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蒙自县一声槌响,千里之外的绿春县从此不再平静。
2008年2月1日,雾锁山城。一条街道从东西横贯绿春县城,不远处,群山环绕,哈尼族梯田美景在浓浓大雾中神秘隐去。
坐落于街道一畔的绿春县红冉橡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红冉公司”)一片冷清。彼时,时钟指向上午八点,天空下起了小雨,街道上人来人往。尽管已是上班时间,但这个拥有125名管理人员、在岗人员6500人的公司里冷冷清清:两名员工在一楼不紧不慢的搬运货箱,二楼总经理室大门紧锁,整座办公楼一片寂静。
已过而立之年的李万红,此时正带领公司员工在43公里之外的荒山上忙活。这个在当地颇有知名度的“橡胶大王”如今一头扎进了一个全新的行业。
矿权争夺战
李万红是红冉公司董事长。红冉公司是一个橡胶种植企业,在当地家喻户晓,其橡胶的种植规模在云南省民营企业中位列首位,在全国则列居第五。可是今年,红冉公司的业务单上,兴许要多添上一笔了。
“一大早就出门了”,办公室李东明说,这段时间总经理很忙,要想见他很难,“公司有啥事,我们一般都通过电话汇报,见不着人”。言毕,李东明匆匆出门,赶往县政府送文件。
如果不是2007年9月的那一次矿权竞拍,李万红和他的红冉公司仍不为人知。
如今,在云南矿业界,提起倮德铅锌矿,人们会很自然的把它和李万红、和红冉公司联系起来,这成为一个人人皆知的常识,尽管很多人还不清楚红冉公司的底细。
云南省蒙自县官房大酒店内的那一声槌响,至今还在云南矿业界回响。
2007年9月17日下午3点10分,云南省蒙自县官房大酒店内,群雄毕至,50分钟后,一声槌响:红冉公司以2160万元的高价力战群雄,成为绿春县倮德铅锌矿探矿权的“娘家”。该矿起拍价为200万元,红冉公司的出价高出起拍价近11倍。
酒店外,来自云南省内外的另外11家企业仍心有余悸,此番拍卖,经过了61轮的激烈竞价。
一位竞拍参与者用四个字总结了当日的情形——“惊心动魄”。
当日下午3点10分,拍卖师宣布拍卖开始。“第一次开价就到了230万元”,此后竞拍价格一路飚升。第二次,开价陡升到了400万元。
此时,竞拍场上,持6号牌的红冉公司和抽和持16号牌的北京予捷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予捷矿投”)成竞拍主角,“双方竞争很激烈,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志在必得”。
经过12轮竞价后,竞拍的价格已已飚升到1000万元。但双方并没有止步,都铆足了劲加价。“气氛非常热烈,经常是一方刚刚举牌报价,另一方已迫不及待地举起号牌加价。”
这让现场的竞拍者直冒冷汗。突然,新的竞拍者—— 8号竞拍人突然杀出,第45轮竞拍的价格由第44轮的1690万元一下子窜高310万元,上升到2000万元。
此时,场上红冉公司、予捷矿投和8号竞拍人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他竞拍者则已不敢出价,端坐观战。2000万元也成为一个节点,竞拍者的出价开始变得谨慎。
“每一次加价几乎都在每次最低10万元的增价幅度上”,与会者说,举牌也不像开始时那样激烈,多了一些犹豫。
临近下午4点,竞拍至第61轮,此时红冉公司将报价追高到2160万元,8号竞拍人已不出价,三足鼎立已变成两王之争。面对如此天价,予捷矿投竞拍人员开始犹豫,不停地打电话,并向拍卖师要求10分钟的考虑时间。但拍卖师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告知最多只能有3分钟的考虑时间。
3分钟后,予捷矿投资竞拍者仍在电话中商议,拍卖师连报三次“2160万元”后,再无竞拍举牌加价后,落槌宣布成交。红冉公司以高出起拍价11倍的价格获胜。
就是这个颇具争议的“11倍”让红冉公司一举成名。
资料显示,倮德铅锌矿位于绿春县大兴镇倮德村委会境内,距绿春县城43公里,矿区面积9.49平方公里。矿点出露在牛孔——黄草岭断裂带南侧的次级断裂带上,露头矿体厚1至1.7米,矿石品位为:铅加锌10%左右,银25至70克/吨。
按照拍卖者的说法,该矿点属云南省“三江成矿带”南延地段,成矿条件优越,属金、铜、铁、铅锌等矿产的成矿亚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而此次拍卖的勘查区块范围内有少部分农地,绝大部分为荒山和荒坡。
另一面,红冉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公司于2004年7月26日正式成立,注册资金2000万元,总资产15151万元,固定资产8777万元,负债总额6221万元,负债率达39.93%。这个以橡胶种植为主业的公司如今转向了矿业。
“资本都是逐利的,哪里有丰厚的收益,资本就涌向哪里”,昆明一业内人士分析说,红冉公司高价竞拍股权一事绝非偶然,“这只是沧海一粟”,在全球矿业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中国矿产行业正进入一段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于是,云南几家大的矿产资源企业背后,涌现出无数与矿产毫无关系的投资者。
