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背后的政治博弈 信用卡热潮背后的中外银行博弈



2004年9月20日,金诚信用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了首张针对全日制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信用卡。随后,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开始办理功能相似的大学生信用卡。时间进入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传统四大国有银行也纷纷踏足校园,抢食大学生信用卡蛋糕,在大学生中形成了一场空前的信用卡热潮。各个银行以免费办理信用卡、消费数次免年费或者赠送礼品等方式开展了诱人的宣传营销活动,有的银行甚至将宣传阵地搬到了学生寝室,大学生信用卡着实火了一把。

这股热潮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争议。一般意义而言,这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消费的时尚便捷性、应急理财的功用、相对更好的配套服务等,都是受到学生亲睐的原因。与此同时,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与西方家长“再富也不能富了孩子”的理念相反,中国家长们认为“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可是尽管如此,在此问题上,家长们却对孩子使用信用卡消费多持反对态度。

当然,大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关注,而处于入世过渡后期的传统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成长同样值得我们关注。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按照协议,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并承诺加入后五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五年之后,外资银行获准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地域和客户限制将被取消。在五年行将过去,国有银行即将和政府的襁褓说再见的敏感时期,对大学生贷款已经退避三舍的各大国有银行,却使长期和大学生无缘的信用卡,一夜之间来到他们身边。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动机呢?

小小一张卡片,却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成为过去百年间对人类生活产生最深刻影响的十大产品之一。在西方某些发达国家,人均持卡量超过6张,信用卡业务已成为许多国际性大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重要利润来源。此外,信用卡具有强大的资讯收集功能,由此带来的市场机会被银行家们称为“黄金机会”,把银行办成以个人账户为中心,为个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的“金融超市”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

中国入世以后,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最先在哪一战场交火?其中,信用卡作为现代金融业务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高收入的代表性业务,因其在国外有着丰富的运营及风险控制经验,也不受网点少、规模小的限制,而成为一个重要的备选答案。从国内银行的现实情况看,近年来,国家连续调低存贷利率,过去作为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来自贷款利差的收入已经逐年减少;与此同时,随着对外资银行限制的逐步放宽、取消,外资银行凭借其完备的商业服务功能在各项业务品种和对优质客户的争夺上与国内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带来了国内银行市场份额和优质客户的减少,其业务和盈利区域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而在信用卡市场,外资银行具有的雄厚的资金实力、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上百年的丰富运作经验、多功能的产品组合、灵活的营销手段、高品质的客户服务以及强大的全球网络支持等优势将直接导致信用卡客户资源分流、市场份额下降、盈利空间减少。在此种情况下,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俨然成了一支催化剂,激活了此前一直运营不理想的信用卡市场。2003年起,国内各大银行纷纷成立单独运作、独立核算的信用卡中心,一向以注重吸纳存款而看重借记卡市场的国内银行,终于在外资银行大兵逼近之时,顿悟到信用卡市场的直观重要性,信用卡的大量发行和随之而来的促销大战只是一种必然的后续行为,且战场从传统的白领延伸到了刚刚入学的大学生。

一般地,信用卡的优质目标客户是高收入、高消费、高信用的群体。大学生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群体。除了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收入(家庭提供的生活费除外),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消费欲望旺盛、素质相对较高,这些都符合成为优质客户群的潜质。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被看作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必然也是预期的高收入人群。基于这样的判断,随着国内信用卡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商业银行都出于面向未来、长远投资的考虑,开始进一步细化和拓展目标客户群,抢滩大学生信用卡市场。

即将脱离襁褓的国有商业银行,似乎也不约而同地将大学生信用卡视为“母亲”手里的最后一瓶牛奶,一拥而上,这股热潮实际上折射出的是“孩子们”对即将脱离“母亲”怀抱的恐慌和骚动。现在的问题是,它究竟是不是一瓶牛奶?抑或它只是一袋奶粉,或者它根本就是一袋“问题奶粉”。

