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创意
最近几年,谈论“创意产业”的人越来越多了。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创意。为了科学地理解“创意产业”应该首先科学地理解“创意”“创意”应该是一个有确定涵义的概念。我们既不要把非创意当作创意,也不要把创意当作非创意。
什么是创意?创意就是创造一个新主意,这个新主意可能涉及产品、作品,也可能涉及技术、艺术、营销、管理、体制、机制、战略、战术等等。创意是一种突破,是对现有产品、作品、技术、艺术、营销、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认识的突破。手机是什么?手机就是手持电话机。几十年前,摩脱罗拉的创始人第一次想到要做手持电话机,这就是创意。第一次想到制作方便面也是创意。
创意与创新有什么关系?创意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创意+实施。创意在先,实施在后。创新始于创意。我们所见到的一切产品都起源于创意,然后才有创新,再然后才有持续不断的重复制造。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回忆说:“当时我就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这就是创意,有了这个创意才有后来的科学实验,才能诞生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
创意有什么特征?创意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思想性。任何创意都只是一个思想,不包括行动,如果再加上实施性行动就是创新了。第二个特征是新颖性。创意创出来的这个思想一定是新颖的,是从前没有的,否则就不能称为“创意”了。创意是思想性与新颖性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特征都不是创意。有人可能会问,创意是不是太虚无了。虚无有什么不好?两千年前老子就说过“有都产生于无”。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人类社会的一切都产生于这个虚无。要是我们的祖先没有想到制造石器哪能把石器制造出来?人类生活领域所用的一切都来源于这个虚无,人类经济领域、军事领域、文化领域所用的一切也都来源于这个虚无。
创意与行业领域有什么关系?创意与行业无关,与领域也无关。从前,许多人认为只有广告行业才能产生创意,这是错误的;实际情况是行行业业都充满了创意。近几年,许多人认为只有文化领域才能产生创意,这也是错误的。实际情况是创意既广泛产生于文化领域,也广泛产生于经济、政治、军事、生活等各个领域。邓小平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创意,这是什么领域的创意?是政治领域的创意。他提出的“一国两制”也是政治领域的创意。
二、创意的种类
根据发生领域,可以把创意划分为科技创意、经济创意、政治创意、军事创意、社会创意和文化创意。创意不只是发生在经济领域,也不只是发生在文化领域。要鼓励创意,就应该鼓励各个领域创意,鼓励全面创意。只有鼓励全面创意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
根据所属专业,可以把创意划分为广告创意、设计创意、文学创意、艺术创意、营销创意、管理创意、技术创意、规划创意等等。每一个专业都是创意的产物,也都在创意中发展。广告、设计等专业是创意重点专业。我们既要重视创意重点专业中的创意,也要重视其它专业中的创意。
根据完善程度,可以把创意划分为萌芽创意和成熟创意。成熟创意虽然比较理想,但是也来源于萌芽创意。没有幼小萌芽,哪有参天大树?要善于发现、尊重、保护、支持萌芽创意,发现、尊重、保护、支持了萌芽创意就能得到成熟创意,就能实现创新。
根据发展状况,可以把创意划分为原始创意和派生创意。原始创新始于原始创意,消化吸收再创新始于派生创意。我们既要重视原始创意,因为越是原始创意越有意义;也要重视派生创意,因为派生创意空间非常广阔。
根据产出价值,可以把创意划分为重大创意和一般创意。重大创意和一般创意都是相对的。国家有国家级重大创意和一般创意,地方有地方级重大创意和一般创意,企业有企业级重大创意和一般创意。我们既要重视重大创意,因为它具有重大价值;也要重视一般创意,因为一般创意不但具有一定价值,而且还是重大创意诞生的土壤。
根据参与程度,可以把创意划分为职业创意和群众创意。职业创意指的是专门从事创意。各个领域的职业创意人士都是宝贵财富,应该得到应有的尊敬、支持和待遇。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重要的体现就是创意。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要鼓励群众创意。鼓励群众创意是发展创意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基础。
根据产生条件,可以把创意划分为主动创意和偶然创意。主动创意是有意识地创意,偶然创意是无意识地创意。两者虽然存在有无意识之分,但在创意价值方面往往是没有区别的。我们既要鼓励主动创意,因为这毕竟是创意的主要来源;也要鼓励偶然创意,因为偶然创意也能够为国家、地区或企业做出同样的贡献。
三、派生创意空间广阔
人类制造第一件服装的行为是创新,制造第二件以及后来许多件服装的行为是什么?人类制造第一架飞机的行为是创新,制造第二架以及后来许多架飞机的行为是什么?人类制造第一台电脑的行为是创新,制造第二台以及后来许多台电脑的行为是什么?
