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香 清香谋翻身(上)



春天乍暖还寒

    聆听着,聆听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对于已经走过漫长严冬的“清香”白酒阵营来说,他们对春天的期盼尤显热切。而且也有种种迹象似乎表明,清香型白酒的春天已经来临。

    伴随着祥云火炬在全国各地的依次传递,2008年北京奥运节奏日益强劲而清晰。在目前公布的奥运菜谱中,“红星二锅头” 、“ 衡水老白干” 两大清香品牌和“ 国酒茅台” 一起从众多备选白酒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大上榜白酒品牌。这表明清香型白酒已经被有关部门高度认可,不仅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并且以健康、时尚的国际化形象和口感一展东方古国的热情好客。

    日前,“汾酒”、“宝丰”、“衡水老白干”、“红星二锅头”、“牛栏山二锅头”、“梨花春”白酒六家清香型白酒酿造技艺已经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酒酿造技艺”数量的40%。这表明清香型白酒已在传统文化资源方面取得了绝对的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清香阵营主流企业在产品特色和口感个性方面定位更加清晰,“汾酒”清香传承久远,“老白干香型”国家标准确立,“二锅头”工艺日渐成熟,“宝丰”酒清香淡雅。清香阵营呈现出各具特色、百花斗艳的良性竞争格局。

    在习惯把数字作为衡量标准的白酒行业,2007年的数字也许更有说服力:汾酒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红星”销售量突破6万千升;“牛栏山”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衡水老白干”销售收入达到10.5亿元;河南“宝丰”在改制一年后销售收入达到2个多亿。内蒙古骆驼酒业的销售收入达到2.5个亿。这是清香白酒阵营30年来最令人鼓舞的一组数字。

    不可否认,“清香”阵营在挨过严冬之后,正在呈现出一片“复苏”的迹象。但是,当我们翻阅更加悠远的“清香”历史,并以审慎的视角检视“清香回暖”之时,我们会蓦然发现所谓“回暖”不过是刚刚溶化“冰山一角”,“清香”复兴依然任重道远。

    资料显示,1980年代以前,清香型白酒一直雄居白酒市场老大地位,其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75%以上,可谓盛极一时。而现在“清香”白酒产量尚不足白酒总产量的20%,销售收入也仅占白酒行业的10%左右。不仅如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歌猛进之后,“清香”复兴已经呈现出趋缓之势。2008年一季度,“清香”领头羊“汾酒”销量同比下滑。迹象似乎又在表明,“清香”复兴正在经历一个瓶颈阶段。

    看来,已经到来的春天乍暖还寒,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倒春寒的可能。因此,面对风云际会的白酒市场,对于刚刚融化冰山一角的“清香”阵营来说,这场翻身之仗也许应该好好谋划一下。

    也许正是基于这一点,在白酒权威专家,北京酿酒协会会长高景言先生的积极筹划之下,首届“全国清香类型白酒企业高峰论坛”于2008年6月19日在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正式拉开帷幕。清香类型主流企业核心领导悉数到会,共商“清香”复兴大计。以此为标志,“清香”阵营联盟初步形成,“清香”复兴进入协作共赢时代。

“清香”印象

    在中国蒸馏酒的历史长河中,清香型白酒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后来,在朔州假酒案牵连之下,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日渐式微。但是,无论怎样清香型白酒始终保持着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始终以独有的产品品质和品牌特色保持着在白酒行业的影响力。

史海钩沉

 上清香 清香谋翻身(上)

   作为三大基础香型之一,“清香”以历史久远、记载详实、传承明晰见长。

    二十四史《钦定北齐书·文襄王六传》中写道:“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这是1500年前,北齐武成帝高湛手书河南王高孝瑜的信函,也是史书有关“清香汾酒”作为宫廷酒的最早、最明确记载。

    而在晚唐时期,诗人杜牧《清明》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佳句更是唱响了“清香汾酒”的千古美名。据考证,“汾酒”的名称至少在康熙五十年就已经有了正式的记载。乾隆年间数份有关“汾酒”的奏折,更是彰显了“汾酒”当时的盛况。

    “衡水老白干”与“汾酒”相似,也有着极其久远的酿造历史,“老白干”的“清香”记忆十分明晰。在嘉靖年间,老白干酒正式定名,并成为地域特产和衡水的象征。老:即历史悠久;白:指洁白透明;干:用火点燃后能烧干,不留一点水分。

