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与之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老人家庭“空巢”现象日益明显,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增大,无暇照料父母长辈。
民政部门预测,到2010年,“空巢”将成为中国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高达70%左右。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自费走进养老院。同时,养老机构收费门槛低,平均只有五百元左右的收费,使越来越多的老人有了经济承受能力,激活了社会化养老的市场需求。
无独有偶,国家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也指出,“2001年到2020年这段时间成为中国的快速老龄化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
而随着老龄化比重的增大,特别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机会。面对我国亿万老人养老这一旺盛的市场需求,社会化养老业已成为一个待开掘的“朝阳产业”。在民办养老院崛起的同时,我国各级政府开办的社会福利院也由福利性逐步向市场化转变。
据陕西省老龄委福利处副处长宋朝慧介绍,目前,陕西的873家各级福利院,自费人员均达到收养总数的50%以上。
走访中,目前拥有3家养老院的刘洪义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中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养老产业必然面临发展机遇。” 刘洪义说。早在1993年,他就看到了养老产业蕴涵的巨大市场潜力,于是他放弃了自己当时正火的生意,毅然创办了西安百岁爱心老年公寓,几年下来,先后投资了将近300万元,目前这个拥有一栋4层小楼的186张床位的老年公寓已供不应求,无奈之中,他只好连续又开办了西安百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中慈西安汉城老年国际服务中心两家养老院。 事实上,近年来,西安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速度很快。业内人士分析,再过几年,养老院会分高、中、低档发展,有偏重于知识分子的,有偏重于商人的,层次各不相同。而陕西省60岁以上的老人有375万人,据调查,有8%的老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即使按5%比例测算,也应该有近19万人愿意入住。但目前福利院和其他养老机构床位供给严重不足,不少福利院都在超负荷运转,而这无疑给了民营养老机构以很大的发展空间。
养老机构社会化是趋势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围绕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应运而生的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现代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延伸链。而在“未富先老”的中国,这个市场则尚待进一步开发。以养老服务业为例,中国的市场供给缺口很大。老年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几次较大规模调查的数据表明,目前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而且这一数字将逐步增加。并且在今后10年,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长,这种缺口将日益扩大。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引进了商业机构。而在中国,这种商业化养老机构的发展也将是大势所趋。
人口学家、陕西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玲琪告诉记者:“商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今后肯定会在社会保障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现在这个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且盈利能力不强,目前只能将目标锁定在高端客户。
而这种商业化养老机构就是把一部分老年人集中到一起,为他们提供包括起居、饮食和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一条龙服务。把原本分散的老年人集中到一起,从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老年人的交流,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实际上,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已经有了这种商业化运作的养老机构。”
据记者了解,目前,即便是非公经济并不发达的陕西也已经有很多民间资本以及外资开始陆续介入这个行业,并将目标瞄准了那些愿意支付高昂养老费用的老年群体。
2006年底,一家名为“西安利宝生态国际老年太阳城”的项目开始在位于秦岭北麓的终南山下正式启动,据悉,这是由在美国成功上市的陕西利宝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整个项目由老年公寓、医疗康复中心、科技研发中心、老年大学、生活服务和商业服务中心六大部分组成,构成了集居住、疗养、康复、保健、学习、娱乐、休闲、购物等综合配套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建筑体系。
与此同时,由陕西日照科工贸公司投资的“陕西大唐国际老年公寓”也已经破土动工。而其他几家民营养老机构也正在跃跃欲试,试图在这一领域分得一杯羹。
市场期待培育
事实上,与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相比,老龄产业目前只在“浅水区”。专家指出,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整体性政策没有到位。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对自身定位尚存疑惑。一位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寻找国外经验,试图将自身定义为“社会企业”。
而在微观政策上,政府引导对于民间资本的流向举足轻重。陕西省老龄委福利处副处长宋朝慧表示,通过这几年努力,目前陕西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对于老年用品生产商、养老服务提供商而言,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扶持和税费优惠尚不充分。宋朝慧并不讳言:“目前包括陕西在内的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比较滞后,存在很多空白。”
的确,目前老龄产业中的知名品牌不多,老年服饰、老年用品、老年旅游、老年保险、老年电视节目、老年报刊等均存在很大市场空白。与此同时,目前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不强,缺乏资金和手段来扩大影响力、树立品牌。像全泰这样的老字号,每年的广告预算仅30万元,很多目标客户无法了解商家信息。
此外,老龄市场有待规范。老年人经济实力相对较低、信息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差。一些旅行社对60岁以上的旅行者加收旅费和保险费,抬高了老年旅游的门槛。一些假冒伪劣保健产品也盯住了老年人,利用其法律知识不足、防范手段落后等弱点,以免费体检为诱饵,骗取老年人钱财。
因此,对于日益增多的老年人而言,政府必须创造条件,开拓思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吸引企业、民办非企业组织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让老年人有N种养老服务的选择,让老龄产业充满晚霞的绚丽。
市场空白就是机会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越是不发达的产业越有市场。眼下“银发产业”的不成熟,恰恰为我们众多的生产企业和社会游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采访中,专家分析道,陕西的工业基础雄厚,有发展“银发产业”的诸多优势。陕西的工业发达、基础实力雄厚,在结构调整中,一些需要转产的企业,转向老年用品的生产是不费力气的,关键在观念和理念的转变。另外,陕西还有许多正在寻找项目的社会游资,不妨也将目光转向养老用品和养老机构,包括我们的房地产开发,也可以在老年住宅上多下些工夫。
可以预见的是,10年之后,各种与老年人健康相关的行业必将因为旺盛的需求而得到迅速发展。此外,休闲、园林和旅游等领域也将成为老年人关注的重点。而伴随消费结构的变化,相应的产业和就业结构也会因之而改变。老龄化会使一些产业受益,比如保险、制药、生物科技与健康食品等。与此同时,老年护理中心和度假别墅等新兴产业也有可能随之兴起。
一位业内人士说:“消费模式不仅会因为主要消费者的年龄层而改变,更重要的是其教育水平提高和快速的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中国消费者会更加成熟,其消费习惯也会逐渐向发达国家消费者演变。
而随着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口购买力的增强,这些变化对于旅游、娱乐、媒体、时装、奢侈品、消费品以及房地产业都可能都是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