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 黔西南州县域工业——兴义市(县)工业



  兴义市在清末,民国时期仅有季节性的手工业生产,主要分散在农村,生产一些小宗产品,有麻绳、棕绳、草鞋、草席、坛罐、砖瓦、土纸、皮革、蓝靛、酱油、箩筐、竹席、木农具、铁农具、银器、铜器等。1950年后,逐步发展为食品、造纸、化学、机械、印刷、建材、煤炭、冶炼等工业行业。

  解放后,兴义市工业在政府帮助个体手工业者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体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分批组织走合作化道路,形成了一批集体工业企业,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建和将一批手工业合作社过度为国营工业企业。通过计划手段(改革开放前)和市场手段的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使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具有活力,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工业企业。解放后,兴义市工业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解放初期(1950~1951年),政府帮助个体手工业者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原有个体手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了陶瓷、斗笠、土布、榨油、酿酒、熬糖、挖煤、炼铁、缝纫等工业产业。1952年,全县城乡有个体手工业者2049户,2790人。其中:城镇有1183户,1647人;手工业总产值11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1.7%。同时,1951年在县城建县人民酒精厂,1952年改为地方国营兴义县酒厂(现贵州醇酒厂)。

  第二阶段:1952~1957年,在这段时期,一是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分批组织走合作化道路。1953年,合作小组由5个发展到37个,共696人,总产值170万元,比1952年增长54.54%。1954年,全县手工业产品有300多种。主要行业有:农具加工、陶瓷、针织、斗笠、皮革、棉织、砖瓦、食品加工、造纸等。1957年,全县有34个手工业合作社(组),18个自然行业,从业人员2020人,总产值29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7.29%,比1952年增长1.64倍。二是以公私合营和新建的方式成立了一些国营企业。1952年在县城铁匠街建地方国营兴义县印刷厂,县粮食科在县城老城街建打米厂,1953年在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将财神庙私营电灯厂改为公私合营兴义县电灯厂。此后几年,又成立了湖南街食品厂、顶效榨油厂、兴义县纳省煤矿、兴义县化工玻璃厂、兴义县四合印刷厂、兴义县酱菜厂、狮子山水电站(100千瓦),贵阳公私合营红星面粉厂迁来兴义。1957年底,全县有国营工业企业7个,公私合营企业3个,共有职工2266人,年总产值10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6.7%。在国营工业中,手工业的比重较重,国营工业虽未占优势,但各厂、矿在设备、技术和企业管理上都有发展和提高。

  第三阶段:1958~1962年,在这阶段,一是手工业合作社过度为国营工业和合作工厂(集体企业),1958年下半年,全县34个手工业合作社(组)中,转为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直属合作工厂的有:纺织、宽布、缝纫、鞋革、斗笠等5个,占总社数的14.7%,从业人员331人,占社员总数16.4%;并将部分合作社并入国营企业。1958年8月下旬,全县掀起大炼钢铁和大办工业的群众运动,组织号称10万人的大军投入工业生产,全县兴建钢铁厂165个,年底全县共炼毛铁1184吨,土钢184吨,但质量低劣。1958年秋-1959年春,全县工业一哄而起,形成了煤炭、冶金、化学、机械、建材、造纸、食品等工业行业。1959年底,全县厂(矿)企业有1150个,职工1.3万人,国营工业总产值106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7.87%,在统计数字上比1958年增长39.6%。1960年冬,遵照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委、县政府对工业企业进行了关、停、并、转。大部分手工业实行转产或合并。1962年底,全县有手工业合作厂、社、组55个,从业人员2176人。其中:县属合作工厂5个、生产合作社29个,年总产值123万元,比1961年增长73.23%,但网点布局不合理,行业重复,管理混乱,质次价高,有的产品产大于销。国营企业通过调整后,保留了酒厂、印刷厂、纳省煤矿、农机厂、东瓜寨陶瓷厂和商业局食品厂,粮食局打米厂、榨油厂及公私合营面粉厂等9个,共有职工324人,工业总产值26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7.88%,比1960年下降33.2%。

