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实现农业产业化对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只有企业化才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农户分散经营出现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只有企业化才能促进农业由小农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实现农产品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的能力;只有企业化才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解决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只有企业化才能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取得农业生产的最大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依据市场原理和机能实现全面发展。
近年来,丽水农业产业化进程很快,成效显著,但当前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矛盾,较大地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更大推进。这些问题与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但仍有不少人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未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一些处在“三农”问题第一线的基层政府人员,还存在着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偏见,把农业产业化理解为只局限于抓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以至造成了产业链联接脱节、顾此失彼而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市场与农户的联接、订单农业等缺乏诚信,缺少制度约束。这实质上反映了企业与农户、公司与农户、市场与农户之间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信用关系,也造成政府对企业与农户、市场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协调困难。
三、农业标准化不高
农业产业化的过程缺少规范和一套有效的监控措施,冲破农产品“绿色壁垒”有待进一步提高。如茶叶,目前有20%左右因农残问题而达不到出口标准;香菇因早醛等化工、农残问题达不到出口日本、韩国的标准;水果因农残问题出口不足总量的5%。另外,国内“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及市场准入制的建立和完善,也急需我们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否则我们的产品将被拒之门外。
四、体制缺陷阻碍产销联合
现行的农业、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是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农业、农村多头管理,导致外贸、购销、加工、贮藏等管理与服务相脱节,不少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甚至出现“有利都来索,有难都回避,有功争着要”的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