上述说法与红冉公司一内部人士的说法不谋而合。红冉公司内部员工透露,公司总经理李万红早就提出红冉公司的上市想法,上市需要大笔资金做后盾,“老总希望能够尽早完成倮德铅锌矿矿山的勘探,尽早获得收益,帮助公司早日上市。”
事实上,红冉公司目前已启动上市工作。红冉公司进军矿业只是本土矿业投资热的一个缩影,本报从多方证实,近两三年时间,来自江苏、浙江、四川、重庆、陕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外地企业或私人不断涌向云南矿业,更有美国、加拿大等国外企业在云南矿业市场上蠢蠢欲动。
云南矿业界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大笔热钱随之汹涌而入。
外来掘金者
来自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合作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云南省已有117个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吸引了92家海外企业参与。但这只是有关国外投资者的一个官方统计,更多的外省投资者隐匿在后。按照云南矿业界的说法,“这批外来投资大军兴许已经达到上千人”。
左颖便是这个庞大军团中的一员。
她今年26岁,是名满天下的“摩托车大王” 左宗申之女。左宗申旗下的宗申产业集团始建于1992年,旗下共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52家(包括控股上市公司ST宗动)。该集团已具备年产摩托车150万辆,摩托车发动机300万台,通用机械100万部,汽车发动机20万台以上的生产能力,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国摩托车行业中位居前列。
如果不是背靠左宗申,左颖的一举一动也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
去年
12月28日,一条消息在云南矿业界不胫而走。左颖旗下云南宗申天佑矿业有限公司正式办理增资扩股的工商登记。随后,该公司变身股份制公司,总投资4500万元,并请中介机构做上市准备。左颖此举,显然是宗申集团的战略部署。宗申集团高级副总裁李耀站出来说:“铅锌铜原材料涨价,使得终端产品企业感到压力。”因集团感到控制资源型企业的必要性,所以才进入云南开采铅锌矿。
两年前,宗申集团开始部署:特意成立宗申矿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左颖占70%,宗申集团占30%。之后便开始在“有色金属王国”——云南寻找“猎物”。
机会终于在2006年来临。
云南潞西市有一家鑫地经营部,个体开采当地铅锌矿,铅锌探明储量5.8万吨,并伴有铜锡等,矿石品质较高,普遍含量在20%左右,由于资金等多方面原因,该经营部一直在寻求合作方。
2006年10月,双方接触后,迅速达成意向,宗申集团认真考察后决定投资。去年2月,云南宗申天佑矿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200万元,宗申矿业公司占38%,左颖以自然人身份出资占13%,宗申集团绝对控股,左宗申两个朋友各占4%和3%,其余42%为原鑫地经营部老板等出资。
棋定潞西后,宗申集团高层提出,今年,云南宗申天佑矿石产能要由此前的3万吨扩大到5万吨,并在适当时候上马冶炼厂,预计可实现利润3000万到5000万元,每股收益在1元左右,谋划在国内中小板或拟设的创业板上市。
本报多方获悉,目前,宗申天佑所属矿山占1.62平方公里,并获得周边38.8平方公里探矿权。宗申天佑更是看好邻近缅甸的矿山资源, 今后将有进一步的大动作。
宗申集团之所以如此发力矿业投资,或许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上游原材料高价之困,矿业投资背后巨大的收益让许多人垂涎三尺。
一位与几十个已投资或想投资矿业的浙江老板接触的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老板投资矿业都期望每年回报在100% 以上,甚至期望第一笔投资成本在六到八个月内就能收回。急功近利之心由此可见。“虽然投资收益不能说肯定是100%,但可以说足以让人满意”。
云南丰富的矿业资源和比较宽松的投资环境正好吊起了他们的胃口。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去年公布的资料显示,云南12种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广,矿种齐全,超大型及大中型矿床数量多。
有色金属中,锡矿探明储量235.65万吨(保有储量125.24万吨),铅锌矿探明储量2764.86万吨(保有储量2431.43万吨),铜矿探明储量855.39万吨(保有储量695.05万吨),黑色金属矿产(包括铁、锰、钛、铬、钒5种矿产)。
此外,云南已知黑色金属矿产地130处,具大中型矿床规模者36处,累计保有储量22.23亿吨。其中富铁矿(炼铁矿石)、氧化锰富矿石储量居中国首位;钛铁砂矿资源潜量大,开发条件良好;铬铁矿仅有小型富矿;钡矿为伴生矿产。铁矿保有储量21.76亿吨(富铁矿2.94亿吨),勐矿探明储量4300万吨,保有储量3571.1万,钛铁砂矿探明储量1088.29万吨,铬铁矿仅有小型矿产地4处,探明储量7万吨。