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第一次制造以后的行为都不是创新,因为现在制造的服装、飞机和电脑都毕竟今非昔比了。我们也不能笼统地说第一次制造以后的行为都是创新,因为完全模仿、重复制造的服装、飞机和电脑至少平均占后来制造总数的99.99%。
看来,我们有必要对后续的制造行为做具体分析:只要后续的制造比从前有改进、有突破,这种行为就是创新;只要后续的制造与从前一模一样,这种行为就不是创新。
虽然在后续制造中只要有改进或突破就属于创新范畴,但这种后续创新与第一次创新是具有差别的。后来的服装再高档也是服装,后来的飞机再先进也是飞机,后来的电脑再聪明也是电脑。这就是说,后续创新与第一次创新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根据这种差别,我们有必要把第一次创新与后续创新在概念上加以区别:我赞成把第一次创新称为“原始创新”,把后续创新称为“派生创新”。顾名思义,派生创新就是从原始创新中派生出来的。派生创新就是人们常说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派生创新是相对于创新客体而言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是针对创新主体而言的。两者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实质并没有任何差别。
创新始于创意。创意就是创立一个新主意,有了这个新主意再动脑、动手把它变成现实就是创新。没有这个新主意就谈不上创新,光有这个新主意也算不上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是创意加上必要的实施性行动。人类第一次想到了制造飞机是创意,想到之后再动脑动手把它制造出来才是创新。
既然有原始创新和派生创新的区别,那么也应该有原始创意与派生创意的区别。原始创新始于原始创意,派生创新始于派生创意。建立“原始创意”和“派生创意”这两个概念具有重要意义,这能使我们方便地识别和选择创意类别,从而全面地进行创意,继而全面地实现创新。
在这里重点谈一谈派生创意空间问题。许多人都认为创意非常困难,不然就不那么热衷于简单模仿和重复建设、重复生产了。实际上特别困难的只是原始创意,否则原始创新就比较容易了。相形之下,派生创意是比较容易的。之所以说派生创意比较容易,主要原因是:
第一,派生创意的行业很多。一说到创意,人们就想到广告、建筑、美术等行业,这是一个不小的误会。实际上行行业都都可以创意。创意只与智慧有关,而与行业无关。广告、绘画、美术等行业不见得充满创意,制造、分销、医疗等行业不见得没有创意。只要有智慧,在每一个行业都能进行创意,尤其是派生创意。
第二,派生创意的对象很多。以制造业为例,技术、产品、营销、管理、供应、物流、公关、融资、体制、机制、文化、信息、战略、战术等各个方面都能够进行派生创意。这些方面最初都有原始创意,在原始创意基础上再创意就是派生创意。能够进行派生创意的虽然主要是技术,但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技术。
第三,派生创意的因素很多。无论技术还是产品,无论营销还是管理,或者是其它方面,都存在很多因素,例如任何一个企业的技术都不是单纯的,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也不是单纯的,任何一个企业的营销或管理也不是单纯的,都存在很多因素,围绕这些因素都能够进行派生创意。
第四,派生创意的角度很多。对技术可以从提高效率、降低消耗、安全环保、操作方便等很多角度进行派生创意,对产品可以从功能、结构、规格、花色等很多角度进行创意,对营销、管理、供应、物流等其它方面也都能从很多角度进行派生创意。
第五,派生创意的层次很多。技术、产品、材料、工艺的创意是层出不穷的,营销、管理、供应、物流的创意是层出不穷的,企业每一个方面的创意都是层出不穷的。例如过去有过去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现在有现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等,将来有将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发展无止境,创意无穷期。
第六,派生创意的组合很多。创立了制造激光的新主意是原始创意,创立了激光治疗仪的新主意就是派生创意,而这种派生创意是通过新组合实现的。连锁经营最初是与百货相联系的,与餐饮相联系就是派生创意。生产领域中各种要素新组合的机会简直太多了,而每一种新组合诞生都源于一个新的派生创意。
第七,派生创意的条件很多。种植水稻不是北方人的创意,在北方种植水稻却是北方人的创意,这就是基于条件变化的派生创意。把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与中国情况结合起来,把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与本地情况结合起来,这些都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派生创意的体现。
总之,派生创意前景广阔。凡是喜欢创意的人都可以纵横驰骋、大显智慧。各级政府、各个单位要鼓励创意。不要只鼓励创新,因为如果没有创意创新就是无源之水。各级政府、各个单位也不要只重视原始创意,因为原始创意与派生创意的机率相差悬殊,再说派生创意是原始创意诞生的土壤。
四、创意产业的定义与内容
