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书画院艺术委员会 谈“金陵四家”的书画价格



 这是多年前从事艺术品投资的一些经验,相信对于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投资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金陵四家”是建国以来江苏画坛所呈现的一段极其重要的时期。从傅钱亚宋到钱亚宋魏或亚宋魏陈,在艺术风格和创作趋势上他们也都有着一脉相承的线索,他们的名声和地位较高,对于江苏中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创作艺术成就的逐步弱化趋势终究难以形成学术流派(画派),并且严格意义上的金陵四家人们多指钱松嵓、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在不同时期里他们的作品交易都最为活跃,市场价格也较高。“金陵四家”的称谓在市场交易中尤其为买卖字画的玩家们所津津乐道。“金陵四家”的书画作品在本地(特指称南京或江苏省内)市场交易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对书画作品的风格选择,还是在交易价格方面都足以影响大多数人购买书画作品的倾向,并且逐步地越来越多他们的假画充斥在各种形式的交易买卖之中。书画经营的市场交易特征也总是如此的。

 “金陵四家”的形成追溯自当代国画大师傅抱石组建江苏省国画院并率队万里采风创作开始。其特别显著的特征是反映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创作热情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创作内容,也改变了他们的艺术语言和风格,最为重要的是彻底洗去旧的文人画风。

在当前的艺术市场形势下,“金陵四家”作品的交易都已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化特征。但这通常是指港台、日本及东南亚区域,较为活跃的作品交易买卖行为还是在国内;南北区域在交易的习惯和市场倾向性机率上,特别是成交价格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南方更容易认同他们的作品。在国内艺术市场他们都已位列现代艺术名家之列。

艺术大师傅抱石的作品已经是国际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港台艺术拍卖市场中炙手可热的焦点,连连创新高。只要可能,购藏他的真迹作品是永远正确的投资。只是他的作品和市场成交价格、市场行情等已非“金陵四家”中其他人可同日而语的了。本文也就不对此妄下结论。

钱松嵓的作品最早进入香港拍卖市场是在1986年,他的一幅《黄山筑路图》成交价为20000元港币;80年代他的作品本地交易价格为2000元一幅;到90年代为2500元一平尺;目前市场价格在7000-15000元一平尺,已经成为各家拍卖公司征集的主要艺术作品。钱松嵓是建国以来,我国中国书画界仅逊于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林风眠的大师级艺术家的顶尖人物。他在当代中国画坛的地位和艺术成就稳固,作品已历经近二十年的交易成长期,市场价格稳定,风险及变数极小。

宋文治的作品1991年进入香港拍卖市场,一幅《北海云岚》竞价48000元港币成交。80年代其画作的交易价格大致在500元一平尺;90年前后略增为800元一平尺;近年已经高涨达到6000-8000元一平尺。并且在多场拍卖会上价格呈上升趋势,为大多数藏家看好,特别是近几年来炒作的尤为厉害。

亚明的作品在90年初期进入拍卖市场,拍卖价通常在6000-10000元/幅左右,他的作品80年代价格为300元一平尺;90年代初期为600元一平尺;今年行情已达到3000元一平尺。

魏紫熙、陈大羽的作品大致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拍卖会,其中本地及上海、广东的拍卖公司较多;各地在价格上也存在差异。

目前,魏紫熙作品的行情为2500元一平尺;相比之下陈大羽作品的行情价格稍高,他的公鸡类题材作品高到3000-4000元一平尺。

上述几位大师除钱松嵓外,他们的作品交易市场多依赖本地买家炒作和广东、港台藏家的购进,在这些区域的成交价格也很高。北京和国内其他城市极少有他们的作品销售,或成交价格很低,陈大羽作品在北京拍卖会上的价格不及本地的二分之一。

当今人们所谓的“金陵四家”作品价格与市场行情的变化会有怎样的趋势?应当说是很难有一个完整而准确的结论,而当下的交易行情也只是一种表象而已。下面的分析希望能够给艺术品投资人士提供一种思路,除了可以对“金陵四家”的艺术创作水平和作品的市场行情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从中更可以去掌握一些操作艺术品投资的基本方法。

 

一、      关于金陵四家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

 

亚宋魏陈在当今江苏画坛的影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特有的地理文化环境造就了他们这一代艺术名家,特别是经济的优先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频繁使得他们的作品交易有了较前人所没有的活跃。

但这种富足的文化和经济环境对他们的创作和风格的影响也使得他们作品的艺术成就逐渐退化,而难以在艺术史论上获得可以相对应的历史地位。

由于历史文化和他们自身的双重因素造成他们的作品风格定形过早,图式结构和表现语言也多有重复,缺乏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创新和变革,真正个性化的代表作品较少;作品更多的只是对传统技法的成熟运用和理解,却无法达到一种突破性的创新。

