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2006年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管理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广州中山大学举办。论坛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体育经济也得到飞速发展,我国要重新审视体育产业的发展,探讨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论坛也针对广东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专题探讨。 据了解,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每年为世界带来4000亿美元的收入,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使其已成为21世纪最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黄金产业之一。 我国体育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目前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其创造的年产值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比起这些国家和地区,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起步较晚,上个世纪90年代初才刚刚起步。1990年北京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大型国际综合运动会,此次体育盛会拉动了北京体育产业以及相关行业快速发展。此后我国体育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大的体育盛会相继进入我国,2004年,上海打败了众多竞争对手,顺利地把世界上三大体育运动之一的F1赛引进来,让这个新兴的汽车生产城市增添了一个醒目的城市名片,举办者用商业化操作方式,把这个令爱好者癫狂的重大赛事塑造成一个“有利可图”的体育产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将给北京、广州乃至全国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跃上新的台阶。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用品重要的制造基地,制造量已经达到世界市场的65%,中国体博会已经和世界最大的慕尼黑体博会(ISPO)的规模比肩。中国的制造能力和市场规模令世界瞩目,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著名品牌早已进入中国,2004年,世界最大的健身器材制造企业爱康、占NBA赛场器材52%份额的波特、世界田径器材著名品牌尼西等均在中国设厂,并宣布进军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世界许多二、三流的体育品牌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呈现出著名超大型企业向二、三流企业,运动服饰企业向器材和场馆设施建设等企业的流向,这一趋势标志着世界体育用品业已经全面进入中国。 2010年亚运造就粤体育大商机 广东体育产业在国内素有“三分天下”的美誉,目前体育用品生产资源已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全省登记在册的体育健身娱乐企业多达8000多家,专业体育用品生产企业504家,同时还造就了康威、好家庭、兰狮、闪电等20多个全国知名体育品牌,占全国半壁江山还多。广东体育消费市场巨大,据统计,2005年全省体育产业核心消费已经突破百亿元,其市场潜力还大有可挖。 广州是广东经济文化中心,是广东体育产业发展的龙头,体育产业总产值占全省1/3强。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广州拥有1300万人口,体育人口达58%,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当。广州成功申办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这为广州体育产业迎来极好的发展契机。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透露,广州将投资20亿用于新建比赛场馆和改修旧场馆,围绕亚运村、新闻中心、地铁运输和市政基础的建设投资总额将达到2000亿。他指出,亚运会带给广州的将是无数的商机和无可估量的经济效益,2003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足球赛,一场比赛就为国家赢得了530万元的税款,“只要抓紧亚运会这个契机,广州、广东体育产业发将大有作为”。 品牌、集团化经营方式亟待充实 虽然广东体育产业总量庞大,市场潜力无穷,但“全省各类知名商标中体育类仅寥寥几个,没有一个体育类上市公司”,大部分的广东体育企业只做来料加工赚取为数不多的加工费。据行内人士介绍,目前美国的国际管理集团、瑞士的国际体育娱乐公司几乎垄断了我国包括广东最受人瞩目赛事的经纪代理业务。而相比之下,广东的体育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陈旧、缺乏品牌、过度竞争,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的经营方式有待充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方面,专家分析,除缺乏多元化经营的综合大型体育产业集团外,行业内缺乏快捷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亦拖了广东体育产业的后腿。此外,目前广东尚未有引导和扶持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广东体育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等主体行业比重还偏小,规模有待扩张。 本土企业要与外国竞争对手较量,业内人士认为,股份制改造、兼并、联合、上市、重组等方式必须出现在广东体育产业,希望经过一轮的动作,能形成一批具有导向性、规模化的体育企业集团。
广东省体育局的《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思路和对策》提出:突破广东体育产业局限,要积极研究和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融资)方式多样化的体育筹资和融资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探索建立体育产业发展基金。据悉,目前有关银行已经建立了中小体育经营企业信贷条件,降低信贷门槛,并依据标准配套相关的金融产品。 行内人士认为,在2008年奥运、2010年亚运大的背景下,未来的几年里,全国体育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面对如此难得发展机遇,广东体育产业要借机寻求突破,在推进产业化过程中加强市场运作的现代意识,跟国际体育产业接轨,促进产业升级。本报记者 陈逵
2006-5-15《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