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外来投资者胃口不一。
“这些投资者有不同的偏好”,昆明某矿产勘察技术咨询服务公司负责人说,他关注云南矿业达10年之久,发现江浙投资者较多关注金矿等稀有金属矿产,湖南、四川投资者较多关注铅锌矿,江西投资者关注铜矿,福建投资者较多投资铁矿、铜矿,“广东、北京投资者则喜欢资源运作”。
中国矿业联合会秘书长王燕国则总结道:目前投资矿业的企业资本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带有一定垄断性质企业的资金投入,如中石油、中石化等;二是国有和民营的矿业企业,一般以投资固体矿产为主;三是过去不是搞矿业的资产进入,如房地产、IT、电子产品等行业的企业都有购买矿权、参与矿业的尝试,且这部分的资金量正在呈现上升趋势。
此说法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不谋而合:去年1月~9月,全国采矿业共投资3162亿元,同比增长23.2%;矿产加工冶炼压延业投资6533.49亿元,同比增长33.8%。他们预测,“近年来流入中国矿业的资金或已达千亿元,甚至几千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仅有国内资金对矿业投资感兴趣,外商对中国矿业投资更是虎视眈眈。云南省商务厅外资处公布的统计数据则表明:去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采矿业项目达到10个,合同外资3196亿美元,实际投资2299亿美元。
但业界对于这一数据仍有不同意见。“去年流入云南矿业的‘热钱’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云南某销售收入超百亿的集团公司矿产资源部负责人说,由于统计范围、方法的不同,实际投资额肯定有差距。而上述企业咨询公司负责人则笑言,“10亿元过于保守”。
曲线入滇
尽管对流入云南矿业的“热钱”说法不一,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进入云南矿业的热钱越来越多,外来投资者进入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去年年底,四川省矿业巨头—— 四川川威集团有限公司高调进入云南,宣布在未来3-5年内斥资20亿元开发怒江铅锌矿。
该集团一李姓总经理告知本报,川威集团的目标是要在当地建造一座年产量10万吨的铅锌冶炼厂,“目前还未决定是否生产深加工产品”。集团于去年4月进入了云南怒江州发展。该投资项目选址怒江州蓝坪县,李表示,蓝坪县铅锌资源丰富,加之川威集团在冶炼行业有自身优势,川威集团对这一合作项目前景表示乐观。
川威集团是四川大型生产企业,综合实力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08位。目前在国内外拥有铁、铜、煤、钒钛、铅锌、石灰石等矿山12座,已形成年产铁290万吨、钢300万吨、钢材310万吨、水泥360万吨、年开发房地产33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集团。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投资方式”,云南铜业集团矿产资源部主任姚志华说,买入一个已经进入开采运转阶段的矿山,虽然价格略高,但是买下来就能投产赚钱,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比较低。
与之相比,2004年成立的云南华西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则选择了控股的形式进入云南。知情者称,该公司是由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地矿勘查工程总公司(集团)和福建厦门乔兴投资公司三方出资设立,所占股份分别为53%、40%和7%。“通过入股,能够很便捷的获得合作方的资源,风险共担”。
如今,矿业企业或非矿业企业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曲线入滇”已成为外资进入云南的主渠道。除此之外,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合作、收购、拍卖、协议转让的方式进入云南,上述人士说,这种方式非常困难,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东川金矿”。
东川金矿位于金沙江边的拖布卡小镇,在乡镇撤并前,东川金矿部分位于后来撤并给拖布卡镇的播卡乡境内,因此该金矿又称“播卡金矿”。1996年之前,拖布卡镇的村民无意间发现这里蕴藏黄金,云南省807地质大队随即进入勘探,并开始试开采。但不久就把探矿权转给了云南省核工业209地质大队。受技术和资金所限,后者并无实质性进展。后来,209地质大队和一些湖南小企业家成立了金星公司,一边勘探,一边开采。