许多地方都在发展创意产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发展创意产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的确应该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一提到发展创意产业,许多人就会问到“究竟什么是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究竟包括什么内容”。这是两个应该回答但又不好回答的基本问题。之所以说这两个基本问题应该回答,是因为如果搞不清楚就难以发动和实施,也难以检察和评价;之所以说这两个基本问题不好回答,是因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答案。“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是英国提出来的,美国对创意产业的理解与英国就不一致,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带头城市北京和上海对创意产业的理解也不一致,这表明创意产业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创意产业是一个新生事物。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虽然不能等到理论完善之后再发展,但是如果能够从一开始就得到完善理论的指导毕竟发展起来要顺利一些。在此,我想对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内容做一些理论探讨,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因为多数人倾向于接受英国对创意产业的定义,所以我在这里就英国对创意产业的定义谈点看法。英国创意产业专责小组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首次对创意产业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我认为,如果对这句话的翻译准确无误,那么这个定义中的三层意思都值得推敲:第一,“源于个人创造力”值得推敲。因为任何产业都源于个人创造力,所以它并不是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第二,“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值得推敲。因为创意产业不一定都通过知识产权生成和取用,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必要因素。第三,“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值得推敲。因为这也是产业的一般特征而不是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试想一下哪个产业不“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呢?如果这三层意思的确都值得探讨,那么就表明这个定义是不够准确的。
我认为可以把创意产业定义为创意密集的产业,或直接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产业。虽然每个产业都有创意,但是不能把每个产业都称为“创意产业”,否则就都成了创意产业了,只有创意密集的产业才能被称为“创意产业”。虽然每个产业都与创意有联系,但是不能把每个与创意有联系的产业都称为“创意产业”,否则就都成了创意产业了,只有与创意有直接联系的产业才能被称为“创意产业”。“创意密集的产业”和“直接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产业”只是表达方法不一样,指向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动漫设计、音乐创作、营销策划即、既是创意密集的,也是直接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既然“创意密集的产业”和“直接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产业”的指向完全相同,那么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成为创意产业的定义。
如果上述定义是科学的,我们就不要再把创意产业局限在文化产业领域了,因为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文化产业中,并不是所有生产活动都是创意密集的,或者说都是直接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下同)。例如:一般性的广告制作就不是创意密集的,动漫软件外包服务、电影光盘销售也不是创意密集的。在非文化产业中,并不是所有生产活动都不是创意密集的。例如: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就是创意密集的,策划服务、咨询服务、工业设计也是创意密集的。这就是说,判断某些生产活动是否属于创意产业,与这些生产活动所处的领域无关,只与这些生产活动的创意密集程度有关。英国把以下13个行业列为创意产业: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品与文物交易、工艺品制作、时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及影像制作、互动休闲软件、音乐制作、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开发、电视广播。这些行业都属于产业产业。英国把创意产业限定在文化产业范围可能有两个理由:第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的支拄产业;第二,文化产业中的创意密集型生产活动的确比较多。我认为,即使有以上两个理由也不应该这么限定,因为上述13个行业并不完全是创意密集的生产活动,而创意密集的生产活动却不属于上述13个行业。我国发展创意产业不一定完全模仿英国,应该把创意密集的生产活动列入创意产业,而不管这些生产活动是否属于文化领域。当然,由于文化领域中创意密集的生产活动毕竟比较多,所以应该把文化领域确定为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领域。重点领域不等于全部领域。以文化领域为主,兼顾其它领域,应该成为我国在选择创意产业发展内容时应该注意的一项重要原则。
