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转载请注明本文摘自《旺铺--门店盈利策略与分析》侯东著,否则作者将追究版权)提升单品平均销售额的品项优化
利润=单品平均销售额·单品数·平均毛利率-经营费用
从品项优化的角度说,本公式对于利润的控制有两个重点,单品平均销售额、单品数和平均毛利率。平均毛利率的问题(见本章提升平均毛利率的品项分类优化)我们已经讨论过,现在重点谈如何提升单品平均销售额和提升单品数的问题。
让虎、狼类商品带动小白兔、瘦狗类商品
门店的主推品类对于商品的销售是致关重要的,比如同一商品推荐的形式不同其销售额可能有天壤之别,但是由于地域性和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不同,对于顾客的购买习性来说,商品和商品之间的集客力就会存在某些差别,这样就会产生一个虎、狼、小白兔、瘦狗的虚拟品项等级――分别代表了集客力的能力差别,如图:
举例来说,情人节的时候,情人之间选择礼物时首先会想到实物礼品――虎类;其次会想到请对方玩一次保龄球――狼类;根据个人情况不同,比如在没有找到虎(A类)、狼(B类)类的可心商品时,可能会选择购买一标两人都喜欢的上等红茶――小白兔类(C类),然后背靠背在家里品茗谈天;最后,可能没有人会想到,情人节还可以送给对方Q币――瘦狗类(D类)。
作为管理人员毫无疑问应该了解这些差别,并合理排列推荐次序。但是,在此之中更重要的是要发现那些被埋没了销售潜能的C、D类商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发挥其潜能,由此让C、D类商品合理的享有基本的权利――让A、B类商品带动C、D类商品的销售。总的来说就是让所有的商品发挥其应有的销售能力。
来看一个以广东甜品店为对象就如何提升其单品平均销售额为题的策划案例。本来广东的甜品店是没有早餐生意的,也没人到凉茶甜品店吃早餐。因为要想在甜品店中做早餐生意,商圈的MC客流没有这个购买习性,人气就会成为大问题。所以广东的甜品店不经营早餐,营业员在早餐后才上班。
如果早餐类商品分为A.B.C.D类的话,那么甜品店的食品就处于D类的等级,但是想象一下,如果把早餐类食品中的A、B类商品推出来,是否可以带动甜品店内属于D类早餐食品呢?由此是否可以打破MC客流固有的消费习性呢?
比如,首先甜品店需要找到一种大众化的――即A、B类的早餐食品,比如引入新的门店合作方――小笼包经营者,有了这个A类食品一定就会解决甜品店经营早餐的人气,因为通过小笼包这一A类早餐食品可以打破MC客流不在甜品店吃早餐的固有认识。而在操作上,甜品店可以采取与卖小笼包师傅合作的形式,每天只收他10元钱,允许他从早7点到10点在门前蒸小笼包。同时,甜品店提供封装好的甜豆浆,店内再准备好豆花或稀饭。这样,人气产品――即A、B类的小笼包招徕了早餐客,而豆浆、豆花等D类利润产品就成为甜品店的赚钱工具。想想看,一包豆粉不到3元钱,可以调制出60碗豆花,广东甜品店的豆花可以卖到4元一份,早餐豆花可以优惠2元一份,几块钱就换来120块,而豆浆的毛利率比豆花还高。算起来,通常每天早上可以卖到30份豆花或豆浆,加上300元的租金收入,一个月下来就增加2100元的营业收入,而原料成本还不到50元。
同样的道理,如果门店对自己的产品能做个彻底诊断,就能将A、B类产品(也可引进AB类商品)与C、D类产品,甚至是EF类产品配置出最优的产品组合,由此满盘皆活,实现单品平均销售额的非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