忠已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火车站的一名普通员工。

  说到火车站改造工程开工,王志福老人喃喃地说出了他压在心底的愿望:希望火车站改造竣工之日,我还能有机会去再看一眼……

  给物流业带来巨大影响

  人物:左海年

  身份:市政协委员

  两会期间,左海年是向市政府提议“火车站应尽快改造扩建”的政协委员之一。看着《烟台火车站规划设计方案》,左海年连称“考虑得这样周密、长远,‘五年磨一剑’也值啊!”他认为,老火车站影响烟台的城市形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假如不能从长远规划而仓促动工改造,可能会留下永久的遗憾。他举例说:“南通火车站在新建两年后便被推倒重来,劳民伤财,很大程度上是最初的规划设计出了问题。”

  左海年从事货运物流业多年,身兼烟台市装卸搬家协会会长,他分析:“火车站改造后给我们物流行业将带来巨大的影响,火车站为铁路乃至公路、海路提供着最便捷的配套服务,我扎根火车站附近的三水大厦,看中的自然是火车站的潜力。企业发展取决于环境、商品、服务等软硬件的共同作用。”

  未来最繁华的商圈

  人物:饶大众

  身份:温州商人

  偶遇饶大众时,记者正在北马路以北区域采访火车站现状。众所周知,北马路一带与火车站相连的区域环境脏乱差,商户混乱、档次低,然而,年青的饶大众却在北马路车站对面满头是汗地指挥着工人装修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海参超市。“因为我得到了火车站要改建的消息,而且认真研究了规划图。”他说。

  在饶大众看来,火车站区域应该是一座城市最繁华的商圈之一,新火车站必然将“哺育”北马路一带的商家。他说:“我毗邻火车站经商,看中的正是铁路乃至海港和长途车站带来的滚滚人流!”

  饶大众分析,新火车站南临时代广场步行街,北临烟台港货运和仓库区,西临长途汽车站,是烟台市的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将顺理成章地扩延构成烟台的中心主流商圈。预计整个商圈将通过火车站改造而顺利度过市场培育期,商户们的投资收益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记者 赵志杰 通讯员 刘新海 岳川东

  我坐上了烟台第一列火车

  人物:王焕理

  年龄:72岁

  身份:烟台市博物馆原馆长

  我查阅史料发现,烟台铁路早在清同治7年(1868年)就开始策划修建,比清光绪7年(1881年)修的中国首条标准铁路———唐(山)胥(各庄)铁路还要早。但直到蓝烟铁路建成,烟台才真正有了铁路。

  其实,烟台还有一个更早的火车站———西沙旺站。当时,关于西沙旺有句顺口溜:“西沙旺,地角荒,零零星星几村庄,黄沙从秋刮到春,提着咸水洗衣裳。”西沙旺就位于现在的芝罘屯路北,当年的西沙旺火车站很小,只有三间红瓦房子,房子后面是不长的站台。站前是通往市里的土路,上下火车的人都要提着大包小包在土路上步行,条件好点的家庭用自行车运行李。当时,连售票站也设在海港路的交通饭店里(今振华商厦东侧)。我有幸从那个小站坐上了烟台第一列火车。

  由于西沙旺火车站站台没有顶棚,每逢雨雪天气,旅客们只得冒着雨雪上下火车,即便这种条件,大家的心情还是兴奋不已。记得我坐的第一列火车跑得很慢很慢,夸张点说“慢得像蜗牛”。我们坐在车里倒是非常安稳,一点没有了昔日坐汽车在土路上颠簸的感觉,倒像是坐上了宇宙飞船!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铁路线向东延伸,在临海的沙滩上修建了现在的火车站,比起烟台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火车站大门40多年来一成不变,还是那张“老脸”。由于火车站面积小,旅客剪票上车都要在广场上排队,站台也无顶棚,所以从候车、剪票到登上火车,都在露天步行,逢上雨雪天气就苦了旅客们。那时站台高度低,连火车门梯最下层的高度都达不到。而且站台台面是红砖铺的,破烂不堪、凹凸不平。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将站台加顶,台面铺水泥,才逐渐有了现在这座火车站的样子。

  火车站是一座城市的脸面,不过,作为见证了老火车站历史的人,心里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感受,我就拿相机去拍了些老照片,算做最后的纪念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5334.html

更多阅读

臭脚巡与老舍 杨臭脚

老舍写的《我这一辈子》于1937年7月最初发表于《文学》杂志,与他的现实主义力作《骆驼祥子》几乎同时问世,当时后者正在《宇宙风》上连载刊出。从两部小说的题材上看,它们一如既往地反映了作家的创作特色,即以城市下层人民为主角,用作者

新德里与老德里的区别对比 印度德里和新德里

很多人都知道,印度首都德里分为新德里与老德里两部分。但是没有来过的人,却不能想像新老德里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以及各有什么独特之处。在德里已经住了一年,多少了解一些两者的差别,这里就聊一聊德里的新旧两座城。        老

阿雷作别与三国策和论坛! 三国策iv 爱别离

阿雷作别与三国策、与此!觉得还是应该说点什么早上发帖匆忙,未及仅在回味老帖的同时,在赘一番呵呵,烦也没法我走了……确实该让心休息下了,抑或心已经得到了休息没有伤感,没有离愁别绪,走了回眸,也许满目沧桑,也许阡陌捭阖……我

与老戴齐飞之cz3525第二次遇到机票超售 cz3525

与老戴齐飞之cz3525 第二次遇到机票超售只晚了30分钟今天是建军节,向所有兵哥兵姐,所有当过兵的朋友们致敬。我从小就渴望过军营那样的集体生活,唱着听着军歌永远能让我激情澎湃,感怀不已。尽管如今在路上,遇到横行无忌的军车,总归会恨恨

声明:《烟台火车站附近小姐 即将与老火车站作别时,“老烟台”眼睛湿了》为网友花谢分季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