如果上述定义是科学的,那么我们也就不要再把创意产业无限延伸了。所谓“把创意产业无限延伸”,指的是把与创意间接相关的生产活动统统列为创意产业。根据上述定义,创意产业是直接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产业。言外之意就是非直接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生产活动不应该被划入创意产业。2006年12月13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根据这个分类标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2个行业小类和6个行业中类都被纳入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统计范围,甚至把文化用品生产、文化设备制造和相关文化生产和销售都纳入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统计范围。这是一个“把创意产业无限延伸”的典型。人们看了这个分类标准,就再也分不清楚什么是文化产业、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了。我认为不应该把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等量齐观,否则在“文化产业”前面加上“创意”两个字就没有意义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创意产业定义与内容的关系非常密切。定义决定内容。要倡导发展创意产业非得首先把什么是“创意产业”搞清楚不可。对创意产业定义、内涵或本质的研究是摆在我国经济学尤其是产业经济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明确创意产业发展内容不要总考虑是否便于统计。我们在发展新兴服务业、港口产业、都市型工业、知识型服务业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方面的考虑,因为这些产业由于很难准确界定所以无法统计。创意产业由于很难准确界定所以也无法统计。不做统计并不会妨碍这个产业的发展,就像不做统计并没有妨碍新兴服务业、港口产业、都市型工业、知识型服务业发展一样。如果为了便于统计而为创意产业颁布不够科学的分类标准就与削足适履差不多了。
五、发展创意产业重在鼓励创意
近几年来,上海、北京等城市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在发展创意产业方面进行了努力探索,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发展创意产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措施。当北京、上海等城市努力探索发展创意产业的时候,其它许多地方却默默无闻或行动迟缓,这是一种落后的表现。
上海、北京等城市发展创意产业虽然比较先进,但并非十全十美,至少在对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工作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缺点。发展创意产业应该重点抓什么工作呢?笔下认为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不是发展创意重点行业,也不是抓创意产业化,而是鼓励创意,主要根据是:
第一,创意是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什么是创意产业?根据产业经济学基本原理,创意产业应该是创意这种特殊生产活动的集合。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是创意。创意产业只与创意与否有关,与所属行业无关,就像新技术产业只与技术新不新有关、与所属行业无关一样。只要是创意,无论发生在什么行业都应该属于创意产业的范畴,例如发生工业、商业、金融、餐饮、医疗等行业中的创意都应该属于创意产业的范畴。只要不是创意,无论发生在什么行业都不应该属于创意产业的范畴,例如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等行业中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一般性的日常工作,都与创意无关,都不应该属于创意产业的范畴。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等行业之所以被称为“创意重点行业”,只是因为这些行业中的创意机会比较多一些,并不是因为这些行业中的所有生产活动都是创意。撇开这些行业中绝大部分日常工作不说,即使专门从事创造性工作也不见得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意。大家都知道,缺乏创意的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简直太多了。如果上述观点正确,那么就不应该在创意产业与创意重点行业之间划等号,或者说不应该用发展创意重点行业代替发展创意产业。上海发展创意产业主要是发展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时尚消费和咨询策划,北京发展创意产业主要是发展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互联网游戏、文化会展及古玩艺术品交易。这两个城市在发展创意产业的旗帜下主要发展创意重点行业,这种做法是值得推敲的。一座城市大力发展创意重点行业虽然没有错,虽然是一项先进举措,但如果在发展创意产业的旗帜下主要发展创意重点行业就有点儿不科学了,因为创意重点行业毕竟不是创意产业。片面强调发展创意重点行业产业容易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会使其它行业中的创意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另一方面却使创意重点行业中的非创意得到了不应该有的鼓励。