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西方经济学设定了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四个目标。现行的货币政策理论提供了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信用管制等货币政策工具。那么,这些目标是否适合成为货币政策目标呢?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是否可能实现这些目标呢?
一、现行货币政策理论的货币政策目标分析
1、关于稳定物价的目标。所谓物价稳定就是物价总水平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这里认为一年之内物价在±3%范围内波动都可以认为是物价稳定。共赢经济学货币理论已经研究过,在没有大型自然灾害和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是否会产生通货膨胀主要由基础货币发行量决定,通货紧缩主要是在应对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自然资源稀缺等方面的经济制度政策设计不公平不科学造成不合理的贫富悬殊引起的。因此,稳定物价可以成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并且通过货币政策可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通货紧缩。
2、关于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就是充分就业。根据造成失业的原因不同失业可以分为总需求不足造成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季节性的失业、结构性失业。西方经济学认为,除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外,其它种种原因造成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经济增长的目标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速度。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才是合理增长呢?世界上的自然资源基本上是受客观条件所限,不会随着人们意志而变化,因此,经济增长源泉就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的增加。合理的经济增长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增加所能提供经济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就是一个目标。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也不能促进经济增长,所能起到作用也就是控制一些金融投机,减少货币供应的不确定因素,消除人们的通胀或者通缩预期效应,从而减轻经济发生恶性通胀或者通缩。根据共赢经济学的货币理论,通货紧缩是一个与基础货币发行量量无关的经济现象,主要是收入分配悬殊引起的总需求不足造成,因此,货币政策在避免通货紧缩时只能起到比较次要的作用,改变人们心理预期的作用,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除总需求不足造成经济周期和周期性失业。
3、关于平衡国际收支的目标。一国国际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收支自动相等就说明该国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主要依靠国家汇率政策来实现。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主要是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稳定市场预期保障经济发展速度和潜在发展速度相一致。
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研究
因为货币购买力存在较强伸缩性,加上经济增长也是相对稳定,一般来说以不变价计算GDP不会超过10%。因此,关于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货币需求量并不重要,货币供应量才是最重要的。市场货币总供应量由三个大的因素决定:一是基础货币发行量,二是货币乘数,三是货币流通速度。
1、基础货币发行量。基础货币发行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央投放到市场纸币的总量,包括历年累计纸币投放量和当年纸币投放量。每年新投放货币的本质就是政府向国民隐形的征税。决定基础货币发行数量因素主要就是国家经济决策部门主观意志和现行经济政策约束。比如:按计划增加货币投放就是主观意志,外汇储备占有款的增加导致的中国基础货币增发就是受中国外汇储备政策约束造成的被动增发。现在主流货币理论认为人民银行可以作为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手段调控市场货币流通总量。比如:再贷款、再贴现、买卖债券。但是这种市场手段控制不会从根本上造成货币总量增加,最终反而会造成货币流量的减少,因为,再贷款、再贴现、买卖债券人民银行都有利息收入的。
2、货币乘数效应。现在货币理论一般认为影响货币乘数效应的因素包括法定存款准备比率、超额准备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比率等。存款准备比率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流通总量的重要工具,但是实际上在中国其作用是微乎其微,中国的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在50%左右,存款准备比率就是一下子从15%提到30%,或者15%下降到0,中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就是说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没有价值的。而超额准备比率受制于商业银行自身制度规定,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比率受制于个人和企事业单位习惯、收入分配现状以及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因此,货币乘数效应受制于市场,受制于银行、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的决策。在中国政府提高货币乘数效应方法只能改革中国现有金融制度,打破垄断,实现金融行业平等竞争。
3、货币流通速度。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因素,一类是心理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财务及结算制度、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状态等。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就越高,产业专业分工就越细、经济单位数量就越多,金融市场就越发达,货币流通速度就越快。但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是确定的,不会成为货币流通速度异常的原因。经济财务及结算制度属于长期稳定制度,财务及结算制度制定发布后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也是确定的,新制度运行一段时间后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就稳定下来了。只有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状态变化是多向,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共赢经济学货币理论认为在各个经济因素中只有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状态的变化是造成对货币流通速度异常变化最重要的原因。
心理因素包括人们的支付习惯、消费心理、价值观念,以及对通货膨胀率、利率、经济景气等变动的预期,以及对政府的重大政策变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预期等。人们的支付习惯、消费心理、价值观念是受一个民族传统影响,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各不相同,这只能反映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货币流通速度,不是影响经济波动的原因。政治因素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围。因此,共赢经济学货币理论认为人们对政府的重大经济政策变化和通货膨胀率、经济景气等变动的预期以及对政府的重大政策变化的预期等心理因素是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异常变化的主要因素。
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原理及效果分析
1、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原理及效果分析。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头寸紧张的情况下就要收回部分贷款存入中央银行,贷款减少又会导致商业银行存款减少,存款减少又要减少贷款,如此反复直到形成新的平衡。相反,当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就可以减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从而增加商业银行头寸,就可以给客户新增贷款,贷款增加又会使商业银行存款增加,存款增加又可以增加贷款,如此反复直到形成新的平衡。存款准备金政策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在存贷比水平高(货币乘数比较大)的银行才能发挥作用。因为在存贷比水平低情况下,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消法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欧美等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各个银行存贷比达到80%,甚至还通过金融杠杆使其存贷比达到90%以上,货币乘数都达到5倍以上,他们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二是成效较慢、时滞较长。因为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存款货币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
2、利率政策作用原理及效果分析。目前中国银行采用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调整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等,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再贷款利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相反,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再贷款利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下降,基础货币得到扩张。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时,商业银行就会增加超额存款准备金,从而使基础货币量收缩,反之则基础货币将扩张。当央行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时,居民存款的积极性提高,会导致降低企业贷款积极性会降低,存款增加可以扩大币乘数,但是贷款减少又会减小货币乘数。当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时,居民存款的积极性降低,会导致降低企业贷款积极性会提高,存款减少可以缩小币乘数,但是贷款减少又会扩大货币乘数。所以通过控制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很难确定。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实际上是属于利率双轨制,对经济作用更加不好确定了,而且很容易造成腐败。
3、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的作用原理。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就会减少货币供应量,就会推动市场利率提高。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卖出有价证券就会减少货币供应量,就会拉低市场利率提高。
4、信用管制政策的作用原理。直接信用管制政策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直接信用管制很容易造成双轨制,形成违规与腐败。
5、汇率政策的作用原理。汇率政策工具主要有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水平的确定以及汇率水平的变动和调整。汇率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本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改变国内商品竞争力调整进出口贸易顺差逆差,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比如:本国货币贬值时,本国商品的竞争力就会提高,就会减少国际贸易逆差,反之就会减少顺差。
四、结论
共赢经济学货币政策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只能通过再贴现再贷款利率调整、公开市场业务两种政策工具调控市场总货币供应量来稳定人们市场预期保持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达到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稳定市场预期保障经济发展速度和潜在发展速度相一致。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银行存贷款利率政策、信用管制政策、汇率政策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都是无效或者无法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