    清香型白酒不仅在中国蒸馏酒历史上留下了最为辉煌的篇章,而且在近代世界酿酒史上,也对其酿造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白酒共有“晋裕汾酒”,“河北高粱酒”和“河南高粱酒”三款产品获得了最高的甲等金质大奖。这足以表明清香型白酒在当时就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中道没落

    “清香”白酒的辉煌一直延续到建国之后,“汾酒”作为“清香”鼻祖一直以“汾老大”的名义雄居中国白酒市场,并连续五届被评为中国名酒。“红星二锅头”一直以“京文化”的代表和市场覆盖率最高的品牌备受关注。直到1980年代以前,白酒行业70%的企业是以生产“清香”为主,清香型白酒产品占据全国白酒市场75%的市场分额。

    然而,自1980年代开始,全国白酒市场开始呈现出“浓进清退”的态势。以“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川酒通过不断涨价,逐步全国化。同时,众多白酒企业纷纷放弃清香型白酒的生产,转而生产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逐步式微。

     1980年代,虽然浓香型已经成为白酒消费的主流,但是清香型白酒阵营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实力。在1989年的评酒会上,清香型阵营中的“汾酒”、“黄鹤楼”、“宝丰”依然被评为国家名酒。让清香型白酒最终跌入谷底的是1998年的朔州假酒案。“假酒案”沉重打击了“清香”老大“汾酒”,也因此打击了清香型白酒。像“黄鹤楼”、“宝丰”这些清香型全国名酒也放弃了清香型酒的生产。清香型白酒跌入谷底。

清香回暖

    2002年前后,国内白酒市场发生重大变化,以“五粮液”、 “茅台”、“水井坊”、“国窖1573”、“剑南春”为代表的高端白酒阵营开始形成,中档白酒市场扩容,传统名酒和地方区域强势品牌崛起。同时,白酒消费开始发生转变,口感需求开始了由香到味的转型,清爽淡雅成为白酒消费的主流。

    在这种情况下,“汾酒”、“衡水老白干”、“牛栏山”、“红星”等几大品牌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开始在中高端白酒市场发力,并逐步在区域市场崛起。“宝丰”等企业也开始逐步恢复清香型白酒的生产,而且还涌现出内蒙古骆驼酒业这样一批后起之秀。

    2007年,“汾酒”销售收入恢复到29亿元,位居全国第五;“衡水老白干”销售额达到10.5个亿;“红星”、“牛栏山”也已进入10亿俱乐部;河南“宝丰”得到恢复性增长达到2个多亿;骆驼酒业得到快速发展,销售收入达到2.5个亿。

   “清香”阵营整体规模和市场份额在扩大,“清香”呈现出回暖之势。

 

“清香”势力

    对于清香型白酒阵营来说,它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同样离不开骨干企业的带动,“汾酒”、“红星”、“牛栏山”、“衡水老白干”和“宝丰”是其中的佼佼者。

“汾酒”:“清香”舵手

    “汾酒”作为清香类白酒的老大哥,有着悠久璀璨的历史,从1500年前的宫廷宴酒到晚唐时期的诗酒飘香,从巴拿马甲等金质大奖到连续五届国家名的评定,无不展示着“汾酒”在中国白酒行业的地位。

    2007年,“汾酒”以29亿的销售业绩进入白酒行业第一阵营。然而,2008年第一季度,又有传言说“汾酒”的发展放缓。2008年6月19日,《东方酒业》利用在杏花村参加“全国清香类型白酒企业高峰论坛”的机会,随机采访了“汾酒”。

    一切都很平静,没有外界所传言的焦躁与不安。一位已经在“汾酒”工作了40年的老员工告诉《东方酒业》:“‘汾酒’有过太多的荣耀,也有过太多的磨难,对于短时间的下滑或者飙升,已经没有太多的感觉。我们的职责就是‘用心酿造’”。

    也许这就是真正的“汾酒”气质。对于一个走过千年的白酒品牌来说,也许只有站在一个更长的历史时空里,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她的生命力。

“红星”:“清香”闪光点

    “红星”是把二锅头这一工艺名称作为产品名称使用的首创者,2007年“红星”申报的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很多人通过“红星”知道了“二锅头”工艺。