2002年,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入滇,与209大队组建云南金山矿业有限公司。当时209地质大队投入矿权,西南资源公司投入301万美元现汇,正式对播卡一带金矿进行“地质勘查、开发和采矿”。由于勘探需要不断增加投资,外企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的股份也从60%多激增至90%,牢牢控股金山矿业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从多方获悉,近年来进入云南矿业的投资企业不乏国内一批知名的矿业上市企业,如紫金矿业(2899.HK)、西部矿业(601168.SH)、江西铜业(600362.SH)等;投资企业如华南投资(0159.HK)、深圳大百汇投资公司等;大型集团如宗申集团、宏达集团、川威集团、龙蟒集团等。
这些企业更多的是通过股权转让的形式进入云南。“从2005年开始,云南省只对省内五大集团新办矿权,所以很多外来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控股、参股形式进入”。一业内人士分析说。
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公开发布的“云南省矿业权交易中心矿业权转让情况公告”显示,去年,云南省矿业权转让数达193个。这些矿权的转让金额多则几千万,少则几十万。
“大的企业确实是想好好来开发矿产,但一些民间资本却显得过于冲动,投机心理时隐时现”,云南一业内人士说,在民间资本越来越多地涌入矿业市场的今天,其中不乏抱有待价而沽心态的炒矿人。他最担心的是一些人“买矿,持矿,转手炒矿。” “一个民营公司的老板就曾跟我说,手里握着上百亿元的资金,准备用于购买矿权,就算是不开发,先占有资源也是好的。”
民间资本的矿业投资冲动也促使一些老专家重出江湖。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此前一些在地矿部门退休的老专家,如今以被一些公司高薪聘请为顾问、主任。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外行投资者进入矿业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所以拥有丰富实地勘查、开采经验的老专家成了紧俏人才,一年内换几茬东家的不乏其人。随着矿业景气度的回暖,几年前大量流失的勘探人才也开始出现回归,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受聘于这些外行老板。
第三泡沫?
不仅如此,另一面,此前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冷门专业”的勘察、采矿专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走俏。
已经从事矿产中介多年的荣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云南矿业真正发展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荣说,他接触这个行业已经有20多年了,他坦言,两三年来,来云南炒矿的人骤增,这也带动了矿产专业学生的就业和矿产中介的火爆。
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该校地矿类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近年来不断上升。“以前学生都要求着单位,现在单位老早就来学校‘订购’了”,荣先生说,这种情况以前在地质学校是不可能看到的。
另一面,“以矿业中介为例,情况也是相当火爆”,云南省矿业协会一位内部人士说,目前在云南大大小小的矿业中介有上百家,但真正具备资质的并不多。“黑吃黑,市场比较乱”,荣说,以矿业咨询公司为例,云南本土还没有一家有资质的咨询单位,“都是外地人在做,但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却多达100余人”。
事实上,外行进入矿产行业的门槛很低。“在我以前接手的客户里,有许多对矿产完全不熟的投资商,但仍然抢着进来。”昆明某知名矿产中介公司总经理说,“更有甚者,明显是冲着炒矿而来,本来评估价格只有200万元,但投机者硬是夸大矿产资源情况,报价500万出售”。该负责人说,平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但一听到类似“炒矿”的声音,他们一般都婉拒。“探矿权其实很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种炒作,因为资源与价值有时候并不是对等的,这里面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矿业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投资矿业具有极高利润和广阔前景,在利益驱动下,很多毫无矿业投资经验的资金和企业纷纷进入采掘业。“很多人往往看到了其中的利益而忽视了巨大的风险”,昆明某矿产中介负责人说,矿产资源不同于土地资源,买一块土地,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得到土地的面积和形态,但当你砸下一大笔钱买一个矿时,你根本看不到到底石头里面蕴含多少矿产,“说白了,你买了一大堆石头,它可能增值几倍,乃至几十倍,但也可能不值一文,让你血本无归!”