  第四阶段:1963~1965年,这期间,兴义市工业经济发展逐步趋于稳定,同时对一些不合理的企业或产业作了调整,私营和个体手工业几乎不存在,国有企业成为工业经济的主导,集体企业成为有益补充。1963~1965年,继续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企业生产经营逐年好转。1965年,东瓜寨陶瓷厂下马,大部分职工调往安顺青山砖瓦厂。是年全县国营工业总产值271万元,比1962年增长4.32%。

  1965年,恢复兴义专区,1966年将县农机厂、印刷厂收归兴义专署管理。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工业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直到1971年,工业企业才逐年恢复生产。1972年建自来水公司、农机修造厂、化工厂(现兴义化工总厂)。1974年将纳省煤矿迁至白碗窑公社境内,建县凹子冲煤矿。1975年建县砂石厂;1976年建县制药厂。1979年兴义专署将所属兴义水泥厂下放给县,改称兴义县水泥厂。

  1977年后,各厂(矿)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建立以岗位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推行技术改造和革命,企业经营开始好转。1980年起,各厂(矿)开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推行经济责任制,有的厂(矿)扭亏为盈。1982年,全县国营工业总产值增加到1064万元,比1978年增长12.37%。县林工商经销公司加工厂1983年投产。县第二酒厂1984年建成投产,同年县饲料生产试验场投产。县面粉厂1985年投产,同年将县砂石厂改建为县瓷厂。

  1985年底,县属国营工业企业有:酒厂、二酒厂、水泥厂、农机修造厂、凹子冲煤矿、塑料厂、瓷厂、食品厂、酱菜厂、食品公司屠宰场、粮油加工厂(即打米厂)、面粉厂、饲料生产试验场、自来水公司、林工商经销公司加工厂、狮子山及锅底河水库坝后、风洞、柯沙坡4个水电站等21个,共有职工1288人,占地面积148628平米,建筑面积87145平米,大小生产设备604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423.3万元,净值876.8万元,流动资金407.4万元。其中:国家流动基金100.5万元,企业流动基金18.5万元,流动资金借款288.4万元。工业总产值135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55.6%,比1984年下降10.42%。除凹子冲煤矿在继建中,县食品公司屠宰场亏损外,各厂共盈利79.34万元,比1984年增长13.04%。

  与此同时,集体工业经济方面,1968年将胜利建筑社改为兴义县建筑联社,1972年拨归城关镇规划办公室管理,1973年转属县城镇建设局。1978年从缝纫一、二社抽调部分技术工人建成兴义县被服厂,1981年改为服装厂。1982年将铁业生产合作社改为榨油合作工厂。1977~1980年,农村手工业的厂、社、组除保留白碗窑陶瓷厂和顶效八一农具厂外,先后将下午屯、敬南、泥凼、捧乍、乌沙、仓更、七舍8个区的农具厂,顶效的斗笠社和农村综合社划归县社队企业局管理。

  1985年底,县属集体企业合作工厂有服装厂、木工厂、白碗窑陶瓷厂、民族商品综合厂、榨油厂、顶效八一农具厂、飞龙鞭炮厂等9个;手工业合作社有缝纫一、二社、五金社、车辆修理社、印染社、皮革社、弹花社、钟表修理社等8个。17个厂、社共有职工741人,占地面积21295平方米,大小生产设备255台,固定资产原值216.6万元,流动资金55.7万元,总产值300多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3.81%。主要产品年产量:日用陶瓷107万件,服装7.34万件,棉布3万米,木制家具2634件,铁铸件62吨。

  第四阶段:1986-2004年,(1987年兴义县改为兴义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同时国家鼓励发展个体、私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多种经济成分,使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全市工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工业经济产业和企业不断涌现,过时的产业和企业不断被淘汰。原县属21个工业企业中,狮子山、柯沙坡及风洞水电站因装机容量太小等原因先后下马,锅底河水电站已经技改扩容,现属兴义市南江电力有限公司;林工商经销公司及其加工厂已于1998年停产;饲料生产试验场已于2000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凹子冲煤矿和市制药厂已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初改制为民营企业;二酒厂兼并给贵州醇酒厂后停产;农机厂现为市水泥厂下属企业;瓷厂2003年初停产。现存国有企业中除贵州醇酒厂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飞速发展外,其他企业并未得到很好发展,2002年底,全市16家国有工业企业拥有总资产139650.9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3200万元。

