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与保健是一体两面 医疗与保健



汶川大地震,有许多房屋倒塌,住房重建也许是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现在有房贷的业主最关心的是地震之后的房贷怎么办?从财险有关人士处得到确认:基本房贷险一般不保地震,主要保火灾、爆炸、暴雨、台风等条款列明的13种自然灾害。被地震损坏的住房,其房贷该不该继续还款?目前多家银行表示,出于社会责任方面的考虑,银行短期内也不会对逾期还款者产生罚息。但是这并不表示,银行会主动免除债务人(房屋所有者)的还款义务。

“特殊情况会采取特殊办法,既要保护商业银行的利益,也要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央行副行长苏宁指出,如果严格依法办事,房贷是要还的,但现在情况很特殊,央行正在会商,希望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汶川地震,震出了房贷真空地带,相信国家这次会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因为这是几十年才发生的大灾难,但对家庭而言,还有一个象无常一样必须时刻面对的“地震”——因病致贫,这兀显了当下医疗保障的困境。

对于这样一个随时可在一个家庭中发生的强烈地震,本文从医疗困境、健康之本、保健定位、健康之道、仰望星空、踏实前行等六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阐述,并在踏实前行一节提出最佳的预防和解决之道。

医疗困境

“2000年人人健康”,是1977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的全球目标。30年过去了,这个目标究竟实现得怎么样?只能说完美动人的目标并不自动等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当世卫提出这个目标,即“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简写HFA/2000,直译是“2000年人人健康”)的时候,离开承诺要实现的时间还有23年。对照英国贝弗里奇爵士在二战岁月里为英国规划战后社保计划,规划的过渡期也是20年,大体到1960年代,虽然贝氏当年测算的建设成本完全没谱,但是,英国的确克服困难建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财政不堪负担,服务质量低下,以至遭到民怨,都是后来才浮上台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世卫提出这个目标,英国模式、德国模式、外加前苏联模式的福利保障一起上了路,再努力一把,从1970年代末到新世纪来临之前,把社会福利推广普及到所有发展中国家,“环球同此凉热”,总是有可能的吧?

中国政府很快对上述全球目标作出了正式承诺。也许因为世卫参考了中国经验,所以时任中国卫生部长还特别提出,“我国应在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方面走在全世界前列”。1980年代中,“2000年人人享受卫生保健”数度写入中国政府报告和长期发展规划。1990年,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我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给出了“初级卫生保健”的中国定义和指标(“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并指出,“我国农村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和基本策略是在全体农村居民中实施初级卫生保健。”1997年,中国《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决定》还是坚持:“到2000年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时至2008年,大家的直观感受是:平时除了有好单位的能享受一下每年的体检外,没有保健,生病花钱很多,不敢生病(但伤病能由人来选择吗?)。见到的因病致贫的例子太多了,象面对550万的天价医疗费,相信那些觉得很富裕的家庭也是承受不起的。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数以亿计的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公务员、公司职员、家庭妇女、退休老人等不同身份的人正以各种方式追逐自己的生活梦想。虽然身份不同、地域不同、梦想不同,这些人却有一个共同的恐惧——如果问他们最担心什么,绝大部分人会说,最担心自己或自己的家人生病,必须到医院去——因为这可能花费一笔他们根本无力负担的费用。敏锐的艺术家抓住了这一点。在一部名为《为爱结婚》的电视剧中,女主人公的哥哥因重病住进医院,她的父母不希望治疗因为缺钱而中断,强迫她嫁给一个她不爱的有钱人,但她不愿那么做。后来,她的哥哥怕拖累她的幸福,跳楼自尽。

在现实中,“怕看病”几乎成为中国人的一大特征。2004年,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中国有48.9%的居民生病不去看医生;2005年底,在哈尔滨的550万元天价医疗费事件曝光后,有人感叹:在中国,别说普通人,就是一般的有钱人——如果不是特别富有的话,患病时也难逃无钱医治的危险;2007年,在中国社科院每年出版的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涉及的调查中,“看病难、看病贵”超过“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成为中国居民最关心的社会问题。