“金陵四家”们身处的环境使他们创作了大量的应景乃至命题作品,这些作品的流传也都影响到对他们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的评介,他们始终不能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论中的艺术大师,这一个“结论”必然影响到他们的作品在艺术市场的交易与价格增长的潜力,特别是在他们的身后很难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价格增长,而真正进入国际艺术品市场更是不可能的。

 

二、      关于他们的作品交易价格和行情走势

 金陵书画院艺术委员会 谈“金陵四家”的书画价格

 

   “金陵四家”作品的市场成形和交易大致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价格增长稳健,涨落幅度相差不大;尤其是近二十年的市场交易使得他们的作品已被当作名家作品购藏。

政府官员和富人们的关注也提高了他们在本地艺术界的地位,购买和收藏他们的作品成为一种时尚和实力的象征,致使他们的作品价格增长幅度曾经很大。

早期自他们手中购得作品的价格不及市场交易价格的二分之一,而现在再从他们家中买画已经很困难,且价格反而高于市场交易的价格,这也人为地抬高了市场交易行情和拍卖的成交价格。

价格增长的空间过早地被扩充,只能会压缩市场交易本身。当下时期他们的作品价格能否稳住不变,能否有新的较大的增长幅度?答案是否定的。

从艺术市场的各个方面分析的结论是他们的作品交易会有一个非常缓慢的停滞增长阶段,乃至于会有下落的趋势;如果出现这种下落情况,价格反弹的动力是没有的。

 

三、      关于作品市场交易行为

 

中青年艺术家作品的交易是复杂而不规范,名家作品的交易是简单而不规范,这是中国书画市场买卖的主要特征之一。“

金陵四家”的作品问世及其流向市场至今也没能脱离传统的和一贯的交易方式和渠道,基本上他们的印章多由家属或亲密弟子保管,坚持一手交钱一手盖章。在这种情形下有不少作品的价格成交时远悖于市场行情,加价的随意性较大,所以很难从这些方面去考量当下作品价格尺度的稳定性。

“金陵四家”的应酬活动已经很少,但仍然有不少作品通过上述非正常途径流入市场,这些与画家有着亲密关系的炒家的肆意炒作对市场交易的成长和艺术品投资人的信心都是非常不利的。

 

四、      关于作品的市场定位

 

   “金陵四家”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当今的艺术品市场交易上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作品风格上的突破缺乏创造性的艺术成就,价格的增长不可能达到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林风眠等艺术大师作品的价格和交易上的普遍性、广泛性;地方区域性的交易认同心理会导致购藏群体的缩小。从艺术品投资升值的角度分析,又缺乏董欣宾、贾又福、陈平等人作品的市场增值潜力。

可以说,当下“金陵四家”作品的市场价位已近峰值,今后的市场交易中仍会有大量的“金陵四家”的作品,但投资的空间由于前几年艺术市场的活跃和人为炒作已被过早地扩展殆尽。

将来成熟的艺术品市场经营行为必须依靠从艺术成就、艺术品的经营、艺术活动的操作、艺术家的代理等因素来发掘作品的市场潜力。传统的艺术市场因素和交易习惯也将难以与现代的艺术品交易行为相融合,虽然“金陵四家”的作品将会一直是当代艺术作品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其作品的市场特性决定了他们的作品收藏价值远远大于投资价值。因此,综上所述,我们能够说,“金陵四家”的作品已不符合成熟的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和运作。成熟的艺术品投资人士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他们的作品有较大的投资关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3749.html

更多阅读

明四家——好文 明四家都有谁

“明四家”是指明代中期最负盛名的四大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因他们均系苏州一带人,艺术活动与绘画创作主要在苏州地区,而苏州自古别称吴门,故画史上又称他们为“吴门四家”。一 明四家的涵义  明代二百七十余年,名画

女儿和祖母家的菲律宾保姆 四女儿掌掴小保姆

林来自菲律宾,是祖母家的佣人, 第一次见到林的时候,她看到我好像看到了自家亲戚一般很是兴奋, 整个大家庭,就我们的脸型肤色接近, 所以,她对我说,看到我觉得很亲切。林的合同期是两年,这个月底就到期了,本来是想回去度假休息,看看孩子

课堂教学过程的审美化--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中学课堂教学艺术

蒋念祖“教学艺术”,是诸多教育家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下了不少定义,比较典型的如: 戚建庄等认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唐文中等认为,教学艺术是指师生紧密合作,充

声明:《金陵书画院艺术委员会 谈“金陵四家”的书画价格》为网友拢一蓑烟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