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著名论断,为上世纪80年代刚刚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迎来“科学的春天”的中国,指明了科技要为经济服务、经济要以科技为支撑的大方向,并成为统领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灵魂。也正因于此,火炬计划从一开始就承担起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的历史重任。
20年来,火炬通过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之路,在推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以54个国家高新区为例,2007年生产总值17574.5亿元,以约万分之三的国土面积,产出了全国7.1%的GDP;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工业增加值7亿元,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人均工业总产值为62.5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23倍;有2/3的国家高新区已成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示范区,平均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0.51吨标准煤,仅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40%……
一组组数字显示了火炬计划的辉煌成就。但是,在这些数字背后,却是一条火炬计划20年走过的艰难探索之路。这条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路。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百业待兴。如何尽快提升科技竞争力,同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进而实现产业化、国际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命题。
实施火炬计划就是党中央、国务院进行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实际上就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具体化。然而,这看似简单的命题,实际解答起来却并不轻松。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科技始终游离在经济之外,人们对火炬计划这个新生事物还存在很多不理解,甚至是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旨在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火炬计划,鼓励长期处于象牙塔内的科技工作者下海经商,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胆量,还需要智慧和策略。
现在看来,如果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没有当时老一辈火炬人的坚持与探索,也许就不会有今天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更不会有一大批在国际市场中响当当的科技品牌。正是因为火炬计划,我国才真正抓住了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真正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我国跟上了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
火炬计划之所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而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0年来,火炬通过孵化器、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等载体,孵化和培育了若干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与技术、市场紧密结合,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民营企业。包括华为、华旗、中星微电子在内的民营科技企业的集体成长,成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说,是火炬计划给了民营科技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
正是在火炬的照耀下,无数创业者的创新创业热情被激发,催生了数以万计的科技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并迅速集聚,逐步形成了主导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同时在火炬计划的支持下,初步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联盟,进而推动了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
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国家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火炬重点扶持了产业链高中端企业,逐步形成了一些符合国家战略、产业链清晰、大中小型企业合作互动的创新集群,并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当前,北京中关村的IC设计业、上海张江的文化创意产业、武汉的光电子产业、郑州超硬材料产业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事实表明,火炬计划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将科技与经济结合得最紧密的一项国家科技计划。在火炬的支撑下,我国经济逐步转向了自主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并将实现从全球经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跃升。可以说,中国经济因火炬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