更多的争议来源于红冉公司高价竞购“绿春县倮德铅锌矿探矿权”一事。
“评估价才200万元,最后拍到2160万,这不是泡沫是什么?”前述荣经理说,如果是200万元还可以考虑下。“国外如澳大利亚的许多矿权,评估价都高于市场价,但我国却完全相反”,荣说,我国最后的成交价格高于600万的比比皆是,高于起拍价20-30倍的也屡见不鲜。所谓的评估,一般都是经过专业评估机构,根据科学依据,综合地质资源、市场原则等因素得出的最后评估价格,“结果比较客观、真实”,荣说,国外矿权拍卖的出价往往低于起拍价的30%,“当然也有高于起拍价格的,但往往是在起拍价上下波动,相差不会太悬殊。”
云南另一家知名矿产中介公司老总同样很惊讶。“现在讨论有没有泡沫已经没有意义,关键是这个泡沫有多大!”在他接触的一些客户中,有不少人还“很冲动”。“没有资金实力的小公司炒作矿权,没有弄清楚资源底细就匆匆出高价买矿权,甚至有些公司拿到矿权后匆匆上马,不做勘探,马上开采……”。
如此情形让荣忧心忡忡。“矿山建设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工作,往往需要提前五年准备,提前十年勘探,勘探结果出来了才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荣说 ,因为矿山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一些公司购买矿权后根本就不愿意投入,将目光集中在“倒卖矿权”上,获取丰厚收益,造成矿权转让价格猛涨。“这种情形与楼市有些相像”,荣直言不讳,“楼市火爆,涌进一大批炒楼者,股市热火朝天,众多游资纷纷进场,如今国家不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楼市、股市泡沫纷纷受到挤压,热钱又大量涌向矿业,形成第三个泡沫!”在国内几大矿产资源企业的背后涌现出无数与矿产毫无关系的投资者即是很好的例子。
整顿前夜
值得欣慰的是,矿业投资热已经引来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
“云南矿业投资热始于2003年,至2006年到达顶峰, 2007年开始调整。”
2003年7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在整合地方6矿2厂并对个体私营矿山进行重点整顿基础上,经国土资源部授权,省政府在个旧召开颁证大会,将个旧矿区锡矿采矿许可证颁发给云锡集团,既解决了矿权重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又为做大做强云锡集团奠定了资源基础。
2004年,全省继续开展矿业秩序整治工作。对大中型煤炭矿产地采矿权设置进行全面清理。取缔非法矿点4582个,责令384个矿山停产整顿,注销采矿证158个。通过治理整顿验收,国土资源部专门行文,“解冻”我省煤炭探、采“两权”审批工作。
云南某矿产中介负责人说,2005年8月,云南省停办探矿权,“给整个行业带来很大影响”,经过整顿后,恶意炒作的情形得到遏制。“目前这个行业已经比较规范了”。
“近几年来,云南省矿业整顿的思路是加大资源整合,实现重要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云南某大型国企矿产资源部负责人总结说。
去年,云南省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共对135个矿区实施了资源整合。其中,省资源整合总体方案明确的29个重点矿区,已有6个全面完成整合工作,17个基本完成整合工作。通过整合,煤、磷、锡、铜、铁、铅锌等重要矿产资源向一批优势企业集中,全省探矿权减少了180个,采矿权减少了378个。
“经过这些整顿,效果很明显”,昆明某矿产勘察技术咨询服务公司负责人说,从他们的统计来看,“07年的业务量在萎缩,与2006年下半年相比,去年下半年的业务量萎缩了2/3”。
对于业务量的萎缩,上述负责人分析说,外来投资者想来云南淘金,但云南也不是一块白板,经过矿产秩序整顿后,重要的矿产资源已经都集中到了几大重点企业手里,而那些矿权炒作者也会承受盲目投资所带来的高风险,慢慢熟悉行业规律,投资也会变得越来越谨慎。
上述说法得到了应证。来自政府层面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云南省探明资源保有储量中,74%的锡资源集中到云锡集团,60%的铜资源集中到云南铜业集团,64%的铅锌资源集中到云南冶金集团、金鼎锌业公司和祥云飞龙公司,71%的铁矿资源集中到昆明钢铁公司和禄丰德钢公司,50%以上的磷矿资源向云天化、南磷集团、龙蟒集团集中,优质煤炭资源逐渐向云南煤化工集团等煤化、煤电、煤焦一体化骨干企业集中。云南锡业集团锡年产量已达6万吨,约占全球锡总产量的20%,排名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锡矿开采和加工企业,基本主导了世界锡市场价格;云天化集团目前高浓度磷复肥年产量达420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除此之外,国家去年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中,特殊和稀缺煤种勘查、开采(中方控股)、重晶石勘查开采、贵金属(金、银、铂族)勘查开采、金刚石等贵重非金属矿的勘查开采、磷矿开采等都列入了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如此调控下,已有外商投资企业悄悄推出云南矿业市场。本报获悉,位于昆明白云路某写字楼上的一家外商注册的矿业公司已正在进行清场工作,不久将退出云南市场。
不仅如此,为保证矿产资源,尤其是国家重点的成矿区带不因投资热钱的肆意涌入而遭到破坏,国土资源部在最新修订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全国矿产地质勘查规划》中,国家将对开发重要成矿区带的企业资质、开采要求做出专门规定。据透露,这一系列的规划目前已经经由国土资源部修订完毕,正在报送国务院审议。
之所以作出上述举动,是由于矿产资源生产和消费规模的大幅度增加,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加上历史欠账太多,生态与环境的总体状况并未根本改变,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我国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开发利用中浪费严重。大型矿山回采率大体上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但我国小矿山所占比例大,由于利益驱动、地方保护、开矿准入制度不健全、技术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多数个体和小型矿山采富弃贫,乱采滥挖,导致矿产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矿山环境问题特别突出。
除了全国性规划外,国家还将出台一系列专项规划,对三江、长江中下游、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的国家重点成矿区带做重点监管,以便有组织地统一部署这些地区的勘察、开采。
截止本文发稿,本报记者获悉,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室起早完成的一份《关于扩大我省矿冶内外省投资的报告》已于日前递送云南省人民政府,在该报告中,针对矿业投资热潮,该报告已提出若干管理措施。
