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区域经济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中心城市间的竞争,目前国内许多地区中心城市都在积极探讨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经济圈,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长三角洲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城市经济圈,而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的武汉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昌九经济圈、皖江城市群、“红三角”城市群、“绿三角”城市群等经济圈此起彼伏,其中既有省内城市经济圈也有跨省区的城市经济合作模式,无论这些经济圈成功与否,都体现了目前经济发展形势要求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提高产业聚集度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区域竞争的日益激烈,合肥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在此形势下,建立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不但对合肥市经济是一种促进,而且对整个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安徽省会经济圈的基础和优势
一个地区想要构建经济圈,发挥区域优势就必须要有以地理区位、社会文化、经济等条件作为基础,同时经济圈的中心城市要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聚集地区资源,并带动地区其他城市共同发展。从空间上来看,合肥是安徽省会,北有“两淮一蚌”经济带,南有“皖江经济带”,安徽南北这些城市已然构建起自己的经济带且合肥目前经济辐射力也确实不能达到此两经济带,因此本研究所定义的安徽省会经济圈为合肥—六安—巢湖三个城市联合的以合肥为中心的经济圈。三个城市在地理上相接,并且从历史人文角度上分析,合肥、六安、巢湖在历史上多次为同一行政区域内,有很大的文化共通性。从经济发展基础看,三市虽然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未来滨湖新区建设完成后三市的旅游合作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三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上有很强的合作可行性,容易形成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腹地的经济圈,建立较广泛的区域合作关系,并形成全省经济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省会经济圈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合肥、六安、巢湖加上下属12个县,全部国土面积3424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4.56%,人口1581.15万,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1764.6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7.3%,人均1434美元,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三市的工业行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并且互补性很强,三市的基本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1 省会经济圈主要经济指标
为了证实合肥具有一定的区域经济辐射力和是否能够承担起省会经济圈的重任,我们引入经济首位度的概念来衡量合肥的影响力。经济首位度用公式表达即:,其中和分别表示第一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GDP值。对省会经济圈01年到06年进行经济首位度分析的下表:
表2合肥历年经济首位度
由表2可知,合肥发挥的聚集效应呈逐年增强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2006年首次突破2.0,一般认为,单极型圈域中首位度超过2.0的城市便具备比较强的聚集效应。由此我们认为,合肥作为圈域核心城市已具备辐射圈域的能力。
在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省会经济圈拥有三大优势条件来推动今后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一是区位条件优越。省会经济圈地处皖中,北连淮河,南至长江,西达大别山,环抱巢湖,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地域优势。省会经济圈对外、对内交通都很便捷,312、206、105国道纵横境内,合宁、合徐、合巢芜、合安等6条高速公路沟通内外;铁路呈南北向分布,并且建设中的合宁、合武高速铁路对今后拓展对外交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航空方面,合肥骆岗机场已开通30多条国内外航线,并正在规划建设合肥新桥4E级现代化航空港。
二是科教优势突出。省会经济圈中心城市合肥是国家四大科教基地城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57所,中科院合肥分院物质研究所等科研院所268个,人才总量为59.74万人。合肥市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市”、被世界科技城市联盟接纳为会员城市,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三是产业基础较好。合肥目前已形成以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及新型建材等为主的现代加工制造业,以光机电一体化和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巢湖和六安的工业发展也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三市已形成一定层次的产业分工,特别是在科技合作、农产品供应、劳务输出等产业发展上有了较强的联系。在旅游产业的共同开发上,也已出具形态。
三、构建省会经济圈的三个发展阶段
省会经济圈的基本定位是长三角西端与南京经济圈相接的次级中心城市群,因此构建安徽省会经济圈应当以合六巢三市一体化为突破口,以长三角西阔为契机,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争取参与到上海的分工协作体系,接受长三角的扩散效应。同时注意到与本省南北两大经济带的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安徽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由于构建省会经济圈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定一个较长期的发展战略,并采取切实措施分步实施。我们这里提出构建省会经济圈需要走过的三个发展阶段:一,在2010年前,实现“合六巢”三市一体化。在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省会经济首位度提高到20%的基础上,争取合六巢三市经济总量占全省份额从2005年的27.3%提高到2010年的32%左右。二,到2015年,合肥市的省会首位度继续提高到23%,争取使三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份额的38%以上。三,到2020年,合肥首位度提高到30%,三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份额的50%。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准发展时机把淮南、蚌埠、滁洲等市纳入到省会经济圈当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地区合作,优化产业分工,如果六市形成新的省会经济圈,那么其经济总量在2020年将很有可能突破全省份额的50%,省会经济圈在省内外的影响力也会大大加强,最终形成长三角西端的次级经济圈核心地带,并扮演长三角与中国中西部地区扩散交流的阵地。以上三步骤只是初步的对省会经济圈的发展展望,未来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可预知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根据随时变化的经济形势来调整发展战略。
四、构建省会经济圈过程中应注意到的问题
构建省会经济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范围广、层面多,三市要注意引导干部群众转变观念,加强协调,建章立制,共同织就合作纽带。实践中要注意并处理好一下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省会经济圈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在省会经济圈内,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的存在必然会使经济发展出现一定的偏差,各自政府的目标可能会和经济圈的整体目标出现冲突。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区域合作,省会经济圈要打破行政分割障碍,形成共同利益,加快一体化进程。
二,应注重发挥政府在建设省会经济圈中的作用。省政府应该尽快建立针对经济圈的政策协调机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确保省会经济圈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注重环境治理的同步开展。发展区域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以节能、节材、高效产业生态化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实施“3R”绿色生产模式,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省会经济圈生态体系。
四,要注意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布局的关系。三市应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建成连接各县区较高等级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交通、通讯、水电气供给的一体化。在产业布局方面,以县区为单位,根据各地区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制定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加大加快开发区建设,通过区域协调实施项目整合,使分散式项目向系统化产业转变。
参考文献:
[1]李廉水.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王方华,陈宏民.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
[3]刘华,蒋伏心.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述评[J].上海经济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