看来,有关方面应该在理解“创意产业”概念方面再下一番功夫。科学理解“创意产业”概念,变重点支持创意重点行业为重点鼓励创意,对各行各业提高创意水平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第二,创意是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产业经济学还告诉我们,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生产活动也属于创意产业的范畴,就像建立在港口运输基础之上的生产活动属于港口产业的范畴一样。创意与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生产活动虽然都属于创意产业范畴,但两者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毫无疑问,创意比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生产活动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创意,那么与之有关的各种生产活动都将无法进行,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我国,发展创意比发展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生产活动更重要,因为我国是一个缺乏创意的国家,而不是一个缺乏创意产业化能力的国家。我国要发展创意产业,就应该重点发展创意,其次再抓创意产业化。上海把“创意产业”这个概念理解成“由创意推动的产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重点抓的就是创意产业化,或者说重点抓的就是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生产活动。他们的这种做法也是值得推敲的。抓创意产业化虽然没有错,虽然是一项先进举措,但是如果在发展创意产业的旗帜下重点抓创意产业化就有点儿不对了。政府的精力和财力都是有限的,在这些公共资源数量不变的前提下,用于支持创意产业化的越多,用于支持创意的就越少。为了更好地实现创意产业化,上海还重点抓了这方面的硬件建设。北京采取的措施与上海大同小异,也非常重视创意产业化,非常重视创意产业化硬件建设,并将这些硬件建设称为构建创意产业“物理空间”。构建创意产业物理空间虽然没有错,虽然是一项先进举措,但如果将它列为发展创意产业的主要措施就不对了。支持创意产业化需要构建创意物理空间,而支持创意只需要构建创意心理空间。创意不需要固定的物理空间,因为正如霍金斯所说:“创意源自于个人”,“人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产生创意”,“人们不需要依靠土地、金融资本或者工厂和机器,只要有想象力就能产生创意”。构建这两种空间的公共投入孰大孰小是一目了然的,更甭说市场对这两种空间的潜在需求孰大孰小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政府都应该把支持创意列为发展创意产业的工作重点。看来,有关方面还应该在正确处理创意与创意产业化的关系方面再下一番功夫。如果变重点支持创意产业化为重点鼓励创意,那么在发展创意产业方面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展创意产业重在鼓励创意,这种做法为什么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呢?原因并不是鼓励创意不重要,而是鼓励创意不容易实施。鼓励创意往往需要解决体制问题、机制问题,往往需要解决人才问题、文化问题,往往需要解决心理问题、思维问题,往往需要解决民主问题、宽容问题,往往需要解决管理及学术腐败问题,往往需要解决创意价值及产权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比较起来,发展创意重点行业和推动创意产业化就容易多了。发展创意重点行业既容易实际操作,又容易统计考核。推动创意产业化既容易确定产业化目标,又容易建设产业化设施。把这些工作抓起来容易,抓出成效来可就不容易了,因为无论怎么抓也离不开创意这个基础,如果缺乏创意就一切等于零。看来,发展创意产业不要图省事,创意本身就不是轻闲的产物,发展创意产业也要努力克服应该克服的各种困难。
六、重视产业创意 发展创意产业
上海在2006年提出了“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这是一个很科学、很实际、很新颖、很有意义的提法,遗憾的是其中的“产业创意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近两年来几乎见不到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二是近两年来几乎见不到这方面的先进经验报道。
发展创意产业应该重视产业创意。创意是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创意义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产业的灵魂,是创意产业的特征。没有创意就没有创意产业,缺乏创意就难以发展创意产业。什么是“创意产业化”?创意产业化就是把创意转化为生产活动,就像“科技产业化”指的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活动一样。什么是“产业创意”?产业创意指的是发生在产业领域的创意。每个领域都有创意,例如生活领域、社会领域、政治领域、军事领域、外交领域都有创意,只有发生在产业领域的创意才能被称为“产业创意”。产业创意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包括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创意,而且包括战略、营销、管理、体制、机制、信息、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创意;不仅包括企业创意,而且包括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社会团体、经济服务组织的创意。什么是“产业创意化”?产业创意化指的是产业领域要不断增加创意因素、提高创意水平。只有产业创意化才能支撑创意产业化。