可能会有人将原因归结到中国的医疗制度上,让我们来对照一下美国的医疗制度。对于美国医疗制度有各种各样的评价,麦克·摩尔用他的记录片《医疗内幕》,来描述他对于美国医疗制度的评价, 这部揭露美国医疗制度漏洞的纪录片是对美国社会制度中关系到民众健康的医疗保健制度的深度探索。他想通过影片告诉大家的是,美国的医疗制度不是一般的糟糕,而是已经糟糕到可笑的地步。他希望那些曾经在医疗制度上吃过亏的人,能在看电影时长出一口气说:‘好吧,我以为我够倒霉了,原来还有更惨的。’”

摩尔告诉美联社电视台:“疾病能影响每个人,人人都会生病,都要去看病,我认为电影的主题会吸引广泛的观众群。我希望所有的美国人都来看这部影片,并意识到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着相同的境遇。你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无关紧要。在保健医疗问题上,我们必须联合起来,让每一个美国人都能看得起医生,而不必担心费用问题。”

其实,美国医疗系统的弊病,同样存在于其他国家的医疗体系中,麦克·摩尔自己也承认加拿大的医疗保健有问题,所以说,到目前,仍然没有哪个国家的医疗系统达到了完美,所以不断的追求和改革,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医疗体制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造成医疗困境的二大主因是:一是20世纪初医学的成就,使得人类以为已经无所不能,没有意识到对人本身的认识还有很多空白领域,例如以前广泛应用的剖腹产,十多年后才发现:在多动症孩子的求治人群中,剖腹产的孩子占到八成,另外,剖腹产新生儿的脐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自然分娩的新生儿要低,能抗病的抗体含量更低,所以,剖腹产生的新生儿更易感染疾病,从婴儿角度看剖腹产并不如自然分娩,因此,现在医院又回归到鼓励自然分娩;二是被药企绑架了,名义上是为了治病,实际成了以卖药为目的,这在中国尤其严重,连监管的药监局都曾经被弄成了摆设。

健康之本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在20世纪初,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急性和慢性传染病,以及营养不良性疾病,寄生虫病等,但是,当人类步入世纪末的时候,它们已经被另外一些疾病所取代。

在与疾病的斗争中,预防接种成为人类克敌制胜的法宝。“不可一世”的天花已经被最终消灭,小儿麻痹症的消亡在地球上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医疗与保健是一体两面 医疗与保健

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成为细菌性疾病的劲敌。

营养缺乏造成的疾病,如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夜盲症,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软骨症,缺乏维生素B1的脚气病,以及坏血病等,都因为病因被查清,而不再危害人类。寄生虫病也曾经是死神的“帮凶”,例如血吸虫病等,曾几何时,何等嚣张,如今也纷纷落马,落得一个“纸船明烛照天烧”的下场。

然而,当我们欣喜之余,现代排在人类死亡“疾病谱”最前列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仍然为非作歹,肆无忌惮地吞噬着千万生灵,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与此同时,一个又一个闻所未闻的疾病,也向人间扑来。

分析20世纪后半叶的人类疾病谱,我们可以发现,占前三位的是心血管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在它们的发病因素中,都包含有心理紧张、吸烟、环境污染等心理和社会因素。至于公害、交通事故、自杀、吸毒、酗酒,以及因为社会激烈竞争、婚姻家庭解体等心理、社会原因都会引起心因性疾病。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居民饮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生活方式改变,也会导致营养失衡性疾病;工作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广泛而复杂,精神心理紧张加强,还会产生一些现代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对这些疾病,如果不从营养均衡、不从精神心理因素入手,依靠药物治疗就只能是治标而不能治本。

于是,“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应运而生。人们认识到,只有从社会、文化、经济、心理之间的关系考虑,以系统的观点,从更高的层次上重新认识疾病,才是下一个世纪人类战胜疾病的出路。