信用卡的创始人威廉斯认为,信用卡市场的存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须有正直的使用者;二是持卡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消费冲动,具备良好的管理借款、还款的能力,不管这种能力是自身已有的或是受教育所得;三是须有足够多的卡户利用信用卡提供的滚动型即时消费的便利,为发卡银行产生足够多的利息收入。以这三个前提来判断,至少可以认为,当前大力开发中国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时机并不成熟。

首先,正直意味着诚实、讲信用、不欺骗,信用卡的存在是以“信用”两字为前提。事实上,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去判断一个人的正直与否,但是却可以根据外化的行为来衡量。大学生贷款有借无还、考试作弊屡见不鲜、校园枪手分外活跃、假证之风愈演愈烈,都印证了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令人堪忧的不争事实。三四年前那场如火如荼的诚信教育运动,如今仿佛也已是过眼云烟,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当然,从现代信用卡的运行来看,我们并不需要对个人品质施以抽象的判断,而只需要借助外力确保个人具体行为的诚实性,这正是征信体系的存在价值。即使是这一点,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是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东莞背后的政治博弈 信用卡热潮背后的中外银行博弈

其次,目前来看,更有消费能力的广大中老年人由于长期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和当代青年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他们对信用卡并不感冒,这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和方式对他们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冲击,且这种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国内信用卡瞄准的目标客户是白领阶层的年轻人,这部分人一般收入较高,但是大部分储蓄不多,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使他们不易控制消费冲动。那么,更年轻的当代大学生呢?他们基本上无实际收入可言,大多数从小衣食住行受之父母,“幸福”的生活并未使他们学会如何理财,反而容易助长他们的消费冲动,常常陷入“月初潇洒月末穷”的窘境。因此,家长们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大学生的思维与心理其实并未完全独立和成熟,在自身尚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情况下,过度的超前消费极有可能造就新一代的“负翁”、“卡奴”,更严重的是,并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催生出的部分大学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在难以摆脱的从众心理压力下,使近年来在大学校园中呈蔓延趋势的消费主义倾向有加剧的可能,进一步则会导致大学生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泥潭,不利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成熟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最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为客户提供信用消费,决不是“免费的午餐”,最终都是以获取利润为目标。信用卡业务被公认为是一种规模效益。在发卡的初期,银行不但无利可图,而且还要投入昂贵的管理成本;如果发卡量达不到一定程度,那么系统维护、人员费用分摊到每张卡上的成本就会很高。目前,银行每发一张卡就要花费100元以上,维持费用一年也在100元以上,据此,有专家测算,银行盈利的临界点在10000元,即是说持卡人年刷卡金额高于10000元,银行才有盈利。抛开学费,这样的消费金额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内银行争先恐后推出的免年费等优惠措施,本意在吸引更多大学生办卡,刺激更多消费。然而,与他们初衷背离的严峻现实是,一方面,银行主动放弃了年费这一块旱涝保收的固定收益,意味着银行丧失了收回成本的基本来源;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的信用卡处于“休眠”状态甚至遭到主动注销的厄运,原因是多方面的:和银行预期不同,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隐隐感受到的巨大生存压力使他们决不愿轻易冒险去背负沉重的还款负担;银行对信用卡知识缺乏必要的普及宣传,有很多同学起初并不清楚信用卡的功能和相对高额的收费,办信用卡的动机仅仅只是看中了他们以为“白送”的可爱小熊、漂亮茶杯等对他们心理产生刺激的时尚礼品等等。而没有了消费前提,信用卡的利润就无从谈起,反而会形成卡越多、投入越大、亏损越多的负规模效应,虽然在中国,即使有了消费,要使商家普遍接受给银行回佣的信用卡制度——这是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的另一重要来源,理论上意味着商家利润的削减——也还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至于指望从大学生身上获取循环利息、惩罚性利息等利息收入,那似乎是一件更遥远的事情。