>处,探明储量7万吨。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外来投资者胃口不一。
“这些投资者有不同的偏好”,昆明某矿产勘察技术咨询服务公司负责人说,他关注云南矿业达10年之久,发现江浙投资者较多关注金矿等稀有金属矿产,湖南、四川投资者较多关注铅锌矿,江西投资者关注铜矿,福建投资者较多投资铁矿、铜矿,“广东、北京投资者则喜欢资源运作”。
中国矿业联合会秘书长王燕国则总结道:目前投资矿业的企业资本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带有一定垄断性质企业的资金投入,如中石油、中石化等;二是国有和民营的矿业企业,一般以投资固体矿产为主;三是过去不是搞矿业的资产进入,如房地产、IT、电子产品等行业的企业都有购买矿权、参与矿业的尝试,且这部分的资金量正在呈现上升趋势。
此说法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不谋而合:去年1月~9月,全国采矿业共投资3162亿元,同比增长23.2%;矿产加工冶炼压延业投资6533.49亿元,同比增长33.8%。他们预测,“近年来流入中国矿业的资金或已达千亿元,甚至几千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仅有国内资金对矿业投资感兴趣,外商对中国矿业投资更是虎视眈眈。云南省商务厅外资处公布的统计数据则表明:去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采矿业项目达到10个,合同外资3196亿美元,实际投资2299亿美元。
但业界对于这一数据仍有不同意见。“去年流入云南矿业的‘热钱’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云南某销售收入超百亿的集团公司矿产资源部负责人说,由于统计范围、方法的不同,实际投资额肯定有差距。而上述企业咨询公司负责人则笑言,“10亿元过于保守”。
曲线入滇
尽管对流入云南矿业的“热钱”说法不一,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进入云南矿业的热钱越来越多,外来投资者进入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去年年底,四川省矿业巨头—— 四川川威集团有限公司高调进入云南,宣布在未来3-5年内斥资20亿元开发怒江铅锌矿。
该集团一李姓总经理告知本报,川威集团的目标是要在当地建造一座年产量10万吨的铅锌冶炼厂,“目前还未决定是否生产深加工产品”。集团于去年4月进入了云南怒江州发展。该投资项目选址怒江州蓝坪县,李表示,蓝坪县铅锌资源丰富,加之川威集团在冶炼行业有自身优势,川威集团对这一合作项目前景表示乐观。
川威集团是四川大型生产企业,综合实力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08位。目前在国内外拥有铁、铜、煤、钒钛、铅锌、石灰石等矿山12座,已形成年产铁290万吨、钢300万吨、钢材310万吨、水泥360万吨、年开发房地产33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集团。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投资方式”,云南铜业集团矿产资源部主任姚志华说,买入一个已经进入开采运转阶段的矿山,虽然价格略高,但是买下来就能投产赚钱,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比较低。
与之相比,2004年成立的云南华西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则选择了控股的形式进入云南。知情者称,该公司是由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地矿勘查工程总公司(集团)和福建厦门乔兴投资公司三方出资设立,所占股份分别为53%、40%和7%。“通过入股,能够很便捷的获得合作方的资源,风险共担”。
如今,矿业企业或非矿业企业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曲线入滇”已成为外资进入云南的主渠道。除此之外,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合作、收购、拍卖、协议转让的方式进入云南,上述人士说,这种方式非常困难,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东川金矿”。
东川金矿位于金沙江边的拖布卡小镇,在乡镇撤并前,东川金矿部分位于后来撤并给拖布卡镇的播卡乡境内,因此该金矿又称“播卡金矿”。1996年之前,拖布卡镇的村民无意间发现这里蕴藏黄金,云南省807地质大队随即进入勘探,并开始试开采。但不久就把探矿权转给了云南省核工业209地质大队。受技术和资金所限,后者并无实质性进展。后来,209地质大队和一些湖南小企业家成立了金星公司,一边勘探,一边开采。
2002年,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入滇,与209大队组建云南金山矿业有限公司。当时209地质大队投入矿权,西南资源公司投入301万美元现汇,正式对播卡一带金矿进行“地质勘查、开发和采矿”。由于勘探需要不断增加投资,外企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的股份也从60%多激增至90%,牢牢控股金山矿业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从多方获悉,近年来进入云南矿业的投资企业不乏国内一批知名的矿业上市企业,如紫金矿业(2899.HK)、西部矿业(601168.SH)、江西铜业(600362.SH)等;投资企业如华南投资(0159.HK)、深圳大百汇投资公司等;大型集团如宗申集团、宏达集团、川威集团、龙蟒集团等。
这些企业更多的是通过股权转让的形式进入云南。“从2005年开始,云南省只对省内五大集团新办矿权,所以很多外来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控股、参股形式进入”。一业内人士分析说。
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公开发布的“云南省矿业权交易中心矿业权转让情况公告”显示,去年,云南省矿业权转让数达193个。这些矿权的转让金额多则几千万,少则几十万。
“大的企业确实是想好好来开发矿产,但一些民间资本却显得过于冲动,投机心理时隐时现”,云南一业内人士说,在民间资本越来越多地涌入矿业市场的今天,其中不乏抱有待价而沽心态的炒矿人。他最担心的是一些人“买矿,持矿,转手炒矿。” “一个民营公司的老板就曾跟我说,手里握着上百亿元的资金,准备用于购买矿权,就算是不开发,先占有资源也是好的。”
民间资本的矿业投资冲动也促使一些老专家重出江湖。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此前一些在地矿部门退休的老专家,如今以被一些公司高薪聘请为顾问、主任。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外行投资者进入矿业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所以拥有丰富实地勘查、开采经验的老专家成了紧俏人才,一年内换几茬东家的不乏其人。随着矿业景气度的回暖,几年前大量流失的勘探人才也开始出现回归,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受聘于这些外行老板。
第三泡沫?
