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钱纳里、库兹涅茨和克拉克等学者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参考人均收入指标和三次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分布,对武汉城市圈总体状况和9个城市各自的水平加以定位,判析其工业化阶段,并进行国际、国内水平的比较。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工业化阶段;比较
ANALYSIS ON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WUHAN CITY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XU Xin-qiao
(Hubei Provinci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Wuhan, Hubei 430071, China)
Abstract: With Hollis B. Chenery, Simon. Smith. Kuznets, C.Clark‘s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main reference to per capita income indicators, thre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bor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Wuhan City Group‘s overal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Group‘s nine cities within the respective levels of development were analysed in this paper, thus the stages of industrialization with them were judged, and their development level were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Key words: Wuhan City Group; industrialization stage; comparison
一、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国内外实证辨析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一般运用发展经济学结构分析方法。无论是俄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Smith.Kuznets)的不发达国家“七因素法”,还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顾问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B.Chenery)的发展中国家“三过程法”,“结构转型”或“结构变迁”(the Structural Change)经常被交替使用(马颖,陈波,2006)[1]。H.B.钱纳里曾认为“需求、生产、贸易、就业构成的各自变化反映了因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资源配置格局转移的不同方面”[1]。在经济发展阶段包括工业化阶段划分的国内外多种类型学说中,比较通行的有钱纳里的人均生产总值水平法、库兹涅茨的人均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分布法、克拉克的人均生产总值及劳动力三次产业分布法[2]。与之伴随,城市化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对整个工业化阶段,学者又有不同的细分时期或小的阶段。钱纳里分为三个时期,即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库兹涅茨分为8个阶段,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C.Clark)分为5个阶段。
钱纳里以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为标准所分的工业化3个时期为[3]:初期(1)人均生产总值728-1456美元;中期(2)1456-2912美元;后期(3)2912-5460美元。值得说明的是,钱纳里原本将发展阶段分为6个时期,其中,3个工业化时期之前的阶段分为“初级产品阶段”,人均生产总值364-728美元;工业化阶段之后的阶段分为“发达经济阶段”,人均生产总值5460-8736美元,8736-13104美元。
库兹涅茨以人均生产总值为标准,对应以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生产总值三大产业分布),将工业化分为8阶段[4]:初期[2](1)人均生产总值264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3.6:18.5:27.9;初期(2)421美元,44.6:22.4:33.0;初期(3)703美元,37.9:24.6:37.5;初期(4)1126美元,32.3:29.4:28.3;中期(5)1835美元,22.5:35.2:42.3;中期(6)2752美元,17.4:39.5:43.1;后期(7)4407美元,11.8:52.9:35.3;后期(8)7043美元,9.2:50.2:40.6。
克拉克以人均生产总值为标准,对应以劳动力三大产业结构(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将工业化分为5阶段[5]:初期(1)人均生产总值357美元,劳动力三大产业结构为80.5:9.6:9.9;初期(2)746美元,63.3:17.0:19.7;中期(3)1529美元,46.1:26.8:27.1;中期(4)2548美元,31.4:36.0:32.6;后期(5)5096美元,17.0:45.6:37.4。
