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了,阿里巴巴投资的7000万元,我的5000万元都全部赔光了。现在客户的2000多万货款被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还。1400多名员工两个多月没有工资,我已经倾家荡产……”网络流传的这一陈平手机短信截图(短信接收时间为3月4日17:37),被外界认为是大型快递星晨急便“一夜倒闭”的标志。继前年深圳东道物流有限公司(DDS快递)之后,这已是国内第二家大型快递公司折戟。
业内分析,与收购来的鑫飞鸿快递公司的磨合失败,以及期待中的融资迟迟不能到位,可能是变局横生的直接原因。也有声音认为,“加盟模式”给星晨急便带来的伤害致使陈平对公司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把控出现了失误。
祸首究竟是谁?
塌陷的“云快递”
星晨急便的历史很短,由陈平等人创立于2009年3月。而他也是著名快递品牌——宅急送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当年,因管理层内部意见不合等原因,陈平离开宅急送自立门户,主要定位于B2C电子商务递送业务。2010年,阿里巴巴注资星晨急便7000万元。此后,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
“云快递”的概念,在陈平创立星辰急便之初就提出。按其构想,“云快递”不仅在服务内容上更贴近电子商务的需求,而且在整个产业链上,星晨急便希望自己成为物流的公共平台与配送的阀门与出口。简言之,所谓云快递,就是中小快递商以加盟模式加入星晨急便,可在其平台上拿到配送任务,完成各自的配送任务后,获得服务费收益。
“他们只是借用了‘云’的概念,名字听上去固然美好,但对行业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发现其中的破绽或者运营难点所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运营与物流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标直言,这个模式不可避免需要依赖庞大的物流网络,缺钱就成为必然。众所周知,快递公司最核心的资产就是网络和仓库。“哪去找那么多仓库?云快递是否成立值得商榷,它本质上是一种重资产模式,对资金的占用非常大,特别是仓储端。以陈平的资金能力,拿地自建仓库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星晨急便对外所称“拥有运转及分拨中心150多个,网点数量3800多个”,很可能是别人的网点、仓库“被划拨”到了陈平名下。
按照陈平的模式,星晨急便实际是只派件、不收件,是一种单向的物流。这在当下的快递企业几乎是没有的。“云快递像一个业务转包批发的‘发包’平台,分散给中小加盟商,所谓的‘收件’应该由淘宝来做。但实际上,由于四通一达等传统快递大佬的存在(垄断淘宝物流80%,宅急送份额仅5%),这一模式是无米之炊。所以,陈平设想的新模式没有业务量,为维持生存做传统的配送业务,其在管理和服务上又没有优势,倒掉是必然的。”
“阿里巴巴的入股充分表明了马云对物流行业并不了解!”任建标认为,物流业、尤其是快递与零担物流的本质特征是网络化、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物流企业应该是高科技知识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物流企业要靠网络与服务取胜,而不是靠低价取胜。最重要的是,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长跑而不是短跑。“快递企业要严格行业自律,以业务经营为本。所谓背靠马云,专门为电子商务配送量身打造,不过是陈平的一厢情愿。”
“次序颠倒”致命伤
对存在严重先天缺陷模式没有进行审慎论证的星辰急便,开始采用加盟制的方式大肆扩张,迅速出手收购鑫飞鸿,但结果让陈平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连肠子都悔青了”。
“陈平希望通过收购鑫飞鸿赢得股东后续投资,跃居为国内最大的快递公司之一。”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陈平看来,百姓包裹是他在物流业还能做的最后一块市场。已在长三角、珠三角耕耘10年的快递公司鑫飞鸿,正是进军社区物流最好的平台。但星辰急便的投资方对电商的配送更感兴趣,而不是成为一家业务冗杂的快递公司。收购鑫飞鸿的方案最终没能在星辰急便董事会上审议通过。
然而,年过50岁的陈平还是拿出自己2200万元的养老钱,孤注一掷收购。根据协议,他替鑫飞鸿还清债务后,后者归其所有。陈平的打算是,先把鑫飞鸿眼前的债还了,等这个平台开始运转,走上正轨或者开始盈利后,星晨急便的董事会也许会考虑接盘。不过,这笔款项仍无法填补鑫飞鸿3700万元的债务总额。“收购鑫飞鸿的举动实在太冲动了,我当时太急着把公司做大。现在看,凡事都得尊重发展规律,走到这一步,我愿赌服输。”陈平承认。
“这也是当前快递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企业规模太小不具备网络效应,经营效益就较差。所以,一些快递企业为了发展就必须要有规模。但随着规模扩大,经营风险不断提升,如果没有相应的风险管控体系,一旦某些经营环节出问题,就会出现系统性风险,导致财务风险大大增加,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资金链断裂,然后倒闭。”任建标分析,和星晨急便相似,很多本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个次序颠倒的问题。“在美欧,企业主往往把资金链排在第一位、利润其次、规模最次。中国企业家恰恰相反,更喜欢贪大求全,规模第一、利润第二、资金链最次,快速做大必然致使这些企业不约而同出现资金链断裂。”
加盟模式走到尽头
像很多遭遇大败局的中国民营企业一样,梳理星辰急便的发展路径,也是“开头很美好,过程很纠结,结果很悲惨。”对于这家企业的猝死,坊间大多倾向将其死因归咎于陈平采取的加盟模式。但少有人注意,加盟模式之所以至今仍是中国快递业的主流营运模式,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与直营模式相比,其能够通过加盟商的业务外包缓解母体公司的资金压力。不过确实,加盟的弊端在快递企业的发展中日益凸显,已成为国内大部分快递企业的成长之惑。
“这一模式容易造成快递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能力滞后、投诉率高。”任建标表示,加盟门槛低,2万-3万元的保证金尚不足以形成有力约束,管理风险十分明显。一旦出现经营不善,加盟商很可能会卷款走人。所以,快递业要进一步发展,加盟模式也已经走到头了,必须要转型。
直营模式具有风险可控、服务统一、结算统一等诸多优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其在未来10年内逐步蚕食加盟模式的地盘。不过,面对居高不下的直营资本门槛,不少快递公司曾长期纠结于“加盟还是直营”的战略抉择之中。
“未来直营是大方向,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眼下,加盟与代理的模式仍是物流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网络与客户的积累阶段。”但任建标指出,“最理想的快递业经营模式是以自营为主,代理为辅。” 在这一阶段,企业必须要做好自营的模式,必须对物流全流程进行整合与服务质量控制。物流行业是一个集网络化、信息化、知识化于一体的行业,需要高度跨地域、跨业务、跨组织进行整合,包括外包内部化等创新,很难做到对物流进行全流程质量控制。“加盟模式只是追求快速发展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稍有不慎,危机不可避免。”
目前,无论是四大跨国快递公司,还是邮政EMS和顺丰,都采用了近乎100%的直营体系。而包括“四通一达”在内的多家民营快递龙头企业,自前年起已经开始谋求转型。其中,圆通大部分的新增网点都已转为直营模式;中通在一线城市的大多数网点、汇通在石家庄等地的网点也都变加盟为直营。此外,也有快递公司推行“三三制”的产权结构整合,目标将是1/3的加盟商进行股份制改制,1/3加盟商保留,1/3加盟商改制成为代理,以此来细化市场、提升服务。
更有快递企业尝试跨界,寻求多元化经营之路。据悉,申通欲涉足电商,顺丰则在100%直营战略之上,开起了便利店,打起连锁终端的主意,但只是它们业务拓展的效果尚需时间检验。
不管怎么转型,面对持续的资本需求,“物流企业突围的唯一办法是打通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