根据世卫组织的定义,真正的健康是指人们身体、心理、精神、情感等方面都达到健康状态。而现在的卫生保健制度强调的是治病,造成医疗的困境:从内因上看,事后救火,防不胜防;从外因看,药企、医生逐利的一面一旦没有制约,则会将医疗费用推高到一个天价。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能较好地解决好健康问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康复调护”。“未病先防”又细分为未病防因、未病除因两方面,包含了现代医学三级预防的全部内容。

人健康时不属于“未病”状态,但仍有必要防病,所以“治未病”比人体“未病”状态所对应的范围广。“未病”不是现代医学的“亚健康”。近年提出的“亚健康”特指有乏力、头昏沉、失眠等身心不适症状,只是现代医学在目前还找不到形态学异常等病理基础。在中医来讲,有症状则即是属于“已病”,故亚健康不是未病。只是从望文生义、通俗易懂角度,亚健康有时可以模糊用于解释为“未病”。

健康之本,应该是以防病为主,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以治病为主。一部车子,大家都知道进行维护保养,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而对于精密、复杂、更加值得珍惜的身体,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有了症状才上医院,并认为这很正常,但对于开车平时不管,路上抛锚再去处理的人,则会说这是不会开车的人。

保健定位

许多人很自然地认为疾病是突发的,其实并非如此。大部分疾病都是在病因长期发展下而形成的,有些微生物在首度引起症状之前,可能已在人体潜伏多年(例如AIDS病毒,可有长达10年的潜伏期)。当最初之症状终于浮现时,大家都期望能够一针见效,药到病除,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却很少有这种大快人心的疗效,正如同入侵的细菌或病毒需要时间来繁殖到足以克服人体的防御一般,人体的免疫系统也需要时间来突破它们的侵袭。另外,人体亦需要时间修补人侵者所损害的组织和器官。这就是俗话说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当天气转变的时候,会有些人患伤风感冒,容易打喷嚏,但有的人就没事,当大家感觉身体不适时,如果好好休息一下,第二天就没事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人体内有一个天赋潜能,这个天赋潜能是保护我们的身体的,在中医学讲,说这个潜能为“正气”。《黄帝内经》中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认为只有正气存内,才会少生疾病。而在西医呢,就认为这个潜能是免疫系统,可以调节我们的身体,防御疾病。但从中医的“正气”角度讲,还包括身体内的另外两个系统,一个是神经系统,一个是内分泌系统,这两个系统与免疫系统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脾气不好时、情绪低落时,就影响内分泌,此时特别易患病;精神饱满的时候,患病的机会就会少一些。三个系统,任何一个失调都会影响另外两个系统。

当免疫系统中的B或T细胞遇到入侵者,会自行记忆其特定性质或组织,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但会储存这项资讯,而且会将其转化成免疫训练中的新课程,当相同入侵者再度出现在人体内时,记忆细胞即可辨认出,并立即产生对抗的抗体。一旦这项程序完成时,人体对这位入侵者就会产生免疫力,这就是预防接种与免疫的基本原理。免疫系统利用专一性及记忆摧毁外来物质的事实,足以解释何以人们通常在一生之中,对某些感染只会罹患一次,例如水痘。

当免疫系统对某一外来物发动攻击时,就必须拥有100%的成功率。因为即使仅有一个细菌、癌细胞或病毒生存,该病原都会迅速增殖,重新对人体发动侵袭。如果重复攻击来得太快,免疫系统可能疲于应付,终致无法及时产生抗体以应付新的攻击。

但由于20世纪初抗生素在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急性和慢性传染病方面取得的成功,使得很多人习惯于依赖抗生素。在此可以把免疫系统生产的抗体和人类制造的抗生素作一下比较:

(1)    人的身体,大约能够生产10亿种各类不同的抗体;而抗生素,至今为止我们也只不过发明了100多种而已;

