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高校录取率(60%以上)看,似乎中国人的文化素质都在提高。但是,谁会想到录取率背后的东西?谁会想到这其中有多少是“学以致用”?有多少真正希望通过上大学体现自己的价值的同时又报效社会?
表面的繁荣,其实掩盖不了文化的虚弱!
再看看现在出版物(小说书籍)的印行数量,一套(七本)昆德拉著作,以及国内作家的作品,首次印数最高15万册,就以为是不得了的事了。面对我书架上的八十年代购买的书籍时,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了。因为八十年代的译著《红与黑》是75万册,其它小说类读物,一般都在几十万册以上。难道真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图书的出版数量却大大减少是正常的吗?
一方面作家们为写一些让大众们所喜欢看的书而煞费苦心,不得不做一些“妥协”和“媚俗”的事,如不得不在书名上做文章“主旨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读这本书”——真如讨饭的乞丐一般!另一方面读者大众们却不领作家们(包括出版社)这份情,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阅读你的东西,他们希望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享受生活!
这只能说现实的人们太现实了!这似乎也是一种“怪圈”?没有人去阅读,你再好的文化思想便无法流通(传承)。
于是,我想到了,“读书月”也好,“书市”也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阅读(文化传承)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国情与美国很不同,即行政色彩浓郁!中国人多半还习惯于上面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这大概与中国人的几千年文化传承有关),仅靠文人们的几篇小文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引起国家高层领导的重视,从行政上给予规定,或至少引导。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本《曾国藩》便是一版再版,其与国家领导人的一句话不无关系。
那么,对于现实中的阅读兴趣“逐年降低”是否可以来一次高层的引导?是否也可以像国民经济建设那样也来一个第多少个五年计划?因为我想,没有了阅读,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也许到那时,人们阅读的兴趣才可能像现在人们追逐经济利益一样提升吧。真是到那时,行政上的规定或高层领导的引导便开始逐渐淡化了,因为中国人已经对阅读有了自觉的意识。
但愿我这不仅仅是一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