工业化时期或者小的阶段不同,反映在人均收入上的差距十分明显甚至显著。如,钱纳里的工业化初期,人均生产总值的变动范围在728-1456美元之间,而工业化后期,变动范围则为2912-5460美元,算术平均差距达3.8倍,极端差距高达7.5倍。库兹涅茨的工业化1阶段人均生产总值为264美元,第8阶段则为7043美元,差距更是高达26.7倍。克拉克的工业化1阶段人均生产总值为357美元,5阶段为5096美元,差距也有14.3倍。因此,有必要对工业化阶段的判析加以细化区分,明确差距,准确定位。同时,还应该结合产业结构、城市化率等加以辨析。如城市化率(%)评价标准,理论上,低于32.0%为工业化的准备期,低于36.4%为工业化初期,低于49.9%为工业化中期,低于65.2%为工业化成熟期,高于68.2%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第三阶段即经济稳定增长阶段,包括发达经济初期和发达经济高级期。本文不就此项指标深入讨论。
在此,仅以人均生产总值作为考量值,简单地考察全国和31个省市的工业化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8665元,且按汇率7:1折算美元为2666美元。对照钱纳里、库兹涅茨和克拉克的工业化阶段划分理论,均处在工业化中期。类似地,可以判析各省市的工业化时期或阶段,详见表1。
表1:2007年全国各省市人均生产总值及所处工业化阶段判析
备注:人民币折算美元按7:1汇率。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
-2008》(中英文)2008年5月版。
从表1看出,从整体上讲,我国处在工业化阶段,湖北亦然。我国31个省市区中,只有上海、北京和天津这3个城市处在钱纳里划分的“发达经济阶段”,其中天津还落在库兹涅茨的“工业化后期”区间(4404-7043美元/人)。浙江省可以判断处在工业化后期,江苏、广东、山东、内蒙古、辽宁、福建等6省区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向后期过渡阶段。河北、黑龙江、吉林新疆、山西、河南、湖北、重庆、海南、湖南、陕西、青海、宁夏、江西、四川、西藏、广西、安徽、甘肃、云南等20个省市区均无疑处在工业化中期,只有贵州省孤独地处在工业化初期向初中期过渡时期。值得深入分析的是,由于此判析只考量了人均生产总值这一个指标值,没有按照库兹涅茨和克拉克的理论全面考察三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分布,所以有不确切的地方,比如内蒙古,按照后者对照,就有可能落在工业化中期区间。
表中的湖北省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14733元,折合2105美元,上述钱纳里等三个理论均认定为工业化中期。
另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按照国际汇率的数据计算,对照钱纳里的发展阶段划分,全世界181个国家和地区,处在“发达经济阶段”的有73个,“工业化阶段”的有72个,“初级产品阶段”的有21个,其余15个应该属于“农业阶段”(对人均生产总值低于364美元的,钱纳里未作阶段划分)。“最富”的国家是卢森堡,人均生产总值达102284美元,“最穷”的国家是缅甸,只有97美元。美国处在第9位(45594美元),英国11位(45301美元),法国18位(40782美元),德国19位(39650美元),日本22位(34023美元),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分处第28位(29149美元)、29位(28436美元)、36位(16781美元)。
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人均生产总值为2034美元,在18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列第104位,对照钱纳里学说,处在工业化中期。同处此期的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萨尔瓦多、乌克兰、佛得角、约旦、危地马拉、中国、摩洛哥、斯威士兰、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汤加、萨摩亚、刚果(布)、叙利亚、瓦努阿图、印尼、埃及、巴拉圭、菲律宾、斯里兰卡、蒙古)。
值得分析研究的是,排列135位的印度,人均生产总值只有714美元,对照钱纳里学说处在“初级产品阶段”。但实际上,印度的有些产品如软件产业和外包服务领域并非如此“初级”,而且超乎寻常发展。据有关数据,高达120亿美元的印度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的产值,已经使其软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20%以上,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20% ,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软件外包已经占据了美国 60% 的市场份额,成为最大的软件外包服务提供国。麦肯锡公司预测,2008年印度软件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出口创汇达500亿美元,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3%。这说明,单一人均生产总值法很难确切反映工业化程度和发展趋势。
二、武汉城市圈工业化阶段定位及国内外比较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了武汉1个“龙头”城市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是我国内陆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有利于形成湖北、中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甚或发展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发展需要知己知彼,既要脚踏实地,又要“跳起来摘桃子”。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定位就是一个重要的自我认识。