(2)    更加重要的是,每一种药物都可能带来副作用,而自己身体里的这些抗体是不会有任何副作用的。

(3)    另外免疫系统在24小时内就能生产出抗体,而我们要研制一种抗生素则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而疾病的产生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生产药物的速度。

(4)    另外,对免疫系统来说,无论是细菌也好,病毒也好,甚至我们吃进去的药物也好,都可以依靠我们的抵抗力,我们的抗体把它们清除出去。抗体是我们抵抗疾病的主要武器。

世界上最好的一个医生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如果缺少了免疫系统,人类的生命最多也只能维持24-28小时,任何一粒灰尘都足以致命。

如今,“活着就要健康”的观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人体存在的许多问题不能光靠治疗,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从营养和预防入手,营养是预防的最有效手段。保健品正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产品,能起到拾遗补缺、强化营养、定向预防的作用。保健品把药品和食品中有益于人体的有效成分加以集中利用,使之对人的健康起保障作用。

我们身体内的免疫细胞,其寿命是有限的,有的只有几小时,有的几天,有的有几个月的寿命。因此,要想长期激活免疫系统,应该坚持经常保健,或定期保健。

健康之道

今天,我们的健康面临着各种威胁:

食物污染、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化学污染……

胡萝卜是我们常吃的一种植物,可是你知道吗,实验报告显示,就是我们常吃的这样一根胡萝卜里,就有40多种的农药和化学物质。

在1928年,我们发明了第一个抗生素——盘尼西林,我们以为从此战胜了病魔。1960年,我们发明了DDT,在那时候,包括美国的卫生局在内,都说这种农药是没有副作用的,我们甚至称它们为“化学朋友”。

现在,我们面临的健康威胁包括:我们所施撒的各类化学农药、严重的空气污染、水质污染。而在我们吃的食物中,也含有荷尔蒙和各种化学添加物。人类自身的不良饮食习惯更使这一切雪上加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处于亚健康的人群占70%,通俗地说,就是这70%的人通常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经常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自觉活得很累。

而象过敏性鼻炎、气喘、哮喘、肾虚、脾虚、便秘、失眠、糖尿病等困扰家庭的顽症,都是源于免疫力异常,药物不能根治。

对于免疫力,是因为艾滋病的来临,很多科学家都开始关注免疫系统,而免疫学就更是一门很新很新的科学。在1960年,我们甚至不知道胸腺是我们免疫系统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那时,如果一个孩子胸腺肿大的话,我们就把他带到医院去,用X光把它毁灭掉,而近来的调查显示:胸腺被毁灭的人,很容易得癌症。也许你会说,那毕竟是40年前了,现在已进入21世纪了,科学已经相当进步了,但是你知道吗,对于免疫系统,我们还是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举例来说,有很多人至今仍然认为盲肠是一个没有用的器官,割掉了还可以预防盲肠炎,其实盲肠是人体一个主要的免疫器官。而且还有很多人不加考虑地把扁桃腺割掉,而从来没想过扁桃腺是有免疫功能的。既然现在,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利用化学药品来无副作用地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那么,我们就只剩下一个选择——营养。

真正提升免疫系统功能需要做到三点:

1)      均衡的营养:补充营养,要每天都做,不要等想到了才去做。人体其实就象一部车子,我们不会忘记维护我们的车子、房子,我们唯一想不到维护的,可能就是我们的身体。当我们给车子换油的时候,并不是说它坏掉了,人的身体也是一样的,并不是说要等到生病了,才想到去维护健康,我们每天都要补充身体足够均衡的营养。

2)      好的情绪:人一紧张、一生气,就会分泌出一种荷尔蒙,这种荷尔蒙一旦分泌出来,半个小时之内,人的免疫力就会降低。

3)      适当的休息和适当的运动:人在睡觉的时候,免疫系统会再生,那些死去的免疫细胞又重新生长恢复。而适当的运动,如深呼吸,对免疫系统也很有帮助,因为淋巴是要靠呼吸才能循环的。

