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篇关于酒业的文章,奈因工作繁忙且不谙酒业管理之道,不敢妄言。因前日友人介绍04年获奖影片《杯酒人生》颇有些小感受,斟酌一二,斗胆献丑。
与当今好莱坞追求特效与排场的高成本影片相比,这部低成本的获奖影片其精妙处,个人认为正是其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男女主人公对平凡生活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女主角玛娅关于红酒那番言论“我喜欢想酒的一生,把它想成是有生命的东西,想葡萄成长的那年发生了什么事,下过雨之后的太阳如何闪耀,想所有采集葡萄的人们,如果那是瓶老酒,他们又有多少人现已不在人世了......要是我今天开了一瓶酒,它的味道会跟我改天开不一样,因为一瓶酒其实有生命,它会持续演变,变繁复,直到它达到最完美的境界......然后它会维持稳定,最后不可避免的衰老。”影片的结尾男女主人公终于如愿以偿。在为他们祝福的同时,或许心灵还算稍有敏感的我,似乎也看到了些与酒类生产企业有关的一个话题。
在一般人的眼里,酒也好水也罢,不过是老百姓日常的消费型产品。不同的是消费群体会依据其消费能力或应用的不同目的,来选择适合的价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酒类企业也非常敏锐地认识到,企业要生存、壮大,就应该力求在占有主要目标消费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以往尚未涉及到的目标市场,力求缩减或填补本企业产品的销售真空地带。如一直以国酒之称的茅台,在以酒精度为标准推出43、53等多种产品的同时,还增加了“茅台王子”、“茅台迎宾”等系列中档价位产品,使茅台酒消费群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还如,一直走平民路线的红星二锅头推出的红花、青花等不同系列的中高价位产品,也获得了部分高消费群认可。以上两例都是企业在未改变品牌的情况下而做出的市场举措,而像五粮液等拥有众多品牌的酒类企业,其产品更是涵盖各目标阶层消费群。这一现象说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往酒类生产企业那种广为酒民熟知的、非常清晰的价格或市场定位将变得丰富而模糊。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酒类企业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呢?除了质量、包装、促销等因素外,酒类企业更不能忽视您的产品所具有的、特定的、独一无二的且应广为认知的文化牌。简单说,就是企业应该去思考,如何让您的消费者,能够如上面提到的《杯酒人生》的女主角玛娅那样,深刻理解和体会到酒不仅是一件简单的商品,它里面也蕴含着丰厚的情感内涵与闪耀的精神生命。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的消费者非常理性,他们只会依据口袋和价签消费。错!我们可以看看随处可见的麦当劳或者必胜客,那里面包和馅饼其口感不见得比某些西点屋做得好(为避免广告嫌疑不便透露那些西点屋或者蛋糕店的名称),但其价格确是后者的3倍以上,市场占有率更远远不是一个量级的。这就是文化,这就是价值。
可喜的是,我们国内很多企业家已经知晓并挖掘与运用适合本企业产品特点的独特的品牌文化价值。青岛啤酒总裁孙明波在《中国企业家》做“奥运特刊”时,就抒发了这样一个心声“借助奥运会这个平台,对丰富我们的品牌内涵有非常大的影响。还导致了意想不到的运营模式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由传统的销售型模式,转变为将品牌传播,消费者体验和产品销售结合起来的“三位一体”模式。过去我们使用的是传统的营销模式,通过批发商、零售商来卖产品,我们现在更加注重品牌,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不仅仅是品牌的口味,更重要的是品牌的精神、内涵,就像我们喝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其实大家喝的不是简单的饮料、喝的是文化。”
如何塑造您的品牌文化,相信企业管理者知之甚多,只要留意,这种文化牌抓住也非难事。至于如何打好这张文化牌,则需要企业领导们即抱有矢志不渝的决心,更要有“于细微处见功夫”的准备。毕竟一件工装、一辆货车、一个包装、一个瓶盖乃至一个微笑,都是您企业品牌文化的展示窗口。都会让您的目标消费者知道:您售卖的是酒,亦或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