表2是湖北省统计局提供的武汉城市圈2006年产业结构及从业人员分布基本数据。
表2:武汉城市圈2006年产业结构及从业人员分布基本数据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8》。
对表2加以处理,形成相应的结构,如表3所示。
表3:武汉城市圈2006年产业结构及从业人员分布结构表
备注:人民币折算美元按7:1汇率。
将表3结果与钱纳里的人均生产总值水平法、库兹涅茨的人均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分布法、克拉克的人均生产总值及劳动力三次产业分布法比对,得出表4的结果。
表4:武汉城市圈工业化阶段判析
从表4发现,武汉城市圈总体处在工业化“中期”,但圈域内的9个城市发展不平衡。只有武汉市处在工业化的“后期”,黄石市处在中后期,鄂州、孝感、仙桃、潜江4个城市处在“中期”,黄冈、咸宁、天门还处在“初中期”(初期向中期的转变过渡阶段)。因此,认清这一态势,针对性地制定适宜的行动方案,对武汉城市圈实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十分重要。
瞄准国内外领先水平,即国内处在武汉城市圈之前的“发达经济阶段”和工业化后期、中后期水平的省市,仅以武汉城市圈人均生产总值与国内人均生产总值排前的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内蒙古、辽宁、福建等“10省市”比较,结果差距很大。与国际上“发达经济阶段”的73个国家比较,差距更大。详见表5、表6。
表5:武汉城市圈与国内领先的10省市人均收入比较
备注:“10省市”为我国人均生产总值领先的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内蒙古、辽宁、福建等。
表5揭示了这样一个假设:我国领先的10个省市原地不动,武汉城市圈人均收入每年以10%的水平递增,需要15年赶上“排头兵”(上海市),需要4.5年达到10个当中的最低值,需要9.2年达到10个的平均值。
表6:武汉城市圈与国际领先的73个“发达经济”国家地区人均收入比较
备注:世界各国人均GDP数据来源http://www.nightbaby.net/community之“统计公报论坛”。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但本文所援引数据不全,只有181个国家和地区(还含将欧盟作为1个地区)的人均GDP值。73个“发达经济”国家为其中排在前列的。
表6揭示类似的假设:世界排前的73个“发达经济”国家和地区原地不动,武汉城市圈人均收入每年以10%的水平递增,需要40.2年赶上目前的最高值国家,需要10年赶上最低值,需要25.9年赶上平均值。
为了更加细致地认识武汉城市圈总体状况和各市的水平,且与世界人均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和地区类比,并考察水平相当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的排名,得出表7。
表7:武汉城市圈各市人均收入水平与国际其它国家类比表
表7显示,考察人均收入,武汉城市圈内各市除武汉市以外,其它8市都相当于世界100名以后国家的水平,对应的主要为非洲国家。武汉市也只相当于位处78名的苏里南国家水平。苏里南是一个16万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小国,铝土、石油、铁、锰、铜、镍、铂、黄金等自然矿产资源较丰富,国民经济主要依靠铝矿业、加工制造业和农业,近年来开始积极发展石油工业。
由此可见,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大手笔谋划、超常规发展。
[1] H.B.钱纳里:《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进步与展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Hollis B. Chenery:《Structural Changed Development Policy》[M],OxfordUniversity Press. p.108,979.
[2]值得说明的是,库兹涅茨的工业化8个阶段的划分,以及克拉克的工业化5个阶段的划分,并未再划分为初、中、后期。本文的初、中、后期系依照库兹涅茨按人均生产总值的8阶段、克拉克按人均生产总值的5阶段,参照钱纳里人均生产总值对应阶段而细分。
参考文献:
[1] 马颖,陈波:《发展经济学中的结构分析方法: 基本理念与分析工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课题“发展经济学前沿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790019)前期成果。
[2] 徐新桥:《电能结构优化——以湖北为例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 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因(吴奇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4] 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 Clark, C.:《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M], London: Macmillan, 3rd edn. 1957 (Orig. pub. 1940).
作者简介:徐新桥,男,湖北省发改委社会处处长,管理学">管理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