华佗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有一天一个人问华佗,你们家里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这时华佗说,我们家大哥的医术最高明、其次是我的二哥,医术最不怎么样的就是我了。这时提问者十分不解的问,谁不知道你是天下最有名、医术最高的人了。为什么这么谦虚!这时华佗说了一段非常耐人寻味的话:我大哥治病是在人们尚未察觉身体有病的时候为人们医治的,人们对他医术不甚了解。我二哥治病是在人们开始发病的时候通过望闻问切,开处方医治病人的,人们只是对他有所了解。我看病是在病情非常严重的时候,才给病人下药,所以人们认为我能够起死回生,因此我最有名气,论水平我与我的兄长差距很大呀!

这个小故事提示我们:如果医疗服务向华佗看齐,则终究有一天,在健康保障方面会给社会带来强烈的地震,国外的医疗系统也已不堪重负,开始给人类敲响警钟,我们已没有了模仿的对象,只有走创新之路。

只有不要将卫生保健与医疗划等号,将医疗扩展为健康服务,健康服务包含医疗服务和保健服务两大块。然后从健康服务、医保机构、财政补助、慈善支持、受益民众、提供产品的企业六方综合考虑进行医改,才能找到根本的健康解决之道。

健康服务包含两大块:医疗服务,用于事后救治;保健服务,用于事前维护和预防,既然世卫组织已得出保健的一元投入,可以节省8元的医疗支出,保健服务就应该单列出来,而不是隶属于医疗服务,因为很多医生本身也是保健盲(以保健方面的问题问医生,就象以社会问题请教于工程专家)。另外,将保健服务单列出来,还有一个原因,医疗不可能做到让大多数人成为医疗专家,而保健服务因为保健是常态,就可以做到几乎让人人成为保健行家,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保健服务领域不再存在竞争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仰望星空

如果眼光仅关注于医疗和保健的具体事务,很可能就纠缠于表象而得不到正确答案,仰望星空,即使是普通人也容易找准方向。

从社会繁衍角度看,人本生产:人的生育生产、人的劳动能力生产、人的健康生产和食物生产。简单地讲分别对应:生育、教育、卫生、食物。从这次世界粮食危机没有波及到中国,说明党的坚持粮食自给的政策是正确的,而卫生包含保健和医疗,对于医疗,虽然很多时候生病是因服药而康复,但显然,不是只有药品生产就行了,需要更多地依赖于医生的诊治,才能对症下药;而对于保健,人的营养除了共性需求以外,不同环境或不同健康状况的个体,应该有个性化的营养需求,而要满足此个性化需求,同医疗一样,仅有保健品生产企业是不解决问题的,需要有保健方面的个性化服务,而如果专门组建一支保健专家来承担这些服务,显然是行不通的,但如果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用市场筛选出保健专家来承担这些服务则是非常现实的做法。

从个人做事的角度看,由人的心智理清谋事的基本思路,而基本计划思路要顺利付诸实施需要良好平衡的心态,而良好平衡的心态需要健康的心力为保障。知识和经验提高人的心智,心态影响人的正确判断,心力是心智和心态的基础,既是心灵的力量即决心和意志力,更是生命的能力即生命的能量。心力与体力共同组成人的生命力和能量,体力不支人感到劳累、心力不支人感到憔悴。企业谋略竞争中充满巨大风险,而承担风险正是心力劳动,人在承担风险时心会有一股巨大的压力,而压力对人的精神最终对人的肉体都有损害,用心体验在实际中每个人也能体会到心力。心态可以调节,心力也可以培养锻炼,在此基础上,心智可以无限,但是目前的社会环境,对心智的培养比较注重,缺少适合的调节心态、培育心力的环境,而这个环境的形成是与达到心理、精神和情感健康需要的环境是一致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物质领域获得了成功,但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最近,上海社科院青少所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6.1%的未成年人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这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道德精神建设的迫切性和严峻性。改革30年后,重塑道德精神,成为当务之急。

