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我国酒业无论是产品品种,还是企业效益,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类酒种企业纷纷“攀高附贵”,推出自己的高价酒、政务酒、商务酒,市场上、酒店中,动辄七八百、上千、甚至上万的酒类产品随处可见。但是,《华夏酒报》记者在此特别提醒,必须引起我们酒业企业注意的是,中国酒业已经陷入“攀高附贵”的误区,而“高价酒”已经进入媒体“关注”的视野了。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最近一些媒体已经开始对酒业的高价酒、豪华酒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甚至将酒类产品上升到了“腐败道具”、“对公共资源和公共财富的浪费”的层次。我们知道,曾经的“豪华月饼”,因天价引发各界质疑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后,国家陆续出台了限制豪华包装的政策,那么酒业是否会演变成像对“天价月饼”一样喊打喊杀、最终影响酒业的结局呢?尚不得而知。
中国酒业曾经几起几落,刚走上几年稳步、健康、有序地发展轨道,再经不起折腾了,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下,我们还要迎接洋酒的挑战,要迎接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挑战,要迎接各种不可预料因素的挑战,如果因为一味地“攀高附贵”而使行业发展受限,那真是得不偿失。
试分析目前酒企业纷纷推出“高价酒”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为了迎合高端消费者的需要;二是低端酒做市场、高端酒创利润;三是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攀比心理,四是产品的升级换代。不管是什么原因,大众消费者没有看到、享受到实在的产品。
目前,我们酒行业中还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低价酒就是低端酒,高价酒就是高端酒。实际不是这样,像红星二锅头酒价格不高,但是在北京市场下至商超、小卖店,上至星级酒店,都有销售,能说它是低端酒吗?同样不可否认,我们目前有的酒名副其实,高端高价,物以稀为贵,比如茅台,包装简单,却物超所值。还有,从市场上流通的洋酒来看,有几个像我们这样有“豪华”的行头。
但是,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高价酒并不都等于高端酒,企业高价酒的普遍做法是,换个“马甲”——包装、调整个度数、起个新鲜的名字、加个年份……就心安理得地标注高价,实际价值几何、内在质量有多大提升?企业比谁都清楚。而我们企业的这些高价酒又是被谁消费了?还不大都是“公款消费”了!有几个消费者自己去买、去消费这种高价酒?
窃认为,倘若当“公款消费”成为支撑一个行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方面,那么这个行业离“衰落”就不远了!——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节约型政府、正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断取得成绩的阶段,公款消费的“红灯”已经点亮,限制越来越多。试问,当“禁酒令”在公务招待中全面实施时,我们酒业该何去何从?更何况,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商业贿赂、买店促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当这些关注点被“聚焦”时,我们酒业又该如何?
已经出台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食品和化妆品要求》,使有关部门对过度包装的查处有法可依。近期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过度包装,积极抵制过度包装产品。而在有关部门今年进行“限制豪华包装”的专项治理中,酒类产品赫然在列。
这些强烈的信号应该引起整个酒类行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