因此,当前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并不具备充足的盈利空间,更不用说成为盈利中心;在入世后过渡期的这场骚动,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国内银行对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缺乏理性的评估,经营上尚不成熟,生怕“奶酪”被人抢走。

资料统计,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3000美元时,信用卡市场将进入爆炸性的增长期。以这一指标推断,中外银行的信用卡市场之争,实际上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只会局限在某些发达地域和少量的高收入客户群体范围内,这才是竞争的焦点。国有银行培养优质潜在客户的初衷无可厚非,但是在时机和做法上值得商榷。当前在大学生中普及信用卡颇像外部条件刺激下的一次早产,于自身、于其他国内银行、于当代大学生都是弊大于利。一些银行已经受到了“冲动的惩罚”,率先在国内推出大学生信用卡的广东发展银行已经暂时停止其大学生信用卡的申办;去年9月凭借一张时尚的加菲猫双币信用卡迅速占领大片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兴业银行,在今年反而全面退出了高校市场。目前对国内银行来说,比较适宜的做法是:对大多数大学生,应该进一步加强宣传,普及信用卡知识,提升信用卡意识;对少部分有需要的大学生,应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可针对性地设计产品功能,开办一些有特色的、能够满足他们实际需要的业务。

在笔者看来,当前条件下,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至多算是一袋奶粉;如何将奶粉转化成牛奶,这才是决胜的关键,而关键的关键就在于苦练内功,增强自身竞争力。特别是传统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最大,与其与自家兄弟“窝里斗”,搞恶性竞争,倒不如趁此时机,全面地考量一下自己是否已经练就了抵御“他家孩子”入室夺食的本领。中国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应逐步完成以下过渡:(1)在资本组织制度上,国有独资易造成产权关系模糊、债权债务关系不清、“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并不是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需完成向国家控股前提下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参股的产权制度的过渡。(2)在治理结构上,要完成向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过渡,从而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监督三大机构之间的关系。(3)在经营管理制度上,要改变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经营粗放、风险控制不力、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实现向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的过渡。(4)在与政府关系上,要改变过去政府向银行要政绩、银行向政府要政策的相互依赖状况,实现向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实体的转变。(5)在经营业务上,要改变分业经营的现状,适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实现向混业经营的过渡,实施多元化经营,改善金融服务,加强综合竞争力。(6)在经营意识上,要消除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牢固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谙熟市场经济规则,把握市场经济规律,这是最根本的,因为WTO带来的一切挑战,本质上都是由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则衍生而来的。如今,站在入世后过渡期,回首五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走过的路,确实有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出现若干令人欣喜的变化,但是,整体而言,形势不容乐观,过渡任务依然艰巨,在后入世过渡期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这些任务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亟待完成的转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5266.html

更多阅读

交通银行的网上银行如何使用 交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

交通银行的网上银行如何使用——简介交通银行近几年发展速度迅猛,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五大行,而“您的财富管理银行”也慢慢深入人心。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使用交通银行的银行卡、网上银行,但是也有些朋友不知道交通银行的银行卡怎么操

不可不看的个人银行信用记录查询方法! 查个人信用记录

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是查个人信用的单位,如果你住房贷款什么的,这个就很有用了,信用好,就容易批.不过,也会发生信用卡欠几毛,该死的银行不通知你,结果你的信用被抹上不光彩的一笔,如果想消除影响,大概要两年后.信人气愤的是,2012年11

工行的手机银行怎么使用 如何使用工行手机银行

以下列出的是工行的手机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查询】可查询利率、汇率、债券账户余额及最近的历史账务情况。(1)查询账户:发送内容为“CXZH#卡号/账号”的短信,可查询本人银行账户的余额和当日明细。(2)查询历史明细:发送内容为“CXLS#卡号/账

声明:《东莞背后的政治博弈 信用卡热潮背后的中外银行博弈》为网友噬心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