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2年中国加入了WTO后,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国际贸易形势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国纺织服装业蓬勃发展,产能快速扩张,这导致了国内棉花供需再次严重失衡,并且消费缺口不断扩大。在一串串光环的背后总是掩盖着某些难以挥去的忧虑和难以去除的症结,尽管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但全球棉花定价权却并不在中国。随着中国棉花消费的进口依赖性大幅提高,作为纺织原料的棉花采购不可避免地受制于人,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国际棉商的深入以及进口棉大幅增加,这些都对中国国内棉花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为了能够摆脱这种困境,棉花期货获批,并且国家实行了棉花进口关税和配额管理、国家棉花收储和抛售等政策,但自给率不足、贸易效率低下、统计数据误差大始终困扰着中国棉花产业。棉花进口依存度上升,自给率大幅降低随着纺织业快速发展和产能的快速扩张,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纺织厂和服装厂,国内的棉花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日益市场化、国际化。近几年,中国棉花消费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速,消费缺口也日益扩大。2002/2003至2006/2007年度中国棉花供需数据
自从2002年加入WTO后,中国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由于纺织企业的快速扩张,棉花消费需求大增,国内棉花产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消费缺口日益扩大。从2002/2003年度至2006/2007年度,中国棉花消费缺口为211万吨、163万吨、337万吨、316万吨,同时,进口量分别达到了192万吨、139万吨、420万吨、230万吨。随着外棉的大量进口,中国棉花生产的自给率大幅降低,其中2005/2006年度自给率跌至65%,尽管2006/2007年度有所回升,但也只达到了71%。这样,中国棉花消费就会受制于人,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高买低卖的现象。
(未完待续)2008年3月10 发表于《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