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事件的发生,有其特定时代背景:处于从黄金专营在事实上结束,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仍在建设中的过渡时期。
事件本身固然值得深究、其动向值得关注,更应引起监管层和投资者重视的,是现存的权利和利益分配——诸多经验已证明:对投资者来说,起点往往决定最终的盈亏;而监管者更应审时度势,通过培养权利和利益的相对均衡机制,来推动市场的发展和逐渐成熟。
新兴市场
从1984年明确商品经济是中国改革目标算起,市场经济从萌生至今已有24年;从1990年国内证券、期货交易所的成立算起,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也已有18年。但国内黄金市场,如果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立算起,至今仅有6年。
“新兴市场中的新兴市场”,是国内黄金市场的现实描述。与外部市场相比,中国黄金市场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在提升;而在国内,受到历史上藏金习俗的影响,黄金市场的投资和消费也是不断升温。近几年的国际黄金牛市行情,更助长了这种势头。
在世界范围内,矿产金的主要供应地区在亚洲和非洲,其次是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独联体。世界四大产金国依次为: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
2006 年,全球矿产黄金产量跌落至10 年来低点、为2447 吨,同比下降3%,年产量下降79 吨;其中亚洲下降46 吨,北美和非洲分别下降26 吨和17 吨,而南非2006 年黄金产量同比下降7.5%,其产量跌至1986 年以来的低点,澳大利亚目前黄金产量也下降至13 年低点。2007 年,全球矿产黄金产量大约为1500 吨,与2006年基本持平。
从产量和消费来看,虽然中国占世界的比重均不超过10%,但中国黄金产量增长势头领先,2006年黄金产量为240吨,2007年为270吨、同比提高幅度超过8.3%。
产业链条
在国内,自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开业至今,已有150多家会员单位;而在场外,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有7000多家公司做黄金咨询和销售等业务。根据相关法规,这些公司所从事的只能是黄金现货交易。到今年1月9日,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期货交易也正式出台。
伴随着市场发展,国内黄金市场的体系和参与者群体逐渐清晰。
从业金融监管二十余年的专家郑润祥介绍说,黄金市场可分为五个层级:
一是监管系统,主要是央行和中国证监会,央行管黄金市场,中国证监会管理黄金市场中的期货市场。
二是黄金交易系统,这主要指金交所和上期所,被称为场内交易。
第三个黄金市场的交易服务系统,这里面有很多企业,还是以场内为主,包括金交所和期交所的会员为主,金交所会员分三类,第一类是银行类会员,第二类是综合类会员,第三类是自营类会员;期交所的会员都是经纪商。另外还有银行,银行是目前黄金市场上最大的做市商。
第四个是黄金投资的产品系统,包括现货、期货、纸黄金、T+D、经营黄金业务的银行、黄金理财产品、黄金信托、黄金券等。
第五个是黄金市场的客户系统,里面包括一般的投资者、黄金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冶炼企业、流通企业等。
但至今为止,对于国内黄金投资者(客户系统)的整体分布状况仍不清晰。9月2日,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新闻发言人童刚表示:我们没有做过详细的黄金投资者的统计,只能这么说,主要分为机构和个人。在被问及是场内交易多还是场外交易多时,他回答“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但有媒体披露,除去一些高峰时段,正规市场每天的交易量稳定在40亿元左右。主流品种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T+D)为主,辅以各大银行的“纸黄金”业务。
在它们之外的交易规模据称更大。高赛尔研究中心首席黄金分析师王瑞雷预计:“在狂热的2006年至2007年,地下炒金每天的交易量在100吨左右。”
据统计,在总的需求方面,金饰制造、电子工业用金、金条囤积三项分别占总消费的76.6%、7.7%、7.4%。
利益失衡
市场的良性发展和壮大,需要借助有序竞争。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黄金市场处于垄断性生产企业占大头、其他参与者居被动局面的形势。
中金黄金、山东黄金等巨头,都是金交所的会员单位,居于上游地位兼有垄断优势,使这些企业具有稳定的市场影响力。
黄金生产企业乐于参与期货和现货市场,一是为了套期保值、二是为了获取超额收益。譬如,今年1月9日,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当日,主力合约6 月合约的开盘价为230.95 元/克,收盘亦收在223.30 元/克的高位,远超出国外金价,也超出了国内现货价格(当日金交所收盘价为208.83 元/克)。这提供给在多个市场开户者,以良好的套利良机。据光大证券分析师测算,山东黄金仅这一天的跨市场套利,就获得上千万元的浮动盈利。
生产企业还可通过改变对冲头寸来影响市场。对冲头寸是指黄金生产企业的卖出套期保值头寸,以保证企业生产利润的稳定。在金价低迷时期,生产企业持有大量的空头对冲头寸;当金价上涨时,生产企业为了从金价上涨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会逐步缩减其对冲头寸,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抬高了金价。
面对这样强势的交易对手,连大型商业银行也非常被动,而没有资源和资金优势的一般投资者更是无可奈何。这种交易制度上起点不公平,也是地下交易活跃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也就意味着风险被转移到更大范围、更加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