各地发展创意产业存在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是只重视创意产业化,不重视产业创意化。我们在各种媒体上听到看到的几乎都是创意产业化消息,很难听到看到产业创意化消息。作为创意产业的一个空间载体,创意产业园的确应该建设与发展;问题是如果缺乏创意,建立很多、很大的创意产业园将很难招商、浪费资源。创意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源泉,如果不重视产业创意化,创意产业化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在这种情况下,创意产业园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即使建立起一些这样的设施,里面只能是一些与创意不沾边的产业活动。创意产业化离不开硬件建设,而产业创意化不需要硬件建设,因为创意是在人们的头脑中进行的。许多地方只重视创意产业化硬件建设,不重视产业创意化资源开发,这种状况得不到基本扭转,我国创意产业就很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各地发展创意产业存在的第二个缺点是把创意产业局限化。各地发展的创意产业几乎都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只是整个产业的一部分,并且是很小的一部分。文化产业需要创意,其他产业也需要创意;文化创意应该产业化,其他创意也应该产业化。在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之间划等号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对发展创意产业只能起到局限作用。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全面鼓励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整个产业创意,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创意产业园只是一种)把这些创意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顺便指出:在不少创意产业园内,许多文化生产活动甚至不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因为这些文化生产活动缺乏或没有创意。缺乏或没有创意的文化生产活动怎能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呢?不能把一般文化产业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否则在逻辑上就是偷换概念,对发展创意产业只能起到阻碍作用。还应该指出:有些人甚至把音乐、美术、影视、设计、动漫、出版等行业统称为“创意产业”,这也是不对的。判断某些生产活动究竟是否属于创意产业,只能看其是否建立在创意的基础之上,与行业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缺乏创意的文化作品到处都可以听见看见,怎能把这些作品诞生的行业统称为“创意产业”呢?
总之,近几年来,我国发展创意产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应该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就不能把创意产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创意产业和产业创意的核心都是创意。为了实现创意产业化和产业创意化,关键是要弄清楚“创意”的内涵与外延。我认为:创意就是创造一个新主意。这个新主意可能涉及到产品或技术,也可能涉及到营销或管理,还可能涉及到体制或机制等等;可能产生于音乐、美术、影视、设计、动漫、出版等行业,也可能产生于国民经济的其他各个行业。我认为:创意是创新的基础,或者说创新始于创意;创意本身并不是创新,创意+实施=创新。因此,鼓励创新必须首先鼓励创意。基于上述基本认识,建议各地政府及广大企业领导,要紧密结合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地区、创新型企业建设,很好地抓一抓鼓励创意的工作。鼓励创意要旗帜鲜明、全面系统、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产业创意化进程,促进创意产业化发展。
应该承认:跟在别的国家和别的城市后面喊几次“发展创意产业”口号、抓几个创意产业园建设是比较容易的,而全面系统地抓好鼓励创意的工作则比较困难;抓头一种工作能够立竿见影,抓后一种工作则很可能给后人做嫁衣裳。由于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下不了决心抓好后一种工作,这是我国产业创意化与创意产业化发展不快的主要原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十七大”的重要号召,而创新型国家是由创新型地区、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企业构成的,并且任何一个地区、城市和企业的任何创新都始于创意。凡是真正响应“十七大”号召的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都应该努力克服急功近利思想,舍得下功夫把鼓励创意的工作抓起来。为了集中发展文化产业,当然应该继续抓好文化产业园建设,但不要把一般文化产业园说成“文化创意产业园”,也不要把文化创意产业说成“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