不仅如此,另一面,此前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冷门专业”的勘察、采矿专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走俏。
已经从事矿产中介多年的荣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云南矿业真正发展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荣说,他接触这个行业已经有20多年了,他坦言,两三年来,来云南炒矿的人骤增,这也带动了矿产专业学生的就业和矿产中介的火爆。
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该校地矿类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近年来不断上升。“以前学生都要求着单位,现在单位老早就来学校‘订购’了”,荣先生说,这种情况以前在地质学校是不可能看到的。
另一面,“以矿业中介为例,情况也是相当火爆”,云南省矿业协会一位内部人士说,目前在云南大大小小的矿业中介有上百家,但真正具备资质的并不多。“黑吃黑,市场比较乱”,荣说,以矿业咨询公司为例,云南本土还没有一家有资质的咨询单位,“都是外地人在做,但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却多达100余人”。
事实上,外行进入矿产行业的门槛很低。“在我以前接手的客户里,有许多对矿产完全不熟的投资商,但仍然抢着进来。”昆明某知名矿产中介公司总经理说,“更有甚者,明显是冲着炒矿而来,本来评估价格只有200万元,但投机者硬是夸大矿产资源情况,报价500万出售”。该负责人说,平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但一听到类似“炒矿”的声音,他们一般都婉拒。“探矿权其实很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种炒作,因为资源与价值有时候并不是对等的,这里面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矿业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投资矿业具有极高利润和广阔前景,在利益驱动下,很多毫无矿业投资经验的资金和企业纷纷进入采掘业。“很多人往往看到了其中的利益而忽视了巨大的风险”,昆明某矿产中介负责人说,矿产资源不同于土地资源,买一块土地,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得到土地的面积和形态,但当你砸下一大笔钱买一个矿时,你根本看不到到底石头里面蕴含多少矿产,“说白了,你买了一大堆石头,它可能增值几倍,乃至几十倍,但也可能不值一文,让你血本无归!”
更多的争议来源于红冉公司高价竞购“绿春县倮德铅锌矿探矿权”一事。
“评估价才200万元,最后拍到2160万,这不是泡沫是什么?”前述荣经理说,如果是200万元还可以考虑下。“国外如澳大利亚的许多矿权,评估价都高于市场价,但我国却完全相反”,荣说,我国最后的成交价格高于600万的比比皆是,高于起拍价20-30倍的也屡见不鲜。所谓的评估,一般都是经过专业评估机构,根据科学依据,综合地质资源、市场原则等因素得出的最后评估价格,“结果比较客观、真实”,荣说,国外矿权拍卖的出价往往低于起拍价的30%,“当然也有高于起拍价格的,但往往是在起拍价上下波动,相差不会太悬殊。”
云南另一家知名矿产中介公司老总同样很惊讶。“现在讨论有没有泡沫已经没有意义,关键是这个泡沫有多大!”在他接触的一些客户中,有不少人还“很冲动”。“没有资金实力的小公司炒作矿权,没有弄清楚资源底细就匆匆出高价买矿权,甚至有些公司拿到矿权后匆匆上马,不做勘探,马上开采……”。
如此情形让荣忧心忡忡。“矿山建设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工作,往往需要提前五年准备,提前十年勘探,勘探结果出来了才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荣说 ,因为矿山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一些公司购买矿权后根本就不愿意投入,将目光集中在“倒卖矿权”上,获取丰厚收益,造成矿权转让价格猛涨。“这种情形与楼市有些相像”,荣直言不讳,“楼市火爆,涌进一大批炒楼者,股市热火朝天,众多游资纷纷进场,如今国家不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楼市、股市泡沫纷纷受到挤压,热钱又大量涌向矿业,形成第三个泡沫!”在国内几大矿产资源企业的背后涌现出无数与矿产毫无关系的投资者即是很好的例子。
整顿前夜
值得欣慰的是,矿业投资热已经引来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
“云南矿业投资热始于2003年,至2006年到达顶峰, 2007年开始调整。”
2003年7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在整合地方6矿2厂并对个体私营矿山进行重点整顿基础上,经国土资源部授权,省政府在个旧召开颁证大会,将个旧矿区锡矿采矿许可证颁发给云锡集团,既解决了矿权重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又为做大做强云锡集团奠定了资源基础。