   2007年,“红星”实现了产量、利税、市场综合占有率分别居全国白酒行业第4位、第7位和第3位。从建国到1990年代初期,“红星”走的是一条优质低价、实惠百姓的经营之路,追求的是物美价廉的大众名酒。

    2003年,“红星”意识到,作为首都的一面旗帜,应该有自己的高档酒。于是,他们连续推出了“红星(青花瓷)珍品二锅头”和“红星1949珍藏酒”。目前,这两款产品已经成为北京白酒市场的闪耀发光点。

“牛栏山”:做文化的二锅头

    牛栏山酒厂是北京地区最重要的二锅头白酒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北京地区最早拥有“中华老字号”和“中国驰名商标”的白酒企业。永远的传承和不懈的创新是“牛栏山”构建百年品质的基石。

    做“文化的二锅头”是“牛栏山”留给业界的主要印象。它注重以品牌体现传统风格,突出本正源清的“老字号”产品特征,保证“清、爽、醇、净”清香特征,始终保持“二锅头”品牌的基本联想。

    2007年,“牛栏山”又成为北京地区白酒行业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的“二锅头白酒”,这意味着牛栏山酒厂正式成为将二锅头酒写入国家标准的企业,对规范二锅头市场率先起到了推动作用。

“衡水老白干”:创新谋发展

    无论是在“清香”阵营还是在白酒行业,“衡水老白干”这几年的发展速度都是超常的,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对于它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其集团公司副董事长,著名酿酒大师张志民先生将其归纳为“创新”。

    在继承传统“清香”酿造技艺的基础上,“衡水老白干”结合自身实际,研发了老白干香型。目前,老白干香型已经被看作是中国白酒行业第十三香,并通过了国家标准。2002年,“衡水老白干”开发出了低度、安全、适合大众口味的淡雅型42°老白干酒。之后,他们又开发出具有“衡水老白干”传统文化底蕴的“十八酒坊”。目前,该酒已经成为“衡水老白干”重点打造的全国性知名品牌。

“宝丰”:回归“清香”

    1998年,曾经一度放弃清香型白酒生产的“宝丰”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在清香型上。于是他们开始恢复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宝丰”进入一个清、浓并存的阶段。在随后的几年里,“宝丰”的产品销售实际情况表明,清香型白酒更有利于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更有利于“宝丰”发展。

    2006年,“宝丰”再一次确立了“清香”为主的企业发展战略,并决定以清香型产品为主导,构建自身在平顶山及其周边市场的区域优势。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目前“宝丰”已经确立了企业在当地市场区域的霸主地位,并以清香型构建了自身在豫酒阵营中的核心竞争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2381.html

更多阅读

舌尖上的美味——洋芋擦擦 精 舌尖上的中国之洋芋

舌尖上的美味——洋芋擦擦 精——简介看舌尖才知道洋芋原来就是我们平常吃的土豆,这个土豆家家户户都爱吃,想不到还有个这么洋气的名字。这不起眼的土豆做出来的洋芋擦擦,色泽金黄,土豆的清香洋溢开来,吃上一口,很有薯条的口感和嚼头。

#百家千宴#四川清香解腻的青蒜炒腊肉 解腻的食物

过年的冷盘里少不了香肠和腊肉,尤其到了四川,随便哪家餐桌上都会摆两盘。腊肉蒸熟,切成薄可透亮的薄片,冷食也可,和青蒜苗一起大火快炒,炒至肉片吐油就是在四川家喻户晓的【青蒜苗炒腊肉】吃起来清香又解腻!立春前后的青蒜苗最好吃,白

云南 “桥头堡”上谋跨越 云南省桥头堡战略

从边陲走向“前沿” 以支点撬动发展云南 “桥头堡”上谋跨越本报记者 张 帆 徐元锋 胡洪江《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25日 01 版)云南地处边陲,跨越的支点何在?来自“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要求,来自今年出台的《国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故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思是说: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其中“上兵伐谋”一语是指依靠谋略运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张巡守睢阳

熟读《孙子兵法》的中国人,都知道“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处。不甚明白的是,在什么样的主、客观环境下,才能实现“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者谋略。从历史上看,《孙子兵法》成书的时代是公元前512年的春秋末期。据《史记·

声明:《上清香 清香谋翻身(上)》为网友不安疯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