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适应企业文化 企业择人“专业适应”不如“文化适应”?



——专业适应是变量,文化适应是常量

几乎和每个采访对象闲聊时,他们都会抒发自己对记者职业的想象,比如你们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不上班;比如每天都和不一样的人打交道,“一定很爽”;比如写文章对你们来说肯定简单极了。

我每次都要略带较真地解释:“你说的不一定、不全对。”无论对方是一个初涉职场的新人,还是一个在他自己行业摸爬多年的精英,他对我的工作都难以真正了解。我想说明的问题是——隔行如隔山。

前两天去采访新浪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总监段冬,他还肯定地告诉我,新浪为了招收到专业对口的实习生,放弃了只把搜索目标对准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的做法,进而选择传媒大学、邮电大学一些相关专业的学生。“学生嘛,没有什么经验。所以考虑专业,无论对于他们自己的成长还是公司,都是十分重要的。”

aihuau.com

如果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做一个罗列的话,我们发现它有点像一个流行色指标:前两年是诚信,后来强调团队合作、忠诚度,未来有向Professional(专业)、专业精深发展的趋势。已有不少管理学家著书立说,说明未来世界是一个多么需要专业人才的时代,专业可以让员工和企业发展起来都身轻如燕。

专业适应—变量

 员工不适应企业文化 企业择人“专业适应”不如“文化适应”?

但是,如果说专业重要,那么我们的真实职场中又的确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在高中毕业就面临着选择今后专业发展方向的问题,而那个时候我们对该专业的情况根本一无所知,只能望文生义,以为会计就是“做做账”;父母也受报纸等各种热门职业预测的骚扰,根据他们的期望指点我们的选择;或者有些人干脆为了上一个录取分数低的专业而“铤而走险”。

专业热门与否本来就是一个由“供需市场”控制的变量,根据变量做选择总是有风险的。而且受每个个体差异的影响,如果你非要进入一个热门的和自己本身条件不符的专业,只会让你“先天”站在落后的起跑线上。那么如何把这个变量变得能够以一贯终呢?一些做职业规划的专家告诉我们——兴趣和天赋。

兴趣和天赋是在人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显现的特点,也是相对于扑朔迷离的专业容易观察出的特点。因为社会会变,但你是不会变的。也许你在学了几年会计学后,具备了做会计的一些能力,但这只是反映了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你的兴趣和天赋不在于此,即便专业对口,这个工作场所也不是你的“最佳”。因为:

如果这个职业不能发挥你的兴趣和天赋,在这个职业上你不能高速成长。也就是说这至少不是你职业发展的最佳路径,你很难通过它达到很高的层次。

你没有竞争优势。专业上的优势也许能暂时弥补缺乏兴趣和天赋带来的不足,但是假如大家都从事同样的工作一段时间后,有兴趣和天赋的人进步得会更快,在知识和技能上逐步赶超你,让你的后天专业优势也逐渐消失。

你根本就不喜欢这个职业,它只能让你越来越感到无法满足、厌倦甚至痛苦。

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适应—常量

如果说专业对口的重要性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可以不遵守的话,那么企业文化适应在任何条件下都必须遵守。因为企业文化就像一个人的脾气秉性,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把遵守常量作为自己的底线。

无论你是否专业对口,深入了解你即将去往平台的“气质秉性”都非常重要。企业文化有三个层次,可以用一个睡莲模型来解释。最上面经常可以看到的是“花”和“叶”,即通常说的组织结构、框架、制度和一些流程;第二部分是“梗”,价值观、使命、目的以及行为规范属于这个范畴;第三个部分是只有钻到淤泥里才能发现的“根”,也就是各种视为想当然的下意识、观念直觉和潜规则。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区域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张国维认为,很多人到企业中无法生存的原因,就是无法适应“根”的部分。新员工乐于和老员工交流,其中收获最多的,也是这个部分。

对于一个第一次进入职场的人来说,文化无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精神系统”,很多时候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我们必须通过亲身体验、耳濡目染地去了解,看看身边的老员工是如何工作的,他们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有着什么样的共性,公司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的决策标准、主管的处事方式、原则和风格是什么。

说到底,无论是专业对口还是文化适应,真正代表的实际就是“适应”这两个字。面对窘迫问题的适应能力、进入高速实践学习状态的适应能力、人际文化适应能力和压力管理适应能力,这四个方面是公司始终关注的问题,富有适应性的员工才是企业争相获取的关键人才。反过来对于那些寻找“第一最佳工作场所”的人来说,找到那个能让你适应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总是躲开硬钉子

适应需要时间,适应也需要磨合。如果把“不适合”当成了借口,那么再优秀的人才,也没有企业愿意与之相配,因为他把它们都丢了。

根据《职场》与北森测评和新浪网联合推出的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还有近三成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如果你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总是遇到硬钉子就躲开,往往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挑挑拣拣不全身心投入,不需要多久,你就会把“最佳第一工作场所”这个词从你的字典里面删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4392.html

更多阅读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 搞不懂社会文化,就搞不好企业文化

每一个企业,既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又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单位。每一位员工,既是企业人,又是社会人。一个企业的文化,如同漂浮在汪洋大海上的孤舟,受到社会文化的左右沉浮。在现代开放透明的社会里,一个企业无法形成独家别院式的企业文化,里

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不要让绩效考核伤害员工,伤害企业

      前些天,应一家上市公司的邀请,到企业进行绩效考核实施情况的调研,虽然企业实施了绩效考核,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针对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统统使用了强制正态分布,如将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行政部等相关岗位合在一起进行排名,但员工

员工流失:企业背后暗藏危机!

     急速变化的市场要求快速变化的组织不断更新人才,挖人、被挖、反挖已成为组织必须面临的常态,这一点从生意兴隆的猎头公司身上就可以展现无疑。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保持自己的核心员工不被挖走已无可能,最终决定员工流动的

企业欢迎新员工 为什么企业搞5S管理员工不欢迎?

——张国祥老师答学员课堂提问 5S管理简单易行,认真去做就会效果显著,完全值得在国内所有企业推行。每次讲课谈到管理与自身实际结合时,我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提到5S管理。在宁波象山讲课时,我照例提到了5S管理。我刚开头,马上就有企

企业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企业谨防把员工用“死”

  许多企业在用人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不当,造成企业员工在企业中难以发展,甚至被用“死”了。企业找人难,找到合适的员工更难。许多企业领导及人力资源管理者抱怨,员工难留,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员工为什么留不住?其实这了

声明:《员工不适应企业文化 企业择人“专业适应”不如“文化适应”?》为网友愿时光待你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