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份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产业群聚发展指标」(state of cluster development)中,台湾表现名列前茅,领先美国及南韩。
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成功经验,使台湾发展各类新兴产业时,常透过各类园区规划,企图複製另一个产业荣景;南韩近来也积极运用群聚策略发展各类产业与区域,从前年的31名跃进到第三名。由此可见,群聚背后必然存在一些值得深究的机制。
地理群聚的好处很早就受到经济学者注意。管理领域中以哈佛大学教授麦可波特(Michael Porter)1998年于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群聚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最具代表性。
尽管群聚现象由来已久,但随着产业环境变迁,学者对群聚效益所持的观点也不断演进;从共用实体资产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果,专业弹性分工网路产生的效率与创新,一直到最近知识经济兴起,学者开始从知识观点讨论群聚效益。
从知识角度探究,大学、研究机构与大型厂商是最主要的系统知识创造与储存者;其次,因为地理接近使面对面的接触机会频繁,产生知识外溢、流通与扩散效果;再者,群聚中的专业服务厂商(如智财、法律、行销等)与育成中心扮演知识加值的角色,落实新概念并创造价值。
上述都是过去观察成功聚落常见的条件。然而,哪些因素影响某些聚落缓慢凋零、某些不断创新成长?多数研究提到群聚内的「在地学习过程」,证据却明显不足;事实上最成功的厂商并非从群聚内部学习,而是有其远距学习管道,称之为全球管线(global pipelines)。
丹麦哥本哈根管理学院马斯凯(Peter Maskell)教授等进一步主张,群聚内厂商常常藉由国际商展与专业会议等专业人士聚会取得跨地域性知识。此类活动中,厂商可以与供应商、顾客,甚至竞争者交流,瞭解最新市场与技术趋势,形成未来的策略计画。
借由面对面接触,分享内隐(tacit)知识、建立人际网路,成为后续合作的基础。这类活动和群聚中所发生的行为相当近似,称为暂时性群聚,这是一般远距沟通无法替代的。
就如过于封闭的企业无法持续创新,侷限于当地学习的群聚往往故步自封,缺乏创新能耐,不免走向衰亡。因此,在许多高度创新的产业中,暂时性群聚的机制被大量运用,如商展、节庆、市集与奖项都被用来作为知识连结与创造的重要机制;奥地利林兹(Linz)电子艺术中心(Ars Electronica Center;AEC)就是非常好的桉例。
不管暂时性群聚或永久性群聚,都强调面对面沟通对知识创造与人际网路建构的重要性;此二者的关係并非替代而是互补,若能将暂时性群聚的概念纳入永久性群聚的架构中,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们认为,中国在未来创意园区的规划应包含知识创造、储存、流通与加值功能,除了有系统地与大学和研究机构连结,设置园区内科技与社会人文实验室,强化知识创造与外溢效果之外,在成员互动机制设计上,应透过跨地域的商展、节庆、市集或奖项等活动进行知识连结与创造,强化产业创新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