人类最基本的两种道德是:正义与仁慈。在中国历史上,司马迁提出“荣辱不惊,惟义为先”的价值观。他在《史记》中为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平民百姓立传(见《游侠列传》),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难能可贵。正义就是不损人,仁慈就是帮助人。不损人,帮助人,就是求共赢,求和谐,共发展,共炎凉。有此两种最基本的道德观,就不会为了一己之功名利禄而损害他人,商人就不会将心思用在政府公关上而忽视改进生产,官员就不会置国法于不顾而去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由于在经济活动中,个性需求与规模经济的搏斗俞演俞烈,不断造成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导致了正义与仁慈的道德难于找到合适的土壤来生存,在现实中,在封闭式环境中培育好的人,一踏入真实社会,往往被金钱的铜臭所污染,我们需要诚信的环境,使得正义与仁慈有一个生存环境。

博弈论中的无名氏定理告诉我们:如果经济个体的生存期足够长,他们之间进行的不是静态博弈而是无限期的重复博弈,而他们又有足够的远见,则信守诺言将成为纳什均衡。

从经济学来说,道德的生成有一定的现实要求和社会条件。一是信息对称。信息对称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只有形成信息对称才能形成诚信的社会。在潜规则盛行的状况下,个人不能扭转局势,人们就会选择失德行为。二是自由。劳动力、资本、产品和思想的自由市场,是道德精神最肥沃的土壤。

全民保健要做好其前提是必须让每个家庭学会养生(就象做饭一样,每家至少得有一个会做饭的),这样,在保健方面就可以做到信息对称,只要运用得好,是完全可以建立一个诚信、互助的环境的。

历经二十多年,由于保健市场的巨大需求,导致了其中出现了很多不诚信的现象,影响到了大家的认识,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成熟稳健的公司也成长了起来,现在到了以这些公司为平台,重新构建新的市场环境的时候。

保健产品的消费是需要个性化的服务,其形成的消费者联盟,其实就是维基经济和长尾理论在现实中的实践。如果我们以做好自己和家庭的保健(养生)为目的,并且愿意推广这样的生活方式,则在给社会带来福利的同时,经济目标也会得到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这些成熟稳健的生产企业专注于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从而会更好。

另一方面,不论反对与否,实际上几乎每个家庭都接触或使用过保健品(只是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而已),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引来了各式各样的人和企业的参与,带来了种种问题,虽不泛亮丽的风景,但实际中属于挂羊头卖狗肉的多,使得这一肥沃的土壤杂草丛生,令人望而畏,但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一个制高点,有识之士应当深入了解,在这肥沃的土壤中种上庄稼(即在不增加家庭投入的大前提下,以优质的保健品为载体,运用个性化的服务,使大家形成养生固本、健康人生的优秀生活方式),种好了庄稼自然就将杂草清除了出去,在造福社会的同时,又取得了战略上的至高点。

面对世界,我们总想在当代为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中医的养生文化就是最好的保健文化,我们可以通过推广中华民族优秀的养生文化,为世界的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可以成就我们自己的世界级企业。

踏实前行

医疗与保健,虽然不象食物那样,对国家的安全表现那样直接(就象这次国际粮食危机,持续的粮价上涨,几个月就在有些国家引发了暴乱),但如果做不好,则会长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一旦等社会症状显现,就会象地震一样造成突然的社会灾难,如果这时再有外部势力的趋火打劫,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我们每个人对医疗与保健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更关键的是,不应该等待外部条件的成熟,就应该从现在做起,在保健方面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有意识地去做,就会磨合出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我90年毕业于重点大学,取得工学学位,工作18年,工作经历丰富,在工作的每个岗位,大多数留下了到目前为止空前绝后的记录,获得过三个年度的集团先进(如果算上主动放弃的,应该至少是四个年度三个系列的集团年度先进),也获得过市级荣誉,期间通过学习,又取得一个管理学学位和一个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经历过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两次组建四十多人的团队(一次是关键工作人员,一次是主要领导人),在计算机领域,是CMM实践专家,在05年开发出了面向对象的操作系统(因团队年轻,个人贡献超过80%),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面市的嵌入式产品,07年通过考试取得了IEEE-CS的CSDP证书(CSDP是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学会于01年向全世界推出的软件开发专业认证,到07年底为止,全球通过675人,中国仅有16人通过)。因此,很多朋友对我以推动绩效助力行业的到来(特别是涉足健康产业)为事业,感到不理解,借此机会,回答朋友们的疑问。

