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冰淇淋作为一种冷冻乳制品,属固体冷饮食品类。近年由于冰柜、冰箱使用数量的增加,其产量也迅速上升,1993年全国冰淇淋的总销量为80万吨左右,约占冷冻食品的10%-15%,1995年达到100万吨。广东、上海、北京是目前国内产量最集中的三大地区,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25%左右。进入90年代外商企业开始进入,国外投资者用一流品质的冰淇淋和强大的促销攻势大面积占领中国冰淇淋市场。目前中国冰淇淋市场的基本格局是: ·1 外资、中资、民营和乡镇企业三分天下。以和露雪、雀巢为代表的洋货控制了高档冰淇淋市场,·2 由于价位较高,·3 市场容量较小,·4 亏损连连,·5 从1997年起不·6 断大幅降价,·7 挤入中挡市场;以内蒙伊利、北京新大陆、广州美怡乐、上海益民、山东鹏程领衔的大型中资品牌占据中挡市场;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占据低档市场。

冰淇淋价格已触底。全国有80%的产品价格在1.98元以下,·9 在这个价位正规生产厂家已处在成本价或微利水平,·10 整体价位已没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各厂家再打价格战已无异于自杀。 ·11 品牌集中度较低。和露雪作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商不·12 惜血本促销(每年推广费用达1亿美元之巨),·13 但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仅为20%左右,·14 比第二名·15 雀巢高出2倍·16 。国有企业及营业额在496.2万·17 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生产的冰淇淋仅占全国总量的50%左右。也即是说一半的冰淇淋是由地方小厂生产出来的。它引发出两个问题:质量问题和市场不·18 规范竞争问题。 市场竞争不·20 规范。几乎所有的名·21 牌产品都被若干企业假冒,·22 大型企业专门设立打假办,·23 但是层出不·24 穷的假货打不·25 胜打。而·26 惟利是图的个体零售商经营假货通常能获利50%,·27 销售正品毛利仅有25%。屡禁不·28 绝的造假售假严重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生产和销售区域都嫌集中。80%的冰淇淋生产厂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少数超大规模城市里,·消费也集中在少数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每年消费的冰淇淋占全国总消费量的20%。因此,·31 虽然从全国看人均消费冰淇淋仅1千克左右,·32 远低于发达国家40千克的水平,·33 但从局部看这些城市消费的增长空间并不·34 太大。北京每年生产20万·35 吨左右冰淇淋,·36 加上外地流入的产品以及从国外进口的部分,·37 人均冰淇淋的消费水平已远远超过世界人均1.3千克的数倍·38 。 中国冰淇淋市场有下列特点: ·市场将逐步回暖。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2 居民生活水平的不·3 断提高,·4 对冰淇淋营养价值的认识的加深、城市冷链系统的逐步完善,·5 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以及西式快餐的扩张,·6 冰淇淋将逐步成为中国居民的一种休闲食品,·7 并逐渐形成一种冰淇淋消费文化。 · 市场竞争的重点转向非价格竞争。各厂家把竞争更多地放在品种、口感、风味、形状、色彩、营养、包装、营销模式等方面。为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9 将减少色素、香精、糖料的使用。 ·新型产品将成为市场热点。各种异型冰淇淋、现场制作的冰淇淋、能美容、能减肥的冰淇淋将受到市场的追捧。兼有酸奶的营养冰淇淋的清爽的酸奶冰淇淋可能大行于市。 · 市场重心将逐渐西移。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12 西部将成为各厂家角逐的新战场。美登高公司已捷足先登,·13 在2000年初增资84万·14 美元在西安设厂,·15 年产“美登高”系列冰淇淋可达6,000吨。准备·16 以西安为支点向整个西部扩张。 · 新的竞争者加盟冰品市场。尽管目前中国冰淇淋生产能力已经过剩,·18 但仍将有看好中国冰品市场潜力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比如就在冰淇淋市场价格战异常惨烈的1998年,·19 河北三鹿集团还新上万·20 吨冰品生产线,·21 美国热带雪公司无视联合利华、雀巢公司在中国的巨额亏损,·22 毅然闯入中国市场。世界第三大冰淇淋生产商德国Heagen-Dazs打算在今后10年中在中国投资4000万·23 美元,·24 以增加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冰淇淋店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