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新化县猪肉的市场价约为市价每斤6、5元,六月中旬升到9元,有关部门为了守住9元大关,在菜市场设立了一个政府销售点,以每斤8、5元的价格挂牌销售,但市场很快就突破了政府力图死守的关卡,到七月中旬猪肉价格猛窜到15元,并且带动其他畜禽价格一路攀升,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从未有过的现象,因而引起市民的恐慌。 新化县猪肉价格暴涨的直接原因是: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相邻个别县市发现了猪畜传染病,于是政府下令封刀,禁止猪肉上市。封杀论产生了三个后果: 1、疫病的可疑猪场对猪进行紧急处理,养殖大户损失惨重; 2、其他养猪户为了资金周转,不得不选择地下渠道销售,刚满月的猪仔只有三元钱一斤,比蔬菜还便宜; 3、严重冲击了养猪专业户的信心,封杀令取消后,一些专业户说养猪太可怕了,因而纷纷转做它业; 4、由于专业户的减少,竞争难以转开,这为垄断形成了条件,一些屠宰和销售大户趁机控制市场。
![人民币暴涨 猪肉价格暴涨呼唤创办大型畜牧企业](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38142428486.jpeg)
猪肉价格暴涨的表层原因是供给不足,但深层原因却出在生产方面,其中主要是缺少一个可以化解风险的机制,具体表现在: 1、农村养殖大户承担的是无限风险,而不是有限责任; 2、畜牧业生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超出了个体经营的可控能力; 3、畜牧业存在生产与销售环节的风险不对称,销售环节可以通过价格上涨将风险转嫁给生产者和消费者,但生产者的转嫁机会较小。 看来,目前猪肉等畜禽产品价格的非常规上涨暴露出一个理论误区,即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来诱导企业发展的机制不完全适合农村的经济现状,认为只要将风险完全界定给了农户就能逼迫其提高效率的观点更是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成长。改变这种现状目前宜选择的措施有: 1、政府应加强对畜牧业产前、产后环节的指导,改变目前农村产前产后环节自生自灭,规模小,有的甚至卖假冒伪劣产品,故意卡专业户脖子的现象; 2、将养殖户的某些环节进一步分化,以此分散经营户的风险。例如,疫病防治可以独立出来由一些专门机构经营,这样可以提高疫病防治的技术; 3、由政府投资兴办一些有较大规模的农业企业,这些企业应有调控市场指导专业户的功能。目前,在许多行业都有国家控股或直接经营的企业,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唯独将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性、基础性、高风险性的农业排除在外,这无论在理论上而是实践上都很难说通。办有调控能力的农业企业,应主要由部、厅的有关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而不能将资金转移给地方,然后由地方政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