06年因人事原因离开单位下海创业,三次融资不到位,偶然发现了绩效助力这个行业,一下子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事业。自83年成为第一届职中学生为契机,就开始了人生的求索,不能明确具体需要什么,但当机会来临,能判断出自己不需要什么(因此对于扑面而来的提干、出国等机会,要么逃避,要么是直接拒绝),从此以后,能专心于学习、专心于工作,虽然不是总拿第一名,但从来没有被第一名忽视过(职中时一次大考,年级第二名离我还有五十多分,高考时全区第一名比我多15分,而英语一科他就多我15分,四年大学我的学科平均分90多分,但由于英语学时多,学时平均则成了83分,是任职时间最长的班长并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参加工作以来,不论开始位置在哪,不到一年总是处于高层的直接指挥下、处于主力的位置);也正因为种下了求索的种子,追求财富已经不是我的目的,有时选择就不被人理解,但事后,即使从财富的角度评估也证明了选择的正确,在职中时学习过完整的农业专业课程,如果以挣钱为目的,在那时就可以赶一个成为万元户的末班车,但选择更高层的深造还是正确的,工作中取得二个学位,自己总共花了三千多元,但直接机会损失超过了三十万,然而,如果以现在的结果为目标,即使投入一百万进行专门培养也是达不到的。

正因为拥有名企、政府的工作经历,系统地学习过机械、会计和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因此,能从更多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再加上求索的习惯,就透过现象追寻到了本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实践思路。

任何人要想成就事业,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选对了趋势、有一个好平台、建立了一支好团队。我选择的绩效助力行业,实际上就是简单的制度创新,将现有金字塔型企业中一年内工作时间不能百分之百用满的人以及不愿意呆在那样环境的人,集聚起来,以新的企业形式(这些企业的集合就是绩效助力行业)来管理,成为其他企业的人才水库,这样一来企业、人才、效率的关系就能非常好地得到解决,以前不能实行是因为协调管理的成本太高,借助现有的IT技术,才从技术上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行性,因此是完全符合社会趋势发展的。

以我的尔瑞海公司为例,公司关注的就是三点:品牌、质保和服务。品牌就是简单的两个含义:一是人们想实现自己的人才价值是否愿意借力公司;二是企业需要短期人才的时候是否能想到公司。质保就是能保证企业用人干活达到满意,不满意则具有赔付能力,另方面也能保证派出去干活的人干完活后,各方面都满意,特别是经济上能保证收入达到平均收入以上。服务就是服务好集聚到一起的人才,在绩效助力行业的企业其员工和客户是完全一体的(看似甲方企业是客户,其实是员工的客户,绩效助力行业中的企业只是协助他们服务好他们自己的客户),对于绩效助力中的企业服务好员工即是服务好顾客,顾客服务好了,品牌和质保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行业货币资本的作用远低于人力资本,而服务的内容也非常简单:一是保障个人最佳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二是协助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三是做好个人的健康服务。

因此,我选择以健康服务入手,以南方李锦记公司为平台,以加盟的无限极专卖店为中心,通过先学会做好健康服务,来着手建立起需要的团队。无论是做好健康服务,还是做好绩效助力的工作,对每个个人都有一个共性要求:负责任,具有积极、热情、感恩的心态,营造出一个诚信、互助的近邻环境,参与建设。