  1985年后,集体工业企业由于企业经营不善,人员逐渐老化,设备简陋陈旧,技术落后,质次价高,部分产品被其他商品替代等原因,绝大部分企业倒闭。民族商品厂已2002年被贵州醇彩印厂兼并,白碗窑陶瓷厂早在20世纪70年代停产,顶效八一农具厂现年产值不超过10万元。

  虽然在此期间,兴义市国有和集体工业经济发展并不令人满意,但全市工业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具有活力,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工业,并使兴义市逐步形成了八大(煤炭、电力、建材、医药、酿造、冶金、化工、食品加工)工业经济支柱产业,为兴义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2年全市工业经济实现总产值176300万元(为1985年的106.46倍);在国民总收入中,工业经济占43%;近年来工业经济一般保持在12%以上的增速,成为兴义市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中坚力量。

 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 黔西南州县域工业——兴义市(县)工业
  到2002年末,全市工业企业主要有:页岩砖厂(马岭镇16家、乌沙镇4家、威舍3家、下午屯1家、郑屯1家)、市水泥厂、荣盛集团水泥厂、市陶瓷厂(2003年停产)、兴义市山友塑钢厂、凹子冲煤矿、南江电力有限公司(下辖4个水电站)、小田电站和普梯电站、天地制药厂、心意药业、华圣制药、圣都制药、贵州苗药、云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州铁合金厂、白水河铁合金厂、桔山铁合金厂、玉泰铁合金厂、鑫达铁合金厂、荣盛铁厂、威舍永发锌业公司、威舍民族铅锌选矿厂、威舍华中碳化硅有限公司、下午屯兴发轧钢厂、兴义丰源油脂厂、市达峰油脂厂、朝辉面粉厂、黔隆食品厂、市食品厂、市面粉厂、市制米厂、市酱菜厂、贵州醇酒厂、金粮液酒厂、云峰酒业有限公司、神龙饲料公司、市神力饲料厂等。

  “十五”期间,兴义市工业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增长领先进一步显现,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并处于加速成长期;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股份制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稳步发展,成为体现企业改革方向的新兴生产力,工业多元经济格局形成;个体私营企业迅速崛起,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了从工业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性跨越;工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特色优势更为鲜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00年,兴义市第二产业完成生产总值127412万元,2005年预计完成314000万元,比2000年增长81.89%,“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71%。其中:工业产值2000年实现114420万元,2005年预计完成265000万元,比2000年增长60.98%,年均增长9.99%。全市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6%,增加到50.5%,增加了4.5个百分点,工业所占比重为全州和各周边县市区最高。“十五”以来,兴义市工业经济“龙头”高扬,凯歌齐奏,捷报频传,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领先地位进一步凸现,工业经济撑起了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兴义市跻身全省经济十强县市和中国西部百强第48位,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

  黔西南州南江集团公司

  贵州南江水利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江集团公司),是贵州省水利系统组建的首家水电产业集团公司。

  1990年5月,国家重点工程鲁布革水电站建成后,每年留成5%的电量给兴义市,由此诞生了一个小小的留成电管理机构——兴义市水电局供电所。供电所成立之后,兴义市地方电网迅速向全市26个缺电乡镇幅射,向威舍开发区和南昆铁路贵州段沿线延伸。到1994年4月,共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5座,年供电量7772万千瓦时,电网覆盖2500多平方公里,地方电力总资产3177万元,电力调度实现了遥测、遥控。遥信,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地方电网基本形成。

