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果断推出十项促经济措施,以四万亿元资金力撬国内需求,力保经济增长。重庆是个工业城市,未来5年,重庆工业将继续实施大产业、大投资、大企业、大项目、大基地战略,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将超万亿。在2012年工业销售值达到1.5万亿元、工业利润达到500亿以上,企业亏损面下降到50%。而十条措施中,作为工业城市的重庆能得到多少政策惠顾呢? 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确定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第五条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重庆市前不久部署“森林重庆”工程,应该说遇到好时机,与当前政策吻合,中央年内新增投资1000亿,为落实重庆新增额度, 应尽快落实具体项目。据悉,重庆市发改委已派出由一名副主任带队的“处长团”,火速赶赴北京申报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节能减排等,有无 “森林工程”项目,目前尚无可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会议研究决定四项实施措施。第四条措施提出进一步加强支持林业生态恢复重建的政策。会议指出,今年年初在我国南方发生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林业遭受严重损失。会议确定,到2010年,基本恢复林区生活条件和基本生产能力,受灾林农和林区职工得到妥善安置,灾区恢复重建取得显著进展。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有关政策措施。一是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灾后林业生态恢复重建。对林业基层单位职工因灾损毁的住房重建给予适当补助,对林木良种繁育给予适当支持。二是制定受灾木竹最低收购保护价,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受灾木竹收购加工企业所需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三是对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害形成的难以偿还的造林债务,根据灾情给予优惠或适当豁免。四是将林业灾害救助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救灾资金渠道统筹安排。
前不久重庆市召开森林工程大会,向全市发出进军山地、营造森林的总动员令,提出用十年左右时间,把重庆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稳定的“森林重庆”。 9月1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森林工程的决定》。按照《重庆市森林工程总体规划》,工程总投资达480.34亿元,将新增城市绿地18万亩,全市将着力推进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和苗木基地工程等五大工程。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8%、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将达到37%,都市区将基本建成国家级森林城市。到2017年,林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林产年收入将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分别达到500亿元和1000元,把重庆建成林业产业发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稳定、生态文化丰富的森林城市,打造宜居城市。 很赞同薄熙来书记观点:老百姓对一个城市的感觉,并不是从GDP上得来的,他们的感觉很直观,要看住的方便不方便,空气新鲜不新鲜,城市道路塞车不塞车等等,重庆市提出了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和“森林重庆”的奋斗目标,这每一个目标都是以人为本,和老百姓的生活与感受紧紧相连。其中“森林重庆”是基础性的,有了大片的森林,“宜居城市”、“健康城市”也就有了深厚的背景。重庆有75%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平坝只占7%。如果不把这75%的山地、丘陵“唤醒”,让它们也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那我们再使劲,重庆再进步,也只是局限在1/4的国土面积上,舞台和空间就很有限,当然也就谈不上思想解放。只有作好山林的大文章,把占重庆全境3/4的山地、丘陵整治好,让它绿起来,并产生效益,这块土地上的百姓才能受益,重庆才是全面发展,才大有希望。 薄熙来认为,对重庆来说,种树好处多多,可以从四个方面改善和提升重庆:一是可以改善和提升重庆国土资源的整体价值,使重庆更值钱;二是改善与提升农民致富与发展的环境,让农民可以“靠山吃山”;三是提升吸引外来各种经济要素的投资环境,“满目青山”就是吸引力;四是提升重庆人的生存环境,增加负氧离子,令人赏心悦目,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也许是脑力劳动者,大脑对氧气的需求更多,有一部电影叫“重庆森林”,当重庆变成森林重庆时,这个城市的品位大大提升了!