2004年,全省继续开展矿业秩序整治工作。对大中型煤炭矿产地采矿权设置进行全面清理。取缔非法矿点4582个,责令384个矿山停产整顿,注销采矿证158个。通过治理整顿验收,国土资源部专门行文,“解冻”我省煤炭探、采“两权”审批工作。
云南某矿产中介负责人说,2005年8月,云南省停办探矿权,“给整个行业带来很大影响”,经过整顿后,恶意炒作的情形得到遏制。“目前这个行业已经比较规范了”。
“近几年来,云南省矿业整顿的思路是加大资源整合,实现重要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云南某大型国企矿产资源部负责人总结说。
去年,云南省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共对135个矿区实施了资源整合。其中,省资源整合总体方案明确的29个重点矿区,已有6个全面完成整合工作,17个基本完成整合工作。通过整合,煤、磷、锡、铜、铁、铅锌等重要矿产资源向一批优势企业集中,全省探矿权减少了180个,采矿权减少了378个。
“经过这些整顿,效果很明显”,昆明某矿产勘察技术咨询服务公司负责人说,从他们的统计来看,“07年的业务量在萎缩,与2006年下半年相比,去年下半年的业务量萎缩了2/3”。
对于业务量的萎缩,上述负责人分析说,外来投资者想来云南淘金,但云南也不是一块白板,经过矿产秩序整顿后,重要的矿产资源已经都集中到了几大重点企业手里,而那些矿权炒作者也会承受盲目投资所带来的高风险,慢慢熟悉行业规律,投资也会变得越来越谨慎。
上述说法得到了应证。来自政府层面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云南省探明资源保有储量中,74%的锡资源集中到云锡集团,60%的铜资源集中到云南铜业集团,64%的铅锌资源集中到云南冶金集团、金鼎锌业公司和祥云飞龙公司,71%的铁矿资源集中到昆明钢铁公司和禄丰德钢公司,50%以上的磷矿资源向云天化、南磷集团、龙蟒集团集中,优质煤炭资源逐渐向云南煤化工集团等煤化、煤电、煤焦一体化骨干企业集中。云南锡业集团锡年产量已达6万吨,约占全球锡总产量的20%,排名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锡矿开采和加工企业,基本主导了世界锡市场价格;云天化集团目前高浓度磷复肥年产量达420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除此之外,国家去年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中,特殊和稀缺煤种勘查、开采(中方控股)、重晶石勘查开采、贵金属(金、银、铂族)勘查开采、金刚石等贵重非金属矿的勘查开采、磷矿开采等都列入了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如此调控下,已有外商投资企业悄悄推出云南矿业市场。本报获悉,位于昆明白云路某写字楼上的一家外商注册的矿业公司已正在进行清场工作,不久将退出云南市场。
不仅如此,为保证矿产资源,尤其是国家重点的成矿区带不因投资热钱的肆意涌入而遭到破坏,国土资源部在最新修订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全国矿产地质勘查规划》中,国家将对开发重要成矿区带的企业资质、开采要求做出专门规定。据透露,这一系列的规划目前已经经由国土资源部修订完毕,正在报送国务院审议。
之所以作出上述举动,是由于矿产资源生产和消费规模的大幅度增加,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加上历史欠账太多,生态与环境的总体状况并未根本改变,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我国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开发利用中浪费严重。大型矿山回采率大体上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但我国小矿山所占比例大,由于利益驱动、地方保护、开矿准入制度不健全、技术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多数个体和小型矿山采富弃贫,乱采滥挖,导致矿产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矿山环境问题特别突出。
除了全国性规划外,国家还将出台一系列专项规划,对三江、长江中下游、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的国家重点成矿区带做重点监管,以便有组织地统一部署这些地区的勘察、开采。
截止本文发稿,本报记者获悉,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室起早完成的一份《关于扩大我省矿冶内外省投资的报告》已于日前递送云南省人民政府,在该报告中,针对矿业投资热潮,该报告已提出若干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