  1994年5月,兴义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预备县(市)。建设中,市供电所作为电力工程勘测、设计、施工部门,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先后新建、改造35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输变电线路180公里,10千伏线路1200多公里,电网覆盖3200多平方公里;并形成跨行政区域供电的格局;全市乡镇通电率100%,村通电率100%,户均通电率99.3%,人均用电量400千瓦时以上。1995年11月,兴义市初级电气化县供电量由1994年的7000多万千瓦时上升至1995年的l.02亿千瓦时,资产从1994年的311多万元上升至5000多万元。1996年,市供电所发展为市地方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1997年10月,根据兴义市水利产业及地方电业的发展实际,兴义市地方电力有限公司开始筹建贵州南江水利电力集团。1998年5月27日,贵州南江水利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新成立的南江集团,是在兴义市地方电力有限公司改组改制的基础上,并以其作为集团母公司组建成的经济联合体。集团共有16个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10个。南江集团公司拥有中型水库3座,总库容8625万立方,每年向兴义市供水1000~1500万立方,灌溉农田10.45万亩;上网运行的小水电站17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并有自己独立的法定供电区域。电力覆盖4000平方公里,供电量达1.5亿千瓦时,可与国家大电网互供电量、调剂余缺;是一个集发电、供电、供水、灌溉、科工贸为一体的多种产业并举的水电产业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6亿多元。从1994年以来,企业多次赢得国家、省、州党政府部门给予的荣誉称号,是贵州知名的省级“文化先进企业”和“文明单位”。

  黔西南州荣盛集团

  贵州荣盛集团是集工业和商贸、服务业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民营企业联合体。集团的母公司──贵州荣盛(集团)建材有限公司则为这一集团的核心企业。贵州荣盛集团所涉足的工业领域主要有建材、医药、食品饮料业。荣盛集团是总部所在地兴义市的主要纳税户之一。

  1985年8月,龚荣忠夫妇以16万元起步,创办贵州省兴义市荣盛铁厂,生产球磨机的磨球和衬板;1988年建成年产2400吨硅铁的铁合金生产线;1993~1994年,年产13.2万吨水泥生产线陆续建成投产。先后在冶金、建材、机械加工、包装、制药等工业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建成了贵州省西南部最大的水泥厂。在支援国家重点建设的同时,建立了可信赖的产品质量信誉,成为南昆铁路建设的主要材料供应源之一。企业也籍此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所在地最大的非公有制企业。1998年1月,经贵州省经贸委、体改委、工商局批准,在原私营企业群体的基础上改制组建了贵州荣盛集团。该集团以贵州荣盛(集团)建材有限公司为母公司,子公司有:贵州荣盛(集团)八千年矿泉饮料有限公司、兴义市城城实业有限公司、兴义市淮柔实业有限公司、兴义市制药厂、兴义市荣盛加油站、兴义市盛达包装厂。贵州荣盛集团各企业现有总资产人民币1亿元以上。

  作为集团核心企业的贵州荣盛(集团)建材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年产普通硅酸盐水泥16万吨。资产526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4156万元,净资产3428万元。是兴义市也是黔西南州最大的自然人股份制企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3468.html

更多阅读

贵州省国税收入破千亿 重构贵州茅台千亿商业新版图(下)

2、 习酒公司:谋求独立上市培育大茅台集团第二动力引擎   随着白酒酱香时代来临,贵州习酒抓住了白酒黄金十年战略机遇期尾巴,迅速成长成为集团公司仅次于股份公司最重要动力引擎。2012年度,公司实现了30亿元营收规模,习酒在产品结构

贵州省国税收入破千亿 重构贵州茅台千亿商业新版图(上)

 随着中国白酒整体性进入到结构调整期,贵州茅台集团千亿商业蓝图很快成为一桩“悬案”!茅台集团能够如期实现千亿战略目标吗?茅台如何调整股份公司与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以重构千亿商业版图?本文试图通过解密茅台集团千亿新版图,勾勒中国

赢利模式3.0 工业企业赢利模式12问(中)

  5、如何让客户选择我?      赢得客户就像谈恋爱,自己要中意,对方也要投桃报李,讲的是你情我愿。工业企业的营销素养不高,市场调研的功夫下的又少,经常是从自己的单方面考虑目标客户。我都做得这么好了,难道客户还不认账吗?这是一

工业企业营销战略:创新赢利模式的扩张力(下)

  在《工业企业战略:创新赢利模式的扩张力(上)》一文中,叶敦明阐述了品牌模型和速度模型等两个常见的创新赢利模式。创新,意味着打乱了常规的思路和做法,赢利模式内在的四个要素的组合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新赢利模式能否给一个

声明:《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 黔西南州县域工业——兴义市(县)工业》为网友青眼高歌俱未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