做企业,抓住了两个核心要素就行。一个是盈利模型,现在不论是健康服务,还是绩效助力业务,都有能保证盈利的模式。二是企业文化,通过这近半年的辛勤劳动,企业文化的架构已经有了,剩下的就是不断的完善。盈利有了,就会有人跟着来做;文化有了,就有人会继续接着往下做。

成功并不需要你知道多少,而是依靠你做了多少,所有的知识、计划、心态都要付诸行动。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情,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马上行动。

只盯着看事业成功所做的具体行动,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非常简单和单调的,就算让人叹为观止的计算机,其最基本的动作就是0和1两种状态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组合,结合时间因素,让人感受到的是计算机的巨大威力。

我选择的事业,一旦成功,就能让人力资本活跃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成为现实,很多难解的社会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因此,将思想架构拿出来共享,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实践,只有形成万木竞争的环境,才会形成生机勃勃的森林。当年,安利只是提出一套分配制度,从地下室开始,成就了这样一个伟大的企业,同时也造就了直销这样一个行业,现在,有这样指明了社会趋势的思想的架构,直销这个行业也将开始进行改造,绩效助力行业也会在近期内成为现实。

二年多以前,当我完成面向对象的操作系统时,拿不定主意,是否找一个企业平台继续开发,从技术上判断,即使过两年也不会落后,从市场角度却没有必胜的把握,现在评价,当时没有找企业平台继续开发是对的。绩效助力行业的成功需要新的IT技术应用,这个操作系统,加上去年开发的两个实用工具,以及以前的积累,就可以为企业的起步提供帮助,而如果按传统的做法去应用,就会与国际IT巨头形成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按新的思路来操作,一旦跨过临界点,则这些国际IT巨头反而会助力公司来做大。

诚信环境的最佳情况就是一个小村落的村民之间,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已开始将我们变回到“一个小村落的村民”,如果到了这一步,诚信就重新成了社会的主流,我现在正在做的事业,就是在向重建最佳诚信环境这个目标踏实前行。

根据美国墨西哥大学教授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新事物的发展通常呈现S形,当普及率在10%~20%之间时,扩散过程会加快,直至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会慢下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2911.html

更多阅读

六道仙人与轮回眼 六道仙人与辉夜

创世之神灭世至尊六道仙人 根据同样拥有轮回眼的长门所说,月亮也是由六道仙人以“地爆天星”做出来的(火影忍者439话)据斑所说,宇智波一族与千手一族都是六道仙人的后代,只是当时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选择了拥有仙人之肉体的弟弟而不是拥有

竹联帮 陈启礼遗产谁继承了

在台湾“大选”前一星期,拥有四十万成员的大帮派洪门举办大游行,呼吁拒领公投票,并力挺马英九。这一讲究忠义的神秘组织,从来就不曾缺席过政治广场——它曾经的会员“洪棍”孙中山,就借洪门之力,一举发动辛亥革命。竹联帮领袖陈启礼世纪

蓟与节毛飞廉 大小蓟的功效与作用

蓟与节毛飞廉都是高大的不讨农民喜欢的草本,茎枝都有毛;叶都羽状深裂,边缘都有针刺及刺齿,都是叶两面同色;都是头状花序,小花都是紫红色。看起来实在相似,但既然两者不同属,差别肯定有,如果对照植物志估计也能找出来。可自己不愿费那劲,还是喜

出世与入世 入世与出世的作文

出世——具有超越的精神境界 出世是对宇宙万物有着非凡的洞见、对形而上的本体有着深刻的领悟,这样的人是有着“无己”、“无功”、“生生”等特质的人。一是“无己”。“无己”就是“大一”,就是一体,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构建生本课堂的策略 构建合作策略

     对于任何组织来说,做事的过程往往需要多人精诚合作,而成果的分享自然会涉及多方矛盾竞争。处理好合作做事与竞争分利的关系,关键在于识别竞争与合作的前提。从实践操作的角度看,竞争与合作是一体两面,破坏合作的前提自然会加剧

声明:《医疗与保健是一体两面 医疗与保健》为网友年華蕩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