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龙:泪洒2001



商龙:泪洒2001

商龙超市,一个县级家电流通企业,曾在江苏商界特别是家电流通业名噪一时,然而,只短短几年光景,便成昨日黄花。尽管已经时过境迁多年了,而且这在市场经济时代本不足为怪,但记录下它的盛衰沉浮,也许对那些商海中人则不无警示意义――题记

21世纪,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世纪,多少人虔诚地聆听那恢宏的钟声,满怀豪情地迈进她的门槛;

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又是多么富有诱惑力的春天,多少人摩拳擦掌,把她绽放的第一点新绿当作再创辉煌的起点。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时刻,一向活跃、奔放的商龙人却没有了往日的狂热,他们甚至根本就激动不起来,萦绕在他们心头的是一种无尽名状的颓废和无奈,因为世纪末经历的种种变故,业绩飙升背后掩藏的信用危机,让他们隐隐预感到,今日巨龙已是每况愈下,情势岌岌可危。

这样的预感不幸很快得到了证实,年初决策层匆匆与几家主要供货商结清往来后,业务迅速陷入停滞。在盛夏空调空前热卖之时,商龙对接踵而来的消费者只能如实相告:无货可供。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也是“买空卖空”,再不见过去门庭若市的风光,鲜有顾客上门,也多空手而归。在这样经历了近半年的苟延残喘后,2001年8月16日,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通中纪初字163号《查封公告》送达商龙,是日下午5时许,法宝代表人A总经理一脸尴尬地在送达通知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也许是他有生以来最为沉重的一次签字,有人看到他签得很快,似乎是举重若轻,又似乎是如释重负,此刻的心境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商龙到底怎么了?曾经在如皋商界叱咤风云的商龙家电何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急剧衰竭,蜚声如皋的知名企业家A总经理精心营造并一手捧上高空的商龙,为什么只短短的几年功夫,就又从他的手中滑落,重重摔下?有人认为是某种突如其来的“急症”使然,也有人认为是诸多慢性病长期以来没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结果引发了并发症或致其癌变,才遭至如今的结局。不管怎么说,追寻商龙从腾飞到坠落的轨迹,确实可以触摸到不少耐人寻味的东西。

从“三级跳”到商龙横空出世

说起商龙,不能不追溯到1991年,也不能不首先提及做大饼出身、后担任高明供销社主任、颇具传奇色彩的商龙创始人A总经理。他的年轻、机灵、精明觉得当时的市供销总社决策层赏识,那年2月,作为市供销社工业品总公司营业办公大楼的七层供销大厦从环西路上平地崛起,时年38岁的A总经理调任这家企业的副总经理兼五交化批发部主任。一年以后,吹来了南巡谈话的春风,A总经理也更为英姿勃发,决心借势发挥,一显身手,也难怪后来人们会认为“商龙现象就是市场经济现象”,91-93年,当时的如皋市供销社工业品总公司五交化批发部的营业额分别达到900万元、1813万元、3984万元,增幅用当时颇为时髦的话说,都是“翻了一番”,也有人称这三年是A总的“三级跳”。其时,在商业领域,可以说是正处在新旧两种机制交替与交锋的当口,国营五交化公司因经营思路陈旧、经营机制锈蚀等诸多原因,业务一路下滑,而作为供销社的家电批发业在这个当口从零起步,“以农民领袖”进城,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经营战略,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这也使A总得以迅速脱颖而出。

随后,工业品总公司内部相继进行改革,五交化批发部改建为五金交电化工分公司,A总名正言顺地担任经理。此刻的A总可以说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提出了新的销售额破亿元的泡沫型三年奋斗目标。那一段时期,供销社系统整个可以是无限风光,“七小龙”、“九小虎”相继克隆问世,当时的市领导甚至发出了“外学张家港、内学供销社”的口号。在市总社“全省争第一、全国争一流、三年过长江”口号的感召下,A总的四五十名员工,也越战越勇,并把竞争战火烧向邻近的如东、海安等县市市场,96年上报销售额达到1.04亿元,又一个三年规划成为现实,那份欣喜和激动,谁也难免忘乎所以。也就是在这一年,A总升任工业品总公司总经理,同时兼任供销五交化公司经理。此刻,他和跟随他南征北战的搭档已不再满足于“跳”的感觉了,他们想“飞”,他们不仅要做如皋市场的大哥大,还要做苏北市场的大哥大,于是,经过精心酝酿,这年的10月26日,由“泡沫”雕刻、供销社光环包装的“商龙”横空出世,原来居于大厦三楼不足300平方米的家电卖场,更名为商龙家电超市,并相继在东陈、戴庄、夏堡等镇办起连锁店。一年后,第一家县外连锁店――如东商龙超市隆重揭牌,随着各类大大小小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营销宣传,商龙大有凌空腾起之势。应当说,这三年是商龙最为辉煌的三年,也是商龙人决心以最佳业绩向新世纪献礼的三年,三年来,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商业流通红旗单位,优秀经营管理者、优秀企业家、建功立业先进个人等多种炫目的荣誉缀满了商龙超市和它的领头人,1999年上报的报表资料称,商龙超市的销售额达1.7亿元,综合经济效益250万元,一时间,商龙蜚声整个如皋商界乃至苏北商界,直至其业务搁浅后,仍有不少客户和大批消费者怀着近乎虔诚的心理一次次叩响商龙的大门。

风雨飘摇世纪末

其实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商龙陷入这般境地决非偶然,所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商龙如日中天之时,背后就隐藏着沉重的危机,到世纪末益发突出和暴露。

1998年初,商龙核心层三成员之一,一直追随老总左右,每次都参与重大业务洽谈的骨干人物,供应部主任突然递交辞呈,这可以说是商龙史上的第一次大地震。这根“顶梁柱”的出走,甚至决定了两年后商龙轰然倒地的命运。因为在这前后,围绕着内部权力划分与制衡,围绕着主任的“位置”摆布,一向志同道合的两位老总开始龃龉不断,让不少对他们的老板始终怀有敬畏之心和崇拜心理的员工意识到,一种以利益为纽带捆绑在一起的两位老总结成的领导集体中潜伏中一种非常微妙的危机,而且这种危机一触即发,震荡已然不可避免。而一直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的形象出现在员工面前,并容不得员工提一点异议更谈不上冲撞的A总,这次面对爱将的出走,特别是办理相关手续时,这个爱将对他咄咄逼人的态度,却是“无话可说”,缄默得有点蹊跷,很多人在背后猜测,他们之间一定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那份崇拜倏然蒙上了质疑的色彩。其后,供应部、销售部、服务部,不少业务骨干纷纷“伤心”离去,到2000年底,“背叛”者几近一半。

商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震荡是1999年12月发生的员工争取工资的“斗争”。那是劳动部门新工效挂钩政策出台后,商龙人按照规定每人晋资1.5级,这新工效调是调了,劳动部门也审批了,可执行起来却忒是费事。转眼几个月过去,不仅见不到补发的工资,连原来的工资也常常不能按时拿到手。看到老总们常年在外住豪华宾馆,平时消费的香烟不是红中华就是玉溪,效益好了,上面批给的“领导奖”一捧就是几万,最风光的1998年,主管部门在对帐表审核后,一次就批给16万!可他们,每个月应该得到的几百元工资都要打折扣。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心理渐渐失衡了。鲁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不是在沉默在死亡,就是在沉默在爆发”,一向温顺乖巧、任劳任怨,在险恶的竞争环境中默默拼杀的商龙员工终于憋不住了,12月7日的晨会上,他们不再虔诚地跟着老总诵读企业语录,而是齐声要求提高薪金待遇,缩短工作时间,而对一旁员工们自备的那台阴沉着面孔的录音机,面对一个个员工的慷慨陈辞和一张张激愤的脸,A总这回破天荒地作出了执政以来从未有过的让步,不得不承认“忽视了员工利益”,并答应马上通知财务科执行新的薪金标准,取消每周六和周日的晨会。

“12.7事件”令A总多年来精心建树的威严形象,如多米诺骨牌顷刻间轰然倒塌。而商龙决策层引以自豪的那股“向心力”、“凝聚力”也迅速土崩瓦解。由此引发了第三次大动荡,人们开始对领导者的人格产生怀疑,对他们平时道貌岸然的说教持不信任态度,于是,便不断有“人民来信”寄往有关部门,甚至一些员工干脆上访。尽管2000年初,市有关部门派驻工作组前往商龙调查,向员工代表通报了“未发现问题”的结论,但大家并不信服,可又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只能暂时沉默。这件事虽然就这么敷衍过去了,不过它在社会上造成的反响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各种有关商龙的传闻,一时间沸沸扬扬,商龙家电的社会形象再一次受到重创,真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解读“商龙综合症”

在改革大潮中崛起的商龙超市经过短暂的辉煌便如昙花一现,悲壮坠地,这本身不足以大惊小怪,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历史变革时期,类似结局的实在太多太多了,毕竟,大多数经营者(姑且不去称他们为企业家)是怀着顺应时势创一番事业的雄心和壮志探索过、摔打过、拼搏过,在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灵性在闪光。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用过于挑剔、苛刻的眼光去审视他们,倒应该为他们的胆识、他们的精神送去一份喝彩,送送去一份敬意,送去一份慰藉。正是他们敢闯敢干、承前启后,为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担当起先驱者和冲锋队的角色。然而,让我们客观地从深层次来解读商龙,或许能够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其间不乏催人振奋的成功经验,更有不少令人扼腕叹息的惨痛教训。而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来说,不啻是一种警示。

病根之一:漠视积累。无论是发迹之初,还是后来的飞黄腾达,商龙带给人们的,始终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在世纪之交,商龙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倒下了,而且倒得那么重,那么的惨,至今仍有不少曾经的商龙员工无法面对这样的现实,他们十分难过地说,原还指望借着供销社企业的改制,商龙能够在新的世纪创造出新的辉煌,哪想到,眨眼间什么也没有了,一切成为虚幻。然而,也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商龙遭至破产败局,最致命的病根在于:漠视积累,过于空虚,因而,在遭受信用危机之际,无力招架,俨然一位严重,贫血的患者,一旦营养匮乏,便会即刻陷入休克状态,无可救药。

据知情人透露,就是在营业额达1.7亿元、综合经济效益250万元的1998年,商龙超市上交税收和帐面利润都寥寥无几,而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在商龙发展的几年中,并没有固定资产投资,更没有投资其他产业,就连经营中的一些必要设施如样品展台等等都是用向品牌厂家争取到的“广告促销费”添置的;商龙四五十名员工,工资水平并不高,平均才650元上下,因为是新建企业,退休人员更是屈指可数,因而根本没有什么历史包袱可言;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传统的商业企业退出历史舞台之际,商龙曾以“独一无二”的姿态进入竞争角色,其利润空间可想而知,有些刚刚进入如皋市场的品牌,一台彩电的差价竟高达近千元!据一位未具名人士散发的材料称,最好的年份,商龙的利润额高达450万元!1999年,面对人心动荡的局面,一位副总还为职工打气:就是三年不发生一笔业务,商龙照样有能力发放全部人员工资,可仅仅一年多时光,商龙人的收入就已朝不保夕。而在2001倒闭清算时,负债额竟有300万之巨。在如此成本、利润优势面前,商龙的“原始积累”意识如此淡漠,大家呕心沥血创下的辉煌家业竟然是一大堆泡沫,乃至于在市场风险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既令人难以置信,更令人痛心疾首。

病根之二:迷信垄断。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商龙人的开拓精神,但我们也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当初也是“时势”造就了商龙“英雄”。其时,适逢流通体制改革推向深入,传统的国有商业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尤其是家电流通行业的主渠道、国营如皋五交化公司不断萎缩,“一大楼”、“二大楼”的五交化经营也纷纷让出阵地,因而让商龙尝到了“独一无二”的甜头,正因为此,商龙决策者十分重视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也难怪当文峰大世界抢滩如皋市场之际,商龙人表现出少有的机警,毫不迟疑地扯出了奋起迎战的大旗。而这种“垄断意识”在与供销大厦零售商场家电经营权的较量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是“兄弟”企业,尽管A总身兼总经理,肩负着“统管”整个大楼包括供销大厦在内的四家法人单位的重任,可他还是不顾一切,使出浑身解数要把供销大厦的家电经营权夺过来,当时的斗争之激烈甚至惊动了市委大院,因为他太懂得垄断意味着什么了:呼风唤雨的市场角色,无人匹敌的市场份额,无限诱人的利润空间……他终于胜利了,商龙人脸上也漾出了笑容,他们开始沾沾自喜,他们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可也正是这种“胜利”让他们付出了更为惨重的代价。因为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不是垄断经济,垄断意味着停滞,竞争才会有创新、才能够发展。俗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就像商龙当初的成长一样,协和、和记、等民营家电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迅速发展起来,不但蚕食着本地的市场份额,更在市外市场有所建树,到1998年以后,有资料表明,他们的市外批发远远超过了商龙;协和商城还在市外建立了多家分公司,而文峰大世界凭借“优秀服务企业”这一形象工程带来的人气,亦成为本市家电零售市场的一大主力,这让身处垄断地位而居高临下的商龙人始料未及,整个市场很快重新洗牌。因为垄断,放松了警惕,因为垄断,放弃了拼搏,因为垄断,让商龙人尝尽了优胜劣汰的滋味。

病根之三:病态扩张。商龙家电超市的创办本身就是在我国超市经营业态兴起时的一个大胆创意,而当时连锁经营也正为我国流通业所接受,向以善于创新著称的商龙人当年先后在东陈、戴庄、夏堡等集镇办起几家连锁店,这无疑是市场扩张的一种尝试,这种创业胆识和创新意识和创业态度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无情的是,现实很快对这一扩张策略进行了否定:业绩不理想,连锁失败。因为高度集权的商龙运转机制,虽然造就了大批的进攻型、开拓型的经营人才,却没有能够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行家,而仅靠老总个人或者领导层两三个人的力量一手包办,显然不可能,进而导致连锁店连而不锁,流于形式,相反还赔进了不少精力和财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竞争实力,也可能是出于为营销宣传造势,1997年12月26日,也就是在商龙诞辰一周年之际,市外连锁店如东家电超市“隆重”开张。当然最终不可能逃脱市内连锁店连连报亏同样的命运。尽管如此,让人费解的是,不知是为了留住面子,或是为了能让销售实绩(当时时髦说“市场份额”)中多一码数字,还是考虑到其他什么因素,决策者一直无意中止这种连锁,直至后来不得不向员工通报说:如东连锁店亏了200多万元!有人说,就是三年一分钱差价不实现,亏损这么多也是不可思议的,那么,若果真如此,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商龙决策者的精明是人们共知的,他们其实对内情一清二楚,完全武断地说他们盲目扩张有悖情理,那还能作何种解释?姑且说它是病态扩张吧。

病根之四:价值模糊。从1997年元旦起,商龙人每晨都要诵读“企业语录”,在企业精神一项,开列了克己奉公的精神,精诚团结的精神,勤勉奉献的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等十种“商龙精神”。应当说,商龙人在发展初期和中期正是以这种价值观为取向努力开拓,忘我拼搏,才树起了全市以至政企苏北地区家电行业一面鲜艳的旗帜。每当诵读这些“语录”时,大家的内心都会油然涌动出一股激情。当初的A总可谓不较名利,为了摸清市场行情,他甚至常常以销售部副主任的名义与客户去沟通、交流,平时在企业内一干就是十四五个小时。可后来,随着精力的“超常规”发展,在员工心目中,他们的领头人变了,抽名烟,买名车,住高档宾馆,而另一位副总则把女儿送往贵族学校,一掷数十万元!员工们傻眼了!而当1998年一直在员工面前自诩好好干一番事业,决不想从政的周总升任市供销总社副主任后,似乎也对自己放松多了,他们摆脱这个时代不少企业家的通病:商而优则仕。这显然也是传统的中国企业家评价机制的悲哀,好心为这些贡献突出者一个政治地位,偏偏扼杀了一个个富于开掘力的企业家。而恰恰在这以后,商龙很快便出现了表面繁荣、实则萎缩,业绩明升暗降的忧人势头。

而令人难以回避的是,决策层中不断传出的“绯闻”也使这个领导集体的威信大减。创业中的搭档遭受种种猜测、非议本不足怪,在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们没有理由对老总的私生活指手画脚,更不必求全责备。然而不幸的是,他们没有能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让谣言自生自灭,相反逐渐演绎至公开化、不可开交的地步。正是这种似有若无、似真似假的微妙情节,让员工们心冷了,每天晨读,他们变得无精打采了,真正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他们意识到,老总说教的是一套,而自己的价值、道德行为其实是另一套,不能再像老总那样“以企业为家”了,不能再跟着这样的“家长”了。那些业务骨干,那些为商龙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一个个“离家出走”了。这一走,商龙元气大伤,虽然频频设法补血,终无济于事,客观地说,不乏有没有市场大气候、政策大气候的因素,正是在周新华升任后,伴随着那份功成名就的情绪而来的,是企业精神状态的迅速走低。1999年,市外销售额急剧下降,只在上年度的一半左右,而上报有关部门的数字是1.7亿元,水份之多,可想而知。有人透露,2000年呈报优秀企业家材料时,销售上报的数据是1.2亿元,利润90万元,而会计帐表上,销售实绩仅为4000多万元,利润反映的是零。看来,到这个时候,老板的价值取向仍然没有动摇。企业员工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道德观,该追求怎样的人生?作为领导者,应当首先用行动做出明确的表率,这样才会有凝聚力、向心力。价值观的模糊,偏偏让自己的威信蒙上了一层挥不去的阴影。有人说,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企业家,过人的决断能力固然不可少,但还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魅力,才能创大业、成大事,这话实在是切肤之言哪!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佐,商龙的创业者们摒弃了过去不少乡办企业那种鼠目寸光、小发即安,这是一种可贵的进步,可他们却少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瞻远瞩、豁达大度、运筹千里的大家气魄,终究还是被淘汰出局。

病根之五:信用透支。涉足商旅,失信乃商家之大忌,而商龙的老总恰恰犯了这样的大忌。在创业初期,他们也曾小心翼翼地讲信用、树形象,可一旦局面打开,情形就大不一样了。首先,尊重员工民主意愿,重视员工个人价值实现流于空谈,“只有我是对的”,搞一言堂,对员工的劳动和思想漠然视之,搬来的那些“他山之石”,什么“松下经验”,什么“海尔模式”等等,只是流于形式,权作装潢门面,过于故作姿态,尤其是在当时的市场背景下,厂商给予的返利仅以1%计,一年也该有100多万,这些有没有上帐?有多少上帐了?标榜民主其实根本不透明的或者被视作不宜公开的商业秘密的经营体制,让员工们不能不对其产生信任危机,终于导致“12.7”事件的爆发以及其他种种不满。失信于员工便首先失去了人心,也就失去了创业的根基。商龙倡导的“为消费者采购、让消费者省钱、替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曾经打动了不少市民,也一度成为其竞争致胜的武器。可在“守天下”之际,他们的服务观念淡漠了,他们的服务机制瘫痪了,售后服务方面不满的呼声日见高涨,尽管其所作的舆论攻势,让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商龙崇拜有加,但一次次失望之后,顾客群日益稀少。不善待创造市场的功臣,不善于培育好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市场,也许正注定了其阵地萎缩起到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悲惨结局,而在企业陷于不良运转后,不去正视内在原因,在苦练内功、消化成本、加大积累上做文章,寄幻想于金融部门的“扶持”,这种侥幸和投机心理,尽管一度撑出了人气十足的门面,终究挡不住被封杀的败局。

实业,就得实实在在地干,而不能虚以待之。不少创业者无不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切身体验。或许是自身劣根性的决定,也可能是受当时的“环境”、“气候”所影响,商龙曾经的浮沉在所难免。毕竟到这个年头了,金融部门的风险意识大大增强了,在市农行信贷部门察觉后,采取了相当尖锐的“惜贷”政策。然而,商龙人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们不会就此甘心,很快重新拟就了新的报表资料,取得了上海某银行南通分行的信任,终于在有关部门的担保下,为自己找来一捆捆“救命稻草”。可惜的是,这次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不但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扭转危局,相反随即便必然地换来一纸《查封公告》。好在社会上的集资款清理及时,因而拖欠的多是银行贷款,这也就使得商龙的老总们避免了“讼累”,反落得一身轻松了。在当今这个时代,一个企业家因为一两次决策失误而跌倒是悲壮的,可如果被“谣言”或者信用危机击垮,恐怕只能说是一种悲哀。

病根之六:讳疾忌医。如果说商龙陷入最后的败局是由于种种病菌侵袭的话,那么最终让它一病不起的,就是讳疾忌医。撇开过去种种习以为常的疏于变革、疏于完善不说,就是在2000年6月,针对整个供销社系统面临的现状,市委、市政府专门发了个“29号”文件,要求按照“宁私不公,宁售不租,宁死不活”的原则彻底改制。商龙决策者虽然清楚内部潜伏的巨大危机,面对这一大好的机遇,却仍然为一种成就感所笼罩着,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守着自己的“经验”不放。殊不知,时代在飞快进步,曾经的经验完全可能很快过时,甚至成为阻碍发展的绊脚石,陷入新的经验主义泥潭无疑要被历史所唾弃。因而,在“公退民进”的大势面前,他们没有能够正视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勇气去承受“手术”的痛苦去实现脱胎换骨,没有能下决心或者说从内心就不愿意“置之死地而后生”,害怕革命干到自己头上,总是留恋昔日美好的时光,拒绝全新的机制、全新的血液给巨龙注入全新的活力,而仍世袭旧的经验、旧的传统,从而失去了抢救的大好时机,当“癌细胞”扩散、病入膏肓之时,已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商龙陷入窘境,改制尚未推开,有人看到,一向无暇棋牌之类的A总无聊之际,与留守员工竟玩起了弈棋的游戏,举手之间,不知心中滋味如何?是否出于对曾经进与退、得与失的反思?尽管商龙员工对他们的老总有抱怨的情绪,然而,不少人的恻隐之心仍然溢于言表,他们说:A总才刚刚接近天命之年,年富力强、阅历颇丰的他不该在这个时候走向没落,曾经创造过骄人业绩的商龙超市更不该在世纪之初这个大好机遇面前无所作为,陷入沉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5202.html

更多阅读

NDS SRPG最高杰作——〈召唤之夜:泪之皇冠〉通关评测

虽然都打着〈召唤之夜〉的招牌,但令人意外的是出现在NDS上的两部作品〈孪生时代〉与〈泪之皇冠〉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游戏类型。关于前者请参见Simon早前的文章,这一次Simon带来的是NDS上可能是最出色的SRPG作品——〈召唤之夜:泪之皇冠〉

钟雪灵:克莱普顿与《泪洒天堂》

今天置顶克莱普顿这首《泪洒天堂》,旨在祭典在青海玉树强震中遇难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生命正含苞待放却在这场灾难中惨死的可怜的孩子们……——钟雪灵艾里克·克莱普顿与其代表作《泪洒天堂》

成语连龙: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

成语连龙: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古训连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命里有时终须有

古训连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亦作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声明:《商